涼涼|新房「降雨」,地下室變池塘!大雨過後,業主哭了!

泥漿水灌入綠地國際花都地下室

同時,對面的華潤二十四城小區地下停車場變成了“池塘”,十幾位業主集體出力拉動寶車的視頻也刷爆了朋友圈!

華潤二十四城業主救愛車行動

而合景天匯廣場別墅區、濱湖路小學等多個地方,泥水倒灌,業主出力堆沙袋,場面既心酸也無奈!

涼涼|新房“降雨”,地下室變池塘!大雨過後,業主哭了!

合景天匯廣場業主抗澇行動

Part2

新房子“下起了雨”

屋內下雨,在草屋、瓦房的時代比較常見。如今,發生在高層平房建築房屋內,讓業主心涼涼!

據傳,南寧某小區屋內漏雨,視頻裡看到家裡擺了大大小小的桶、盆接水。為何會發生這樣的情況?高價買進的房子,也失去了“擋風遮雨”的能力了嗎?

據傳南寧恆大華府屋內下雨

Part3

內澇頻發,誰之過?

小編蒐集了些造成城市內澇、積水的原因,主要有三個方面:

一是,受全球氣候變暖的影響,極端天氣增加、極端降水事件頻發是目前全世界共同面對的難題。

二是,城市建設廣、城鎮化進程快是近年來內澇災害頻發的又一重要致因。現在城市新建地區低窪地增多,停車場、地鐵、下穿隧道等地下空間利用率比較高。雖有排水系統,但大範圍、高密度的地下空間利用會促使排水系統形成盲點,從而暴發形成內澇。此外,綠地、農田、花園等不斷減少,原本覆蓋著植被的土地被柏油路、水泥路取代,雨水很難通過地面滲透到地下,城市的自我調節能力隨之降低。

三是,地下管網系統建設標準、排水能力參差不齊,很難形成一個高效、完整的排水系統。此外,排澇泵站、水閘等相關設施老化,管網和排水系統的銜接複雜,管網淤塞、運營維護不足等問題都是造成排水不暢的“元兇”。

Part4

我們能做什麼?

內澇之殤,不能把鍋都推給“城市化”等客觀因素,城市建設的“質量”需要集體的力量和智慧。

新房漏水、地下室積水,開發者需要“更精細的運營”。

1、建設高質量的“防澇排澇”體系

第一,防澇排澇是長久之計,需要統一政府職能,制定針對雨水利用、排澇工作的統一法律法規,同時推進各部門之間形成協同工作機制。

第二,加強監管力度,完善地下管網數據庫。有效地優化地下管網規劃設計,建立高效、完整的排水系統。

第三,學習國外先進城市修建超大蓄水池的經驗,按國情在內澇易發生地區修建小容量、分佈式的蓄水池,完善城市排洪系統。

第四,通過“滲、滯、蓄、用、排”等技術,充分發揮“海綿城市”的作用。

2、小區開發者更要“用心築品質”

不少人,終其一生,只能購買一套房!房子的質量影響巨大。

當看到傾盡全家之力購買的新房“下起了雨”,寶車放在地下室被水浸泡……

業主的痛,誰能體會?

不少開發者品牌口號感染人心:“讓建築讚美生命”、“築造幸福生活”、“讓您的幸福更長久”、“給您一個五星級的家”、“創造品質生活”……

真心希望,在房子建設的過程中,也能堅守著這些初衷,用心築造好房子、好生活!

想業主之所想,急業主之所急。

涼涼|新房“降雨”,地下室變池塘!大雨過後,業主哭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