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商場哭鬧,不買玩具就不走,家長應該如何應對?

陳威峰


如果孩子是第一次用這種方式威脅大人,可能他在試探大人的底線,如果孩子一而再、再而三地使用這種方法,通常說明大人在對孩子的教育方式上出現了問題。

一是有可能大人以前經常受不住孩子的軟磨硬泡,無原則地答應了孩子的要求,這會讓孩子認為不管自己想要什麼,只要採用哭鬧的方式就會得到滿足。既然這種方法如此管用,那孩子何樂不為呢?

二是大人時常食言,說過的話不算,導致孩子不敢相依大人所說的話,遇到想要的東西時,索性也不管是什麼情況,先哭鬧一番再說。大人們對這種情況一定要有足夠的、清醒的認識。不論孩子大還是小,從小就給孩子樹立誠信意識也是非常重要的。

三是孩子不善於表達自己的想法,遇到問題時,便只能通過哭鬧的形式來引起大人的注意。如果遇到這種情況,那就主要考驗大人的觀察力和對孩子的瞭解程度了。

針對以上三方面的原因,我認為,可以採用以下方法,儘量避免父母被孩子的哭鬧“綁架”的現象發生。

一是給孩子樹立規則。無規矩不成方圓。雖然有時候不過是幾塊錢的事,也不能因為孩子的哭鬧而放棄原則。相反,當孩子表現很好,或者他確實需要某件物品的時候,孩子不要也得買。但他並不需要,因為別人有才願意要,或者只是滿足一下虛榮心的話,那他再怎麼哭鬧也不能答應。家長的原則就是孩子做事的底線,你如果無原則地退讓,那孩子當然也毫不客氣地步步緊逼嘍。

二是家長要說話算話。有的家長喜歡隨口答應孩子的要求,結果真到孩子要求實現的時候,又會找出各種理由加以推阻。這當然會讓孩子生氣,也會讓孩子對家長失去信任感。所以,當他想要某一樣東西時,即便你解釋得再合理,孩子也會半信半疑,甚至一點也不相信了。

三是注意瞭解孩子的真實想法。有的孩子比較內向,不太善於表達自己。也許某一件物品對他來說很重要,但為什麼要買,他卻說不清。這種情況下,家長要注意觀察孩子的言行,多瞭解孩子的內心世界。告訴孩子哭鬧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有效的溝通交流才是正確的方法。


親子溝通如何說


孩子因父母不能滿足自己的某種要求而哭鬧,這種情形並不少見。怎麼處理就要考驗媽媽智慧了。



父母的應對通常有這幾種方式:

第一類父母,一看孩子哭鬧,很心疼,連忙把孩子抱起來說:"媽媽馬上給你買"。孩子很開心。這就是我們說的溺愛型父母。過了一段時間,類似的情形再次重演,哭鬧成為孩子索要的手段。


第二類父母,一看孩子哭鬧,覺得很丟人,拉過孩子就罵:"不準哭,再鬧我揍你,不讓買就不買"。孩子因為害怕哭的更厲害了,媽媽直接拉起哭泣的孩子走了。這是簡單粗暴型父母。類似情形重複幾次後,孩子不會再哭鬧了,但心裡會覺得父母不愛自己。


第三類父母。一看孩子哭鬧,就告訴孩子:"媽媽知道你喜歡這個玩具,可是,咱們來商店的時候,是不是提前說好了要買什麼東西?咱們的計劃不包含這件玩具,所以今天不能買。"如果孩子繼續哭鬧,父母也要保持溫和堅定的態度。這類父母,理解孩子的內心訴求,但不會為孩子的無理要求而買單。如果父母堅持這麼做下去,孩子就會明白,哭鬧不能解決問題,而是要講道理、講規矩。
歸根結底,這件事本質上是父母有沒有為孩子立規矩並認真遵守。我當然贊成第三類父母的做法,既尊重孩子,又不縱容孩子的無理要求。

MM育兒雜談


相信很多媽媽都遇到過這樣尷尬又讓人生氣的事情,孩子在超市抱著玩具不肯走,不買玩具就坐在地上哇哇大哭,令各位家長束手無策。

細心的媽媽會發現,孩子2歲左右的時候嘴裡經常聽到的是我、不、我不,這是孩子自我意識發展的關鍵期,這個時期孩子已經意識到了自己的存在,很多事情想要自己去做主,所以就出現了超市很常見的一幕,孩子在宣稱,我要買玩具,我要做決定。

