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蜀吳三國中被三國演義遺忘弱化的華夏民族英雄

魏蜀吳三國中被三國演義遺忘弱化的華夏民族英雄

1、公孫瓚

公孫瓚出身貴族。因母地位卑賤,只當了郡中小吏。因其相貌俊美,且聲音洪亮、機智善辯,得到涿郡太守賞識,將女兒許配給他。後逐步做到中郎將,以強硬的態度對抗北方遊牧民族,作戰勇猛,威震邊疆。

光和年間(178年-184年),邊章、韓遂叛亂,朝廷從幽州(今北京城西南)徵發三千精銳騎兵,並給予公孫瓚都督行事的符節,統帥此三千騎兵。公孫瓚率軍到薊中時,漁陽(今北京市密雲西南)人張純引誘遼西烏桓首領丘力居等叛亂,攻佔右北平郡(今河北豐潤東南)、遼西郡屬國的城市。公孫瓚以三千騎兵追討張純等叛賊,立下戰功,升為騎督尉。此時,屬國烏桓首領貪至王率眾歸降公孫瓚。公孫瓚又升為中郎將,封為都亭侯,進駐屬國,此後的五六年間,與北方遊牧民族爭戰不斷。

中平五年(188年),公孫瓚與張純、丘力居等戰於遼東屬國石門,張純等大敗,張純於是拋下妻兒逃入鮮卑境內。公孫瓚繼續追擊,由於太深入,反被丘力居圍困於遼西管子城二百餘日,糧盡士潰,士卒死傷大半。丘力居軍也糧盡疲乏,遠走柳城。朝廷詔拜公孫瓚為降虜校尉,封都亭侯,又兼領屬國長史。公孫瓚於是統領兵馬,守護邊境。每次一聽到敵人來襲,公孫瓚馬上聲疾色厲,作戰時像是打自己的仇人似的,甚至一直打到夜深。從此烏桓都害怕公孫瓚的勇猛,不敢再來進犯。公孫瓚常與身邊數十個善於騎射的人都騎白馬,相互間為左右翼,自號"白馬義從"。

魏蜀吳三國中被三國演義遺忘弱化的華夏民族英雄

2、麴義

在袁紹集團,眾人都只知道“河北四庭柱”,顏良、文丑、高覽、張頜,可是,這個人存在的時候,所謂的“河北四庭柱”都是給他打下手的,袁紹之所以能成為冀州牧,這個人出力最大。這個人,就是鞠義,“先登軍”的創建者。

麴義可謂三國時期數一數二的大將,據《英雄記》記載:“…合戰界橋南二十里,瓚步兵三萬餘為方陳,騎馬為兩翼,左右各五千餘匹,白馬義從為中堅,亦分作兩校。…對紹令麴義以八百兵為先登,強弩千張夾承之,紹自以步兵數萬結陳於後。…瓚見其兵少,便放騎欲陵蹈之。義兵皆伏盾下不動,未至數十步,乃同時俱起,揚塵大叫,直前衝突,強弩雨發,所中必倒,臨陳斬瓚所署冀州剌史嚴綱甲首千餘級。瓚軍敗績,步騎奔走,不復還營。義追至界僑,瓚殿兵還戰橋上,義復破之,遂到瓚營,拔其牙門,營中餘眾皆復散走。…(紹本營少兵)瓚部迸騎二千餘匹卒至,便圍紹數重,弓矢雨下…會麴義來迎,乃散去。”

3、高順

魏蜀吳三國中被三國演義遺忘弱化的華夏民族英雄

高順跟隨呂布征戰四方,直屬部下七百餘人,號稱千人,鎧甲兵器都精練齊整,嚴守軍紀軍備嚴整且作戰時相當勇猛,高順每次率領著部隊攻擊敵方陣營,而又很快速的攻陷敵方陣營,攻無不克戰無不勝,西涼之人聽得高順之名無不遁逃而走,所以高順率領之部隊有為“陷陣營”之美譽。高順一生最悲慘的就是,他是一個死忠,絕對的死忠,死忠還不是最大的錯誤,最大的錯誤是遇到了一個勇武第一但智商堪憂的任性主公,這就決定了,高順也只是一個悲劇。

4、閻柔

魏蜀吳三國中被三國演義遺忘弱化的華夏民族英雄

閻柔(生卒年不詳),燕國廣陽(今北京市附近)人。三國時期曹魏將領。年少時曾被烏丸、鮮卑俘虜,後來卻得到他們的信任。劉虞死後,閻柔被鮮于輔等推舉為烏丸司馬,聯繫鮮卑為劉虞報仇,和公孫瓚對抗。在官渡之戰時歸曹操,拜護烏丸校尉,對曹操討伐烏丸有功,賜爵關內侯。曹操待其如子,曹丕也視其如親兄弟,閻柔坐鎮北方,統帥幽州兵馬,抗擊胡人的入侵,使得胡人不敢南下。曹丕即位後,拜其為度遼將軍。

