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味的大蒜保健品真的能代替大蒜?少了的只有味道嗎?

我們在之前講到大蒜,說美國幾大保健品商店裡面賣的大蒜保健品都檢測不出大蒜的DNAa。扒大蒜的皮意猶未盡,所以要繼續一下。

沒味的大蒜保健品真的能代替大蒜?少了的只有味道嗎?

如果只是把大蒜切成末,做個藥片,就要當保健品賣給消費者,有點侮辱消費者的智商。想要消費者乖乖地打開錢包,總得有點噱頭。

這噱頭就是大蒜的臭味。眾所周知,吃了大蒜之後,氣味會太重,人們唯恐避之不及,周圍大概可以形成幾米的“真空”。保健品可以把這氣味做沒了,讓消費者放心大膽地吃,不用擔心氣味的問題。

大蒜的臭味,來自於油溶性的硫化物。把大蒜做得沒有氣味,其實不是什麼高科技,最簡單的辦法就是,把它切成片,時間放得久一點就可以達到這個目的。在這個過程中,油溶性的硫化物變成了水溶性的無氣味的硫化物。

沒味的大蒜保健品真的能代替大蒜?少了的只有味道嗎?

但是沒有氣味的大蒜,失去的不只是大蒜的氣味

大蒜的主要功能都跟一個叫大蒜素的物質有關。大蒜素本來不存在於大蒜裡面,而是在當大蒜被切割或咀嚼的時候,蒜酶(alliinase) 把一個叫蒜氨酸(alliin) 的物質變成大蒜素(allicin)。但是大蒜素是一種非常不穩定的物質,如果把它提純出來,只能存放幾個小時。在傳統醫療中,大蒜用來防止傷口細菌感染時,也主要是外敷,搗爛後需要儘快敷到傷口上。

這裡抗細菌的功能主要就是靠大蒜素。

沒味的大蒜保健品真的能代替大蒜?少了的只有味道嗎?

大蒜素就是大蒜的靈魂,沒臭味的大蒜也就失去了大蒜的那些藥用價值。背一個LVa 包包擠公交車,至少可以讓更多的人看到對高端品質生活的追求;但如果吃這麼一個閹割版的大蒜,自己撈不到什麼實在,別人也看不到,甚至都聞不到,你吃它幹嘛呢?

大蒜素還被研究用來降低低密度脂蛋白。但是,在嚴格的臨床試驗裡發現了奇怪的結果:試驗用的都是同一廠家的大蒜片劑,在1993 年以前,臨床試驗顯示能減少LDL(雖然不是太多);但是在1993 年之後,試驗開始紛紛失敗,不是一次、兩次,而是五次,似乎唯一可以重複的結果就是帶來口臭。

這1993 年簡直就是大蒜治療高血脂的滑鐵盧!很多年之後,導致1993 年之後臨床試驗失敗的原因才找到,竟然是廠家改變了大蒜粉片劑的包衣。這一個藥片的外包衣膜那麼重要嗎?

沒味的大蒜保健品真的能代替大蒜?少了的只有味道嗎?

原來,由於大蒜素不穩定,沒法把它做成片劑,所以片劑裡只能填充蒜氨酸和蒜酶,指望進入體內再轉變出大蒜素,但是蒜酶在胃酸的環境裡容易失活,需要有包衣保護才能持續製造大蒜素。研究人員調查了十個批次的產品,發現1993 年之前的藥片釋放出的大蒜素是後來片劑的3 倍。後來的試驗結果不好,只能怪真正進入人體的大蒜素太少。

這個故事也告訴我們為什麼有的仿製藥效果不夠好。藥物的給藥方式有很多學問,判斷一個仿製藥跟原研藥是否等效,不能只看活性成分和含量是否相當。

連帶味的大蒜粉片劑的效果都參差不齊,那沒味的大蒜保健品就別指望有什麼功效了,所以即便檢測不出遺傳物質也不用太遺憾。

萬一那無味的大蒜保健品裡真的沒有大蒜,消費者要找廠家的麻煩,廠家會說什麼呢?

你真以為夫妻肺片裡有夫妻?

沒味的大蒜保健品真的能代替大蒜?少了的只有味道嗎?

(摘自《如果舌尖能思考》,作者:一節生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