每當這一幕發生的時候我都會想,這次哭5分鐘,得到了你想要的,下次你是不是就會嘗試10分鐘呢?在媽媽面前,媽媽會妥協,在社會面前,誰又會對你妥協呢?焦慮和矛盾會 縈繞在我們做父母的心頭,讓我們父母不知所措。


歐文亞隆有一篇文章叫《移除成長的障礙》,文章主要講了,人在成長過程中就像一棵樹 ,如果此時樹上壓著一塊大石頭,怎麼樣才能讓樹茁壯成長呢?是施肥澆水?還是除草鬆土?都不是,要做的是移開那塊石頭,同樣的,如果你的孩子處在想要買玩具而沒有辦法得到的痛苦中,障礙不是那個玩具,而是孩子的情緒,移除障礙的方法是你的理解,讓孩子知道,你懂他的需求。其實買不買玩具已經無關緊要了,此時你需要做的是,抱抱孩子,對孩子說:“你非常想要這個玩具是不是,媽媽很理解你的心情,也知道你很想要這個玩具”。讓孩子的情感得到理解和尊重,等孩子冷靜下來,他/她才有可能聽得進你的道理,才能建立規矩,讓孩子懂得妥協,當然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在建立規矩的同時也要讓孩子感受到你無條件的愛。


積木育兒


孩子在商場哭鬧不買玩具就不走甚至滿地打滾,這情形估計大多數家長都遭遇過。以下分享幾點自身的經驗:

1.遇到這種情況,家長必須統一口徑切記千萬不能給他買。要知道孩子都是極聰明的,一次哭鬧大人就妥協那這哭鬧勢必以後會變成要挾你的利器。

2.不要怕圍觀,等孩子情緒稍微平和一點後,媽媽蹲下來與之真誠的溝通:媽媽知道你喜歡那個玩具,我尊重你但你不許無理取鬧,因為我們家裡已經有太多同類型的玩具,要不咱們做個約定,等過節日或者你生日時我再送你,媽媽言出必行。

3.鼓勵孩子想要的東西靠自己努力去得到。平常在生活中,媽媽跟孩子可以採取獎勵制度。媽媽可以自制一張獎勵制度表。表現好則可加分,同時可以獲得物質獎勵或者金錢獎勵。比如,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是否幫媽媽分擔家務?是否幫媽媽照看弟弟/妹妹?像這些都納入表現好的一欄可以給予獎勵。同樣,表現不好則要扣分。告訴孩子自己獎勵得來的錢或者生日,過年,別人給的紅包媽媽都會幫你保管好這些錢是屬於你的,你有支配權。而這些錢也可以讓孩子用來買他心儀的玩具。

做到以上三點基本上就可以很好的擺平孩子動不動就要買玩具,不給買就一哭二鬧三打滾的毛病。但這個的前提是:父母一定要做到言出必行!即使孩子已經忘了這茬兒,可是父母絕對不能忘!


寧哥全弟


以前見到小孩子在商場、超市大哭大鬧要東西,搞得家長焦頭爛額手足無措的場景,常常認為是家長教育不當造成的結果。

可萬萬沒想到,這種想想都令人抓狂的事兒也攤到我頭上了!

前段時間,我家2歲5個月的二寶,迷戀上吃棒棒糖了!在大街上只要看到超市,秒變脫韁的小野馬往裡面衝,徑直奔到放棒棒糖的地方,上去抓住一個棒棒糖便攥在手裡,不給買就大哭大叫,隨著一場哭鬧大戲無休無止的上演,貌似後媽的我更會被路人以怪異的目光掃射著;給他買吧,雖然立馬會呈現出一派祥和歲月靜好的局面,但你不得不擔心,這會讓小傢伙認為什麼事只要一哭鬧就能萬事大吉,從而助長了小傢伙的壞習氣;再說啦,吃糖果、零食對孩子的害處很多,如果養成習慣,不是在害孩子嗎?可是在這種哭鬧劇中,我有好幾次貪圖省事和愛“面子”,輕易妥協了,讓那小傢伙得逞了,唉!這可不是好苗頭!所以,這事真是讓人焦慮上火呀!



