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酸+感動!昭通一鄉村老師上課當教師下課蓋教室!

兩間教室,一個老師,九名學生。在昭通大關縣天星鎮中心村白家坪苗寨,人們知道,寨子裡那所“黃連小學”的校舍,是學校唯一的老師李光友自己掏了5萬多元蓋的。在這個貧困且偏遠的高寒山區,這算得上是一筆鉅款。而李光友自己,也曾經是這所學校的學生。老師在,學生就在,學校就在。有他們,就有希望。

心酸+感动!昭通一乡村老师上课当教师下课盖教室!

“鉛筆、小刀和橡皮擦都要帶著來。到時候外面來的監考老師和我一樣,你們不要慌,慢慢地做。”7月4日下午1點,李光友站在教室前排沾滿黃泥的水泥地上來回走動,見有學生不專心,他伸手使勁敲了敲黑板,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重複叮囑將在6日早上進行的期末考試注意事項。

53歲的李光友是昭通大關縣天星鎮中心村白家坪苗寨“黃連小學”唯一的老師,他所在的教學點也是天星鎮現今仍保留著的4所有代課教師存在的校區之一。9個孩子4女5男,就是這所學校的全部學生。

40多年前,7歲的李光友和講臺下的學生一樣,用一樣的課桌椅,看著同一塊黑板,聽著同一個上課鈴用手敲擊出的聲響。不同的是,40多年後,還是那個教室,已經從瓦房變成了水泥平房。而這房,是李光友自己出資親手建的。

“這是為了讓學生能有個遮風擋雨的場所”

到現在,新教室已經用了近一年。2017年的冬天,當地政府還為教室安裝了兩臺空調用於取暖。

在2017年9月1日之前,黃連小學學生的上課條件在外面的人看來,確實像黃連一樣苦。

地圖導航顯示,從天星鎮到黃連小學最近的路線有10多公里,車程只需半小時左右。但這是條狹窄崎嶇的山路,又值雨季,山體滑坡頻發,路上積水又多,車輪時常陷入泥坑,行駛時間多了3倍不止。

由於實在不便外出,白家坪苗寨留守在家的老年人和幼兒很少離開村莊。有人發現其中的商機,每隔幾天就開著麵包車運來水果、零食和生活用品,把車往黃連小學前方的平地上一停,打開擴音喇叭,這裡就成了一個臨時集市。

連接苗寨與黃連小學的這條公路是近兩年才修建好的。雖說是條公路,但其實並不好走。下雨天,路面上的稀泥多得能蓋過腳背。但正因為有了這條路,黃連小學也才有了今天的新教室。

53年時間,自己在這條路上往返了多少次?連李光友自己也說不清。他只知道在這條路上走“曾經是為了求學,而現在是為了教學”,人也從當初的粉面孩童變成了今天的白髮中年。以前是為了自己,現在是為了孩子。

心酸+感动!昭通一乡村老师上课当教师下课盖教室!

李光友掏錢蓋的兩間教室。水泥平房,佔地60平方米

2017年4月,考慮到小學一年級新生5個月後就要入學,期間還要迎接寒冷冬季的考驗,李光友賣掉了家裡的3頭牛,取出80多歲老母親的養老錢和他此前外出務工4年攢下的積蓄,共5萬多元,“自作主張”在大關縣天星鎮中心村白家坪苗寨建了兩間教室。這兩間教室佔地60平方米,水泥平房,目前容納了9個一年級學生和11個幼兒班學生。

“這個,是為了讓學生能有個遮風擋雨的場所,能好好上課。”李光友說。

心酸+感动!昭通一乡村老师上课当教师下课盖教室!

李光友在給學生上課。一隻狗悠閒地逛進教室,伴隨著朗朗的讀書聲席地而睡

2017年9月1日——李光友牢記著這個新教室投入使用的日子。在這之前,黃連小學的校舍只是一處破舊的活動板房。在天星鎮中心學校張副校長的記憶中,最早,黃連小學是土木結構的瓦房,2012年9月7日彝良地震後,瓦房被鑑定為一級危房而拆除,後來由當地教育局牽頭,在原址搭建了活動板房作為黃連小學的臨時校舍。

說是“臨時”,但校舍一用就是4年多。活動板房四周接口處開裂、外翻,四面漏風,雨季漏水,學生在裡面無法安心讀書。看著年幼的學生受苦,李光友心裡很不好受。有人建議他先釘一釘板房的那些擋板。“將就著用用,等國家扶貧政策落地,苗寨易地搬遷的新房建好了,學生們就可以搬到條件更好的教學樓裡上課了。”但李光友覺得等不了那麼久。自那時起,“為學生建個新教室”就成了他的一樁心事。

到現在,新教室已經用了近一年。2017年的冬天,當地政府還為教室安裝了兩臺空調用於取暖。藍色活動板房廢棄了,但李光友沒捨得扔,他把它們拆成了小塊兒,搭在教室的頂上。

心酸+感动!昭通一乡村老师上课当教师下课盖教室!