5、 賀齊

魏蜀吳三國中被三國演義遺忘弱化的華夏民族英雄

賀齊(?-227年),字公苗。會稽山陰(今浙江紹興)人,三國時期吳國名將。早年在平定山越的戰爭中立有大功,又討平叛亂無數,身經百戰,所向披靡,深受孫權器重。後來在與魏國的多次邊境爭鬥中也屢立戰功,官至後將軍,並領徐州牧。黃武六年(227年)去世。賀齊生性奢綺,尤其軍事方面,兵甲器械極為精良,所乘的船奢華至極。

6、陳到

魏蜀吳三國中被三國演義遺忘弱化的華夏民族英雄

陳到,字叔至,生卒年不詳,豫州汝南(今河南駐馬店平輿縣)人。 三國時期蜀漢將領,劉備帳下白毦兵統領,名位常亞於趙雲,以忠勇著稱。蜀漢建興年間,任徵西將軍、永安都督,封亭侯。在任期間去世。

白毦是劉備的貼身衛隊,不參加攻城奪地的戰鬥,專門負責保衛劉備及重要部屬的生命安全。而被安排統領這支白毦的人就是長久消失在人們視野之中的陳到。此人不僅武藝與虎痴許褚齊名,更因其生平軼事的“高深莫測”讓他變成三國曆史上最神秘的戰將。

曹操為徹底消滅劉備曾先後多次派遣特務組織進行大規模的暗殺行動,但每次都被這位“冷藏”將軍徹底粉碎掉,從而使劉備化險為夷、轉危為安。後來,曹操、孫權集團接二連三的進行某種利益交易時,逐漸獲悉劉備身邊這位“隱形人”的存在。

有人說,《三國演義》裡的趙雲實際上就是陳到,歷史他們兩人有著大同小異的性格特徵,有著相同的戰鬥經歷,在劉備時期擔任職務上幾乎也都是“官小職微”。楊戲評價蜀中名臣時曾說:“徵南厚重,徵西忠克,統時選士,猛將之烈。《三國志·蜀書·楊戲傳》”。這是歷史上第一次有人將他們捆綁在一起,後來成為《三國演義》裡常山趙子龍形象的基本特徵。

7、張嶷

魏蜀吳三國中被三國演義遺忘弱化的華夏民族英雄

張嶷(nì )(?-254年),字伯岐,三國時期蜀漢名將,巴郡南充國(今四川南充)人。初為縣功曹。劉備定蜀時山賊趁機搶掠縣裡,張嶷揹著縣長夫人,將其救出,張嶷因此得名。

後諸葛亮預備北伐時,張嶷平定了在廣漢作亂的賊寇。其後被任命為牙門將,隨馬忠多次平定南蠻叛亂,因功封為越巂太守。在郡十五年,平定當地叛亂,將破敗的城郭重新建設,又打通了越巂郡到成都的道路,甚得民心。後被徵召回成都,越巂民感到悲傷,甘願隨張嶷至成都的越巂頭目達百餘人。官至蕩寇將軍,封關內侯。

延熙十七年(254年),帶病與魏將徐質交戰,殺敵過倍,但最終寡不敵眾,戰死沙場。張嶷死後,越巂郡民無不流涕,併為其立廟,四時祭祀。

8、郭淮

魏蜀吳三國中被三國演義遺忘弱化的華夏民族英雄

郭淮(?-255年2月23日),字伯濟。太原陽曲(今山西太原)人。三國時期魏國名將。

東漢末年,郭淮被舉為孝廉,先後任平原郡府丞、五官中郎將門下賊曹、丞相兵曹議令史、徵西將軍司馬。徵西將軍夏侯淵戰死時,郭淮收集殘兵,與杜襲共推張郃為主將,得以穩定局勢。曹魏建立後,獲封關內侯,又任鎮西長史。諸葛亮伐魏時,郭淮料敵準確,多立戰功。正始元年(240年),擊退姜維,升任左將軍、前將軍。嘉平二年(250年),升任車騎將軍,進封陽曲侯。正元二年(255年),郭淮去世。追贈大將軍,諡號"貞"。

9、梁習

魏蜀吳三國中被三國演義遺忘弱化的華夏民族英雄

梁習(?-230年),字子虞,陳郡柘(今商丘柘城)人。初為郡主薄,後被曹操任命為縣令,因有政績升任司空西曹令史。後任幷州刺史,封關內侯。建安十八年(210年)拜議郎,魏文帝繼位,梁習復為幷州刺史,晉封申門亭侯,其政績常為天下州郡之最。太和二年(227年),出任大司農,太和四年(230年)逝世。