還好,我在孩子還沒把“一哭二鬧三打滾”修煉成“必殺技能”之時,及時研究對策,通過幾個方法,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現在出去逛街、上超市,孩子沒怎麼哭鬧過,有想法會好好表達,合理的請求予以滿足,不合理的他知道鬧也沒用,就很快放棄了念頭。

下面分享一下我的方法,希望對你家寶寶也能派上用場——

1.要求孩子不論在哪裡,都要學會好好說話。

這一條,非常重要!是我無論在家裡還是在外面都一直堅持的:孩子不論有什麼要求,只要是用哭鬧的方法來“要挾”的,我堅決不會妥協,並對孩子表示“哭鬧是沒用的,有什麼想法好好說,讓媽媽聽聽怎麼樣?”如果寶寶還堅持哭鬧,就不再予以理睬,如果能冷靜下來好好訴說想法,我覺得合理就給予滿足,覺得不合理,就告訴孩子媽媽不同意的原因。這時候,已經安靜下來的孩子是很容易被說服的。



所以,一定要讓孩子學會好好說話!

2.上街前先“約法三章”。

每次帶孩子上街前,先打“預防針”:“媽媽現在帶你上街,你要不要棒棒糖?會不會亂要玩具?”這時孩子往往會毫不猶豫的回答:“不要!”。這樣一來,到外面之後孩子亂要東西的概率明顯減少。當然,有時還會出現亂要東西的情況,這時候,我就會說:“寶寶出門的時候說過不要棒棒糖、不要玩具的!我們說話要算話哦!”孩子很容易就會被說服,接受這樣的結果。這也是培養孩子講信用最好的時機!這一招在我家寶貝身上很好使哈。

3.去超市前一起寫購物清單。

雖然我家孩子年齡小,還不識字。但是,在去超市前,我還是會和他一起寫購物清單,是圖文並茂形式的。讓孩子參與進來,他會覺得我們這次購物行動很有趣,這樣,他更感興趣的是購物過程,而非某件物品。而且在對照清單選物品時,孩子會興致勃勃地幫我去尋找“獵物”,認識了更多物品的同時,也初步接觸了更多的文字和圖案,總之好處多多。


這時候,如果孩子突然看到什麼“誘人的東西”產生了額外的要求,我便以“哎呀,這個不在購物清單裡呢!”為由,一律駁回,孩子便不會再堅持,也讓孩子漸漸懂得取捨。

4.制定規矩,有個約定。

不亂給孩子買糖果、玩具,並不是不能給孩子買。偶爾吃一次糖果,滿足一下他的小願望;過段時間買個孩子心儀、家長又覺得安全放心的玩具,給他一個小驚喜,不也挺好嘛?

所以,我給孩子設立了一些日常遵守的規矩和小約定。比如:玩過的玩具自己及時收好、晚上在規定的時間睡覺、睡前洗漱每天都要堅持、會好好吃飯、不說謊話等等,如果堅持的好,就實現小約定,滿足孩子一個小願望作為獎勵。孩子在逐漸養成好習慣的同時,收穫了開心和幸福的感覺,不是很好嗎?

哈哈,上面這幾個方法,對我家寶寶特奏效,而且人家還很樂意接受!現在兩歲多的小人兒,無論在家裡還是出門在外,真的沒有再大哭大鬧了,看到孩子正在一點點的進步,為娘我是不是該偷著樂一會兒呢!

所以說,家長只要肯用心,肯付出耐心,生活中多花些小心思設計應對“熊孩子”的“妙招”,相信“小怪獸”也會轉變成“小天使”,無比焦慮的家長也會成為輕鬆快樂的爸媽!

娜特慢媽媽


不要害怕孩子哭鬧,一哭二鬧三打滾。有的家長看到孩子在公共場合耍賴,就覺得臉上不光彩,孩子要什麼都會無條件答應,其實這些都是家長的日常縱容給嬌慣出來的,我覺得孩子的問題說白了就是家長的問題。




要想避免這樣的問題,我覺得還是要從家長身上找找原因。當然我個人也遇到過。

首先:不管我們帶孩子去哪裡?都要事先約定好:出門買東西是要有金額限制,或者是有數量限制,超出預定的範圍,是不能答應孩子的要求,哪怕孩子再無理取鬧。比如:帶孩子去超市,零食可以買,但是不能超過15元,或者不能超過兩種以上。給出有限的選擇讓孩子自己來做決定。


