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卫军从政四十年、坚守严家律已「纪实文学」

文 蔡金权

【作者简介】蔡金权,男,湖北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黄冈市作家协会会员。现受聘于《中国报导》杂志记者,黄冈日报浠水县域的广告宣传代理。曾先后在各大新闻媒体发表通讯、报导、报告文学等300余篇,已出版了《疾风劲草》新闻作品集《冷暖人生》散文集。

张卫军从政四十年、坚守严家律已「纪实文学」

张卫军从政四十年、坚守严家律已

——浠水县马铺村始终风清气正

张卫军从政四十年、坚守严家律已「纪实文学」

浠水县经济开发区马铺村座落在浠水县南城工业园重心区,浠散路、丁麻路、京九铁路从该村交叉穿过。这里地势平坦,四通八达,除了县政府统一引进的加油站、加气站、腾风机械、变电站、天雄汽配、楼管厂、驾校等七家重点企业外,没有村民擅自开发的商住楼,没有乱搭乱建,全村守规办事,风清气正。

该村良好风气的形成,得益于该村党支部书记张卫军。张卫军今年65岁,小学毕业,由于热爱学习时事政治,成为该村时任政治学习优秀宣讲员。1974年担任村团支部书记,1979年担任村党支部副书记和村委会主任,1987年担任村党支部书记至今整整四十余年。四十余年里,他做到心中有党不忘恩,心中有民不忘本,心中有责不懈怠,心中有戒不妄为,每时做到不贪不占,从严律已,认真做人,扎实干事。

张卫军从政四十年、坚守严家律已「纪实文学」

1993年初,京九铁路动工建设贯穿该村,他的湾西北头要建铁路桥。建桥的铁四局领导通过走访看到他家干净明亮,家风和谐,要租用他家作施工指挥住所。张卫军坚持不要租金,认真尽职服务铁路建设在他村的征田征地,建设人员的安营扎寨。铁四局的万段长见马铺村在铁路建设开挖中,没有其它村的胡搅蛮缠,没有贪占多要,一切都是按规定办事。万段长为答谢张卫军的忠诚务实,要求张卫军承包他们施工中所需的沙石料。张卫军组织村民接下了这笔生意,盈利1.2万元。作为村的第一桶金,全部用于了村内各项建设。

1993年后,马铺村经历了浠散二级公路的征地建设,丁麻公路的征地建设,南城工业园的征地规划建设。版图面积3344.25亩的马铺村,先后被国家建设、企业落户等征去耕地535亩。张卫军的每年工作重心都是为政府服务,为创建落户企业服务,按国家标准落实村民们的各项补偿。他带领村组干部和党员,严格丈量各家各户的被占面积,评估被拆的设施,对混水摸鱼的村民严厉批评,坚决制止,对守规办事的村民大会小会加以精神奖励或资金奖励。

张卫军从政四十年、坚守严家律已「纪实文学」

近十年来,浠水南城的地价房价急剧上飙。先后有多个开发商动员张卫军的两个儿子利用张卫军在村的优势开发房地产。张卫军正人先正已,坚决教导两个儿子和亲戚不要为暴利所动,并要求他们每时要恪守本份,踏实做人,勤奋敬业。到今天为止,他的大儿子在当地开车跑运输,大儿媳在稳健上班,小儿子在县监理公司上班,小儿媳在加气站,八小时握气管为来往车辆加气,每天腰酸背疼,他们都无怨无悔地住在老平楼里,一家人和和睦睦。

张卫军带头树立良好的家风,当支书四十年来,不管外面的世界多精彩,从不出入娱乐场所,不公费旅游,不集众吃喝。儿子儿媳也是规矩做人,勤俭持家,不为社会各种不良诱惑所染。他老伴今年64岁了,还天天下地干活,每年收获的菜子油、棉花、小麦、黄豆、花生、高粱、玉米、时令蔬菜除自给外,多余的卖出补偿家里日常开支。家里老伴捡回的干柴一码又一码,生活在闹市,一家人还是在院内简易的厨房里烧柴做饭、起暖。他们一家人至今保持大集体的艰苦本色不变。

张卫军针对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坚持不办生、不办宴,不无故加重乡邻的人情负担。三个孙子辈在学校读书,不管在哪里吃饭,做到碗里无剩饭粒,日常穿着洁净朴素,每时融入所在的群体中,不骄不躁。

张卫军从政四十年、坚守严家律已「纪实文学」

马铺村的今天,丁麻路、浠散路交叉贯穿村内,这两条高等级公路,每天穿行的快车、飞车如江河激流,张卫军的工作都迎来了更大的挑战,近三年在该村境内先后发生重大交通事故六起,先后有村民因此伤四人,亡四人。这些被伤害的村民大多是留守老人和儿童,出事后身边无亲人,旁观村民只有找书记。不管是严寒的深夜,还是酷热的夏日,张卫军总是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先救治或料理被伤人员。伤害人员安顿完毕后,再召集双方,多次协调,苦口婆心的做工作。张卫军为了这些,经常忘记了吃饭,忘我的奔走在事故的双方周旋。数起事故张卫军都以他的威信和人格毅力感染事故的各方,平息双方的情绪,为社会消除了不良隐患。交警当班人员都称张卫军为好大哥,好大叔。

张卫军任要职四十年的正人律已,不仅感染了全村党员干部、群众,而且在周边村也有巨大的影响力。邻镇丁司当镇朝阳庵村落户了一家回乡创业的园林企业,需要三个组的村民整体搬迁。其中一户村民思想抵触大,两年不为各方劝解所动。丁司当镇时任领导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找到了张卫军。张卫军根据这户村民的户主和他一起长大的个性特点,上门做工作讲道理,做到心平气和,准时签了拆迁协议并达到了房屋拆迁的目的。张卫军离开这户村民的第二天,这位村民就主动组织人搬迁。

张卫军从政四十年、坚守严家律已「纪实文学」

在村内对村民的土地补偿、政策性的资金分配发放、低保户的评议、弱势群体的帮扶等,他都是组织村组干部事先张榜公布,再收集村民的异议,然后组织全村38个党员集中讨论,当面评议,做到以理服人,以理服众。每年的件件事都使村民口服心服。

张卫军当支书记四十年,紧紧依靠全村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善良务实村民的示范效应,依规处事,该村四十年无群众越级上访,无集体滋事。现在该村有积余债权170万元,现金100多万元,村里230个老人过着衣食无忧的舒心生活,村内每时安静祥和,街道整洁,山青水秀。

张卫军从政四十年、坚守严家律已「纪实文学」

蔡金权

二O一八年六月十五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