安十一年(206年),曹操擊敗了歸降未久而又反叛的幷州刺史高幹,徹底佔據了幷州,於是任命梁習以別部司馬暫領幷州刺史。當時幷州剛剛經歷完戰亂,胡狄外族在州界橫行跋扈,官吏百姓有不少叛逃歸降胡狄部落的。梁習又迫使匈奴單于和各部諸王降伏,然後把他們都編入戶籍,在州內供職。梁習一系列的政策,恢復了幷州境內的社會秩序,邊境得以肅清,百姓安心於勤勸農桑,頒佈法令都能達到令行禁止的效果。

鮮卑部落首領育延,常為幷州邊境的所匪患,一次育延率其部落五千餘騎進入幷州境內,使人面見梁習,希望雙方能夠在邊境互市交易。梁習認為如果不聽從其言,則會招來其怨恨;若聽任其到州內交易,又恐鮮卑騎兵會掠奪百姓。於是梁習一方面承諾跟育延在一座空城中交易,另一方面敕令各郡縣做好防務工作,然後自己與州治中等官吏率領軍隊前往交易。市易還沒有完成,負責市易的官吏就將一個胡人抓了起來。育延大驚,命令鮮卑騎兵搭箭彎弓,將梁習等人圍困數重,當場的吏民一時惶怖不知所措。梁習於是緩緩地呼叫負責市易的官吏,問其先前為何要抓胡人,官吏稟報該胡人強行侵犯百姓。梁習於是呼喚育延出來談判,育延到後,梁習當場責罵道:"你們胡人自己先犯法,官吏卻不曾侵犯你們,你怎麼敢命令騎兵來恐嚇我方?"之後竟將他當場斬殺,其餘胡人都被嚇破膽而不敢亂動。此後再沒有胡人敢入寇幷州。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曹操攻取漢中後回師長安,留下騎兵都督太原烏桓王魯昔,讓他率軍屯池陽,在盧水做好防備工作。魯昔有愛妻住在晉陽。魯昔十分想念妻子,又恐日後無法回去見面,於是以其部屬五百騎兵反叛回軍幷州。到達幷州後,魯昔留下騎兵藏於山谷間,而自己單騎獨入晉陽,偷偷地帶其妻出城。州郡官吏發覺以後因懼怕魯昔善射,不敢追擊。梁習知道後命令州從事張景召募鮮卑騎士使追逐魯昔。魯昔的坐騎負重行遲,未來得及與其部眾會合,就被鮮卑騎士趕上射死。曹操先前聽聞魯昔反叛,十分擔心其日後會成為北邊的匪患;後聽說梁習已派人將其斬殺,曹操大喜,遂以梁習前後的功勞,封為關內侯。

10、田豫

魏蜀吳三國中被三國演義遺忘弱化的華夏民族英雄

田豫(171年-252年),字國讓,漁陽雍奴(今天津市武清區東北)人。三國時期曹魏將領。初從劉備,因母親年老回鄉,後跟隨公孫瓚,公孫瓚敗亡,勸說鮮于輔加入曹操。曹操攻略河北時,田豫正式得到曹操任用,歷任穎陰、郎陵令、弋陽太守等。

後來田豫常年鎮守曹魏北疆,從徵代郡烏桓、斬骨進、破軻比能,多有功勳,威震北疆;也曾參與對孫吳的作戰,在成山斬殺周賀,於新城擊敗孫權。官至太中大夫,封長樂亭侯。

劉備:恨不與君共成大事也。

曹芳:故司空徐邈、徵東將軍胡質、衛尉田豫皆服職前朝,歷事四世,出統戎馬,入贊庶政,忠清在公,憂國忘私,不營產業,身沒之後,家無餘財,朕甚嘉之。

陳壽:①豫清儉約素。②田豫居身清白,規略明練。牽招秉義壯烈,威績顯著。……而豫位止小州,招終於郡守,未盡其用也。

李重:近自魏朝名守杜畿、滿寵、田豫、胡質等,居郡或十餘年,或二十年,或秩中二千石假節,猶不去郡,或還不易方,此亦古人苟善其事,雖沒世不徙官之義也。

李世民:馮異崇讓,功披荊棘。田豫知止,情安鐘漏。前史稱其高致,昔賢以為美談。

解縉:暴寇之來,必慮其強。善守勿應,若李廣、田豫類此。

王歆:誰謂劉備不遇俊才,惜田豫遇而不能得用也。英雄得勢,亦須得時,君臣相知,良有緣也。豫之名,不傳於民間,而按其史蹟,御伍之才,用兵之能,可與滿寵、郭淮等比類,陳壽將之並傳,宜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