其次:如果真的發生孩子在商場哭鬧,不買玩具就不走的情況,大人一定要剋制自己的情緒,讓孩子先哭一會,等他看著你不理他,哭著沒意思了。這時候,你可以蹲下來抱抱孩子,表示很理解孩子此刻的心情:沒有得到自己想買的玩具,心裡感覺到很難過。並告訴孩子沒有約定好的事情,不會按照他的想法去做,但是不管怎麼樣,媽媽是愛他的。孩子會靜靜地聽著,自己也會意識到事先的約定。

這樣的事情,我曾經聽過我的兒子這樣和我說:媽媽,你知道我為什麼要哭嗎?因為我只有哭了,你才會給我買想要的東西。

所以孩子的心理大多都是這樣的,他認為哭得越傷心,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而我們家長一定要堅持自己的原則。

我是七歲男孩的媽媽,我用親身經歷記錄孩子的點點滴滴。我的頭條號:宇軒媽育兒,如果我的文章對你有幫助,歡迎你評論,點贊,轉發。


宇軒媽育兒


這類事情應該有很多家長都遇到過吧,我第一次遇到這個事情的時候,真是不知道該怎麼辦,那麼多人,孩子在哪兒哭著不肯走,作為媽媽不想買那個玩具,又沒法讓孩子不哭,最後只能任由他哭,邊哭邊走。更糟糕的是看到過有的孩子壓根不肯走,直接躺地上哭,甚至打滾各種方式抗議,商場那麼多人,真是特考驗爸媽,到最後很多人直接發火了,可收效甚微。


那要避免或處理這類問題到底應該怎麼做呢,經過兒子那次買玩具的哭鬧,我回家就開始考慮應對方法,先看看書上,網上那些媽媽或育兒專家是怎麼建議的,再自己琢磨琢磨,就有了對策,後來真的再沒出現過類似的情況,在這裡分享給爸爸媽媽們做參考


首先,關於買玩具的事情要做個約定或是建立個規則。告訴孩子我們會在什麼時候買玩具作為禮物送給他,春節、六一兒童節,生日,這三次禮物可以自己選想要的玩具1-2個,爸爸媽媽買了送給他;聖誕節會收到聖誕老人送的玩具禮物(每年聖誕我們都會偷偷給他準備禮物放到他床邊),其它時間不買玩具。其實孩子往往是很好溝通的,只要我們提前和他一起建立規則,給他一定的自主權,他就願意遵守。有了這個約定,而且我們真的也會那樣去做,孩子也就把它當回事了,在心裡知道了他會在特定的時候收到玩具,其它時候也就不會再要了


其次,在規則建立後,剛開始爸爸媽媽還是要做到事前的提醒,引導孩子加深印象,並做到身體力行,後面就會習慣成自然。在剛開始時,每次出門出商場或超市前,我就會在跟他聊天的時候,說你想不想跟我們一起去逛,他當然是想了,而且比較開心,我就說,那媽媽想問個問題,如果在那裡看到喜歡的玩具可是呢又沒到買玩具的日子,該怎麼辦呢?他就會說先看看,不買。我就又問,能不能因為不買在商場裡哭鬧呢,他會笑著說,不能。我就說回答對了,真棒(孩子好像很喜歡回答問題,覺得回答大人的問題特有成就感),打了預防針,再次重溫了規則,去了以後就再也沒鬧過,有時候去看看玩具,有時候也就不去看了。當孩子做到的時候,也別忘了給他點個贊。



最後,如果前面該做的都做了,到了商場看到玩具孩子還是哭鬧,這也是正常的,我們要保持一個好心態,即堅持原則又要關心孩子的情緒。我們要做的不是發脾氣,也不要覺得人多尷尬,而是蹲下來平靜的跟孩子說,我們約好的,現在不是買玩具的日子,媽媽不會買的,如果你還是難過想在這哭,媽媽就在這兒陪著你,等你哭好了,我們再走,媽媽等你。這樣既讓孩子知道規則是要遵守的,自己哭也沒用,同時也讓孩子知道媽媽是理解我的,是愛我的,是關心我的情緒的。很快就不再對抗了。我在培養孩子的生活習慣中就遇到過這樣的情況,就是這麼做的,效果很好。很多時候,當孩子和我們對抗,當他知道爸爸媽媽是理解他的,是愛的,是會陪著他的,他的情緒就會好很多,問題很容易就處理了。


