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天颍泉区宁老庄镇大田村变形记

五十天颍泉区宁老庄镇大田村变形记

7月25日,走进大田村,只见村里的主路由3米宽改建成了6米宽的沥青路,村部旁边的空地建起了休闲文化广场,废旧的老屋改造成了的农家书屋,家家户户修葺一新,入户道路都已硬化,道路两侧绿化成林,沟塘水渠清理平整,护坡草坪绿意盎然,健身器材、公厕、雨污管道、污水处理设施一应俱全。从6月5日大田村环境综合整治试点启动以来,仅仅50天的时间,村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亚于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让人感到震撼,同时也带来了启示。

五十天颍泉区宁老庄镇大田村变形记

精准破题是前提

五十天颍泉区宁老庄镇大田村变形记

对如何有效快速破题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区委主要负责同志通过驻村蹲点调研,经过深入思考,提出从三个方面入手,力求立竿见影、抓铁有痕、持之以恒。一是聚焦脱贫,做好结合。中央把达到人居环境干净整洁的基本要求,作为一项硬性指标写进了《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环境整治也是群众需求最为强烈的,最能提升群众的满意度、获得感。在推进环境整治过程中,颍泉区聚焦2018年脱贫摘帽这个核心,做好统筹兼顾,与美丽乡村、文明创建、危房改造、 “四好”公路建设、乡村振兴等有机结合,力求达到一举多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二是试点先行,压茬推进。区委、区政府认为要做一个可推广的标杆,就要从最偏、最弱、最难的地方突破,这样才有复制的价值。大田村就是这样的村,是2018年拟出列的贫困村,地处泉河洼地,基础条件较差,整治面积较大,投入财力最多。6月1日,召开全区试点启动会,成立了6个工作专班。7月25日召开现场观摩会,推广大田村经验。先由1到10,带动今年10个拟出列贫困村。再由10到40,在10个拟出列村整治基本完成的基础上,扩大到40个贫困村;最后由40到109,由40个贫困村逐步推广到全部109个村。三是结合实际,注重适度。内容适度,把贫困村分为中心区、一般整治区。中心区建设内容包括供水、排水、道路、路灯、水环境整治、杆线整治、文化广场、景观绿化、墙体出新、宣传标牌等十大工程。一般整治区建设内容包括道路、路灯、水环境等工程。标准适度,不贪大求洋,主干道、次干道、宅间路标准不一。

务实专班是核心

五十天颍泉区宁老庄镇大田村变形记

方向明确之后,人是最核心的因素。在试点推进中,各工作专班发扬了“四感”精神。一是敢于担当的使命感,区委、区政府做好顶层设计,各工作专班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敢于拍板决策,敢于触及矛盾,敢于现场有效解决问题。二是背水一战的危机感,各工作专班全身心投入,5+2、白加黑,吃住在村,不畏酷暑炎热,推进的效率非常高。三是说干就干的紧迫感,各工作专班敢想敢干,做事果断,对照目标任务,严把时间节点,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解决,一个项目一个项目推进。四是干就干好的责任感,各工作专班责任心都很强,每项工程都很精细,坚持因地制宜,保持村部对面的小河原貌,彰显了田园风光;坚持因陋就简,把破旧的砖瓦房改造成古色古香的农家书屋,彰显了文化内涵;坚持就地取材,搜集当地的旧石磙旧石磨,装点在村民文化广场,彰显了农耕特色。

发动群众是根本

五十天颍泉区宁老庄镇大田村变形记

农村环境的分散和群众习俗的复杂性,决定了必须相信群众、发动群众、依靠群众,让群众“登舞台”、“当主角”,才能唱好这台戏。一是开好三个会。即村“两委”班子会、党员群众代表座谈会、群众动员大会,解决好“为什么干、怎么干、谁来干”的问题。二是网格化管理。组织村干部、党员、群众代表先动起来,同时村“两委”成员划片包干,根据党员和群众代表的分布情况,组织党员群众代表21名,每名党员群众代表包保20户,通过党员、群众代表带头干,引导群众跟着干,全村群众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自觉按照“四净三规范”标准,把室外、室内、厕所、个人卫生收拾干净,做到生活用品配套规范、生产资料摆放规范、个人言行举止规范。三是抓督考推进。每2天开展一次集中督查,列出“户环境卫生问题清单”,要求限时整改。环境整治好的户奖励脸盆1个、毛巾1条,连续2次被评为最清洁的户,颁发“清洁文明户”门牌。同时,各工作片也开展评比活动,包保工作片连续三次在环境卫生评比中获得第一名,奖励每名包保人50元。实践证明,只有群众发动的好,各项工作才能做的好。

有力保障是关键

五十天颍泉区宁老庄镇大田村变形记

在领导上,区级领导带头扑下身子干,深入一线干。在资金上,有效统筹整合各类资金,同时做好土地增减挂,每村土地复垦不少于50亩,破解钱从哪里来的问题。在项目上,把项目排清楚,制定了项目库、施工图、任务书。在监督上,探索建立了党委政府,社会各界、群众代表“三位一体”的监督体系。强化政府监督,区纪委监委、区委督查局深入一线,重点督查是否按照施工计划表推进。区审计局对照施工图,现场跟踪审计、当日计量。强化社会监督,认真选择负责任的监理单位。强化群众监督,召开群众代表大会,推选3名热心负责、有威望、身体健康的老党员、老同志,担任群众监督员,全过程监督施工,列席村“两委”会议,反馈群众意见建议,协助做好群众工作。

通过大田村环境综合整治先行试点,树立了一个标杆,形成了一套标准,探索了一条路径,摸清了一个标底,打造了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振兴试点、“双基”达标建设、改革创新探索、廉洁项目建设的“六大样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