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這個機場,10年建立至今一直虧損靠補貼維持,爲什麼還要建?

隨著中國經濟實體的不斷壯大,我們國家的基礎交通建設比很多歐美國家都要發達,很多城市不但是有火車,高速公路,越來越多的小城市也都建立了機場,因為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對時間上的要求會越來越高。但是在中國有這樣一個機場,從2010年建立至今已經有8年的時間了,但是一直在虧損,一直靠中國政府的補貼在維持著日常的運營,那麼建立這個機場的意義在哪裡呢?

中國這個機場,10年建立至今一直虧損靠補貼維持,為什麼還要建?

今天我們來了解一下這個虧損了8年沒有關閉的機場到底是哪裡呢?看到圖片,我們可能就會想到這個機場肯定是高原,沒有錯,這個地方就是位於我們中國的西藏阿里地區的,也是我們國內最難飛行的一條高原線路。就是阿里昆莎機場,位於被稱作“世界屋脊的屋脊”的西藏阿里地區獅泉河鎮西南,海拔高度4274米,機場跑道長4500米,寬60米,可滿足空客A319等高原機型的起降要求,航站樓建築面積約3900平方米。

中國這個機場,10年建立至今一直虧損靠補貼維持,為什麼還要建?

這個機場的設計也並不大,當時預計的阿里昆莎機場一年的總的吞吐量也只要12萬人次左右,我們知道夢想和現實的差距總是很大的,但是今天要說的這個數據可能是大得有點嚇人,現在一週只有兩個航班飛往成都或者拉薩,一年往來的遊客數量大概在一萬人次左右。

中國這個機場,10年建立至今一直虧損靠補貼維持,為什麼還要建?

當大家看到這個數據就知道,就不用說是機場,就算是普通的一個縣級城市的客運站都要比阿里昆莎機場的客流量都不知道要大到多少倍吧?所以阿里昆莎機場現在從2010年建立運營起來到今天一共8年多的時間裡,盈利是不可能盈利的了,沒有倒閉的原因都是因為政府每年給出大量的資金做補貼,以此來維持阿里昆莎機場的正常運行。

中國這個機場,10年建立至今一直虧損靠補貼維持,為什麼還要建?

那麼為什麼會既然連續虧損了8年,每年只能接待一萬乘客左右的數量,難道當初政府沒有做簡單的預測嗎?我想我們中國的政府肯定是做了大量的數據分析的,只是因為阿里地區本來就是屬於國內非常偏遠的地方的了。所以虧損肯定也都是可以預算到的,只是建立這個機場可以大大的縮短阿里到拉薩的時間,以此來幫扶阿里地區的經濟發展,並不是為了真正的去盈利。

中國這個機場,10年建立至今一直虧損靠補貼維持,為什麼還要建?

所以很多時候我們中國政府做的事情都是有提前佈局的,不然的話以前從阿里到拉薩坐汽車的話需要10多個小時,現在坐飛機的話可能只需要1個小時左右就可以了,這也大大的加大了阿里與內地聯繫,對於以後阿里的發展也是有很大的幫助的,不知道各位網友對此是怎麼看的,歡迎大家積極發表自己的意見與建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