小晗晗愛閱讀


預防:如果決定帶孩子去商場,那麼就避免不了讓孩子看到玩具等ta喜歡的東西。所以要事先打好預防針:我們等會兒去逛商場,是為了買XXX,你(可以/不可以)買玩具。可以買的話可以買幾個或者多少額度以內的。不可以的話是怎樣都不可以的。

現場:孩子看到自己非常喜歡甚至是惦記了很久的東西,自然是想得到的,這是人之常情,大人也避免不了。所以,當看到這樣的東西時,孩子難免忘了之前的約定,想通過各種方式達成自己的願望。如果事前約定的是不買,那麼父母就要堅持住。如果事前約定的是買,但是超出預算,那麼就和孩子想想辦法,怎麼樣、什麼時間才能達到那個額度回來買。(這不僅是教會孩子等待,還可以幫助孩子進行財務規劃,教會孩子“理財”)

事後:孩子遵守了約定,沒有哭鬧,父母要及時鼓勵讚美:嗯,今天寶寶很好地遵守了約定,爸爸媽媽獎勵寶寶一個擁抱(或者一件孩子很喜歡和爸爸媽媽一起做的事,比如捉迷藏,爸爸媽媽給講故事之類的)。孩子沒有遵守約定時,就輕鬆帶過就好了,因為他沒有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已經很難過了,父母這時候就要安慰孩子:我知道你很喜歡那件玩具,但是我們約定好的。大家都必須遵守約定。但是你可以把這件玩具列如你的願望清單,下次(比如孩子生日、聖誕、六一、春節等節日時)再買給你!

當然,父母要記得的是,作為父母,要做好孩子的表率,自己答應的事,也要遵守諾言哦!


rainbowzhong


正確引導,不要大聲呵斥孩子。

想買自己心愛的玩具,可是家長各種理由推脫了,孩子自然是很難過的。當孩子大聲哭鬧時,家長不要礙於面子,大聲呵斥孩子。如果不管家長說什麼,如何解釋,孩子一句也聽不進去,那麼不要再費口舌了,在孩子情緒激動的時候,不如把孩子帶到人少的地方,告訴孩子,你可以理解他的心情,但你想買的那個玩具家裡已經很多了,我不會再買了。如果你想哭,就哭一會,可能你會好一點。說完後,就不要再說些什麼,等待孩子情緒慢慢緩和。

有些家長不允許孩子哭,這樣做是不對的。孩子也需要發洩情緒,如果情緒在你呵斥下,鎮了回去,下一次他可能還會變本加厲。



家長不要輕易妥協。有些家長受不了孩子哭,孩子一哭就滿足孩子。這樣下去,孩子抓住了你的弱點,一想要什麼,就出這一招。

允許孩子哭,孩子會在哭中調整自己的情緒。在下一次類似事件發生時,他知道該如何面對,不會再大聲哭鬧。


秋寶媽


在現場,重要的是先要處理孩子的情緒。

童年的孩子本就是產生了需求,就通過請求父母幫助自己實現來消除不被滿足的焦慮。所以孩子看中了玩具,卻不能被滿足是會難過的,所以要允許孩子以哭鬧來表達難過。




挑戰是在於父母由此會自我攻擊,大庭廣眾之下孩子這樣是不是我帶娃太差勁了,所以會嚴厲地阻止孩子的哭鬧或者妥協,這都不是好辦法。因為下次碰到同樣的情況,還會上演同樣的戲碼。

有些孩子容易被安撫。而有些孩子則戰鬥力很強,會維持相當長的時間,此時的建議是父母直接把孩子帶離事發地,教兒最好回家教,有他人在的場合會影響到父母的水準,因為是人就多少會關注其他人的眼光和看法。

孩子的情緒平復後,才可以講道理。

有一件事情千萬要做,以後只要帶孩子出門,就要跟孩子預先商定,出門買不買東西,可以買幾樣?因為如果沒有商定好,拒絕孩子時父母有點站不住腳。

商定好的孩子依然是說到做不到的,但拒絕孩子並處理情緒時,父母就可以說:我知道你很難受,但我們講好的,但我還是理解你很難受。

商定規則,嚴格執行規則,絕不妥協。幾次以後,孩子就會放棄用哭鬧耍無賴來要挾父母滿足他的不合理要求。

關注《父母心法》,精神分析既是育兒學,也是人格鑑賞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