課桌角落放著李光友用過的粉筆頭。實在短得捏不住了他才會扔

“那個時候教課一學期才有2000元工資”

由於苗寨語言環境特殊,難住了不少外來的授課教師。4年時間,14名公辦教師全部離開。

李光友是個“戀舊”的人。從1991年起,他就在苗寨擔任代課教師,土木結構的老校區拆除前,他把能夠再利用的窗框、門、桌椅、鐵質的手敲式鈴鐺、黑板全部搬回了家,去年建房時,他將這些能再利用的東西又原封不動地移了進去。李光友一直覺得,這些老物件是黃連小學的歷史見證。“每次看到這些課桌,我都能回想起小時候教過自己的老師,回想起我曾經教過的學生”。

身在苗寨,李光友認為,自己作為老師,應該擔起傳承傳統文化的責任。2017年秋季,想起進城培訓時聽到的一句“自己民族的文化不能丟”,李光友決定在一年級新生的課表中單獨列出一節“苗文”課,每週四下午準時開課。教課時,他會先按書上的讀法教一遍漢語,再把漢語翻譯成苗語,讓苗族孩子看到漢字就能聯想到苗語中對應的事物。

實際上,在苗文課單獨列課之前,李光友一直都在苗寨用苗、漢雙語教學。一方面,“雙語教學”可以幫助漢語說不好的苗族孩子學漢語,等他們小學三年級升入寄宿制教育的村完小時,就能迅速適應普通話教學。“以前在苗寨,很多人因為聽不懂也不會說漢話,到了醫院找醫生,連自己的病情都講不清楚。我教學生學普通話,起碼能讓這些家庭有個到了醫院能識字、能帶路的人。”另一方面,他也希望孩子們把苗語繼承下去,不要忘記。

心酸+感动!昭通一乡村老师上课当教师下课盖教室!

教室前面的泥地裡,豎起籃球架,就是籃球場。雨季來了,孩子們穿著水鞋上學

由於苗寨語言環境特殊,難住了不少外來的授課教師。以前,黃連小學是一所完小,學生人數最多的時候曾有200多名。1995年,當地教育局為提高黃連小學的師資水平,從外面調來14名新教師;而李光友只有初中文憑,由於文化水平達不到要求,他當年7月離開了學校,外出務工。“當年離開崗位,我不難過。只要學生學得走,我就很開心。”

但,當地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發現,公辦老師由於語言不通,日常教學根本無法正常進行,只能請苗寨裡的一些初中以上文化的青年來學校當助教。李光友在外打工4年回來之後,他發現調來的14名公辦教師已經全部離開了黃連小學。

大山深處留不住年輕教師的心,低薪和艱苦的環境成了他們離開的理由。李光友的侄兒媳婦有高中文憑,也曾受聘於黃連小學,教過一段時間的書。但由於條件艱苦,工資低,正常生活開支都無法維持。2012年,臨產的她與李光友商量,讓他暫時接替自己的職位授課,李光友答應了。

“那個時候,代課老師教課一學期才有2000元工資,還不如外面打工一個月的收入高。而且這份工資還得等到教完半年的課程,才領得到。”相比在外務工、年收入數萬元的村民來說,李光友在校教書所得的8440元年收入還不及他們的一半。迫於生計,李光友也曾想過打退堂鼓,但思前想後,他還是覺得不能放棄。“我走掉了,學校肯定會因為少了一個老師而重新作教學調整。”他不想給別人添麻煩。

“不想當領導 就想當老師、醫生,或者放牛”

李光友喜歡和學生們談論理想,希望孩子們從小就有目標。“關鍵是要鼓勵他們好好讀書。”

2012年,隨著“撤校並點”政策的實施,黃連小學也在撤併名單之中。但考慮到一、二年級的孩子太小,且需要漢語、苗語結合的雙語教學,鎮中心校決定,把一、二年級暫時保留,黃連小學也因此而繼續存在著。

現在,在黃連小學就讀的9名學生中,7人是苗族。李光友不僅要承擔“雙語教學”的額外工作,教學中還時刻提醒學生們彼此要平等對待,要團結,要相互照顧。“我經常和學生說,不管去到哪裡,大家都要團結起來,不能打架。以後升學了,出去了,陌生的環境下大家也有個照應。”每週五的班級週會上,李光友都會花時間給學生們講些人生的道理。

教學中,李光友還喜歡和學生們談論理想,希望孩子們從小就有目標,要為未來做打算。“關鍵是要鼓勵他們好好讀書。”在他印象中,相比城裡孩子提的“長大後要當科學家”“想當宇航員”之類的目標,黃連小學學生目標更“接地氣”一些——

“我長大以後想當服務員。”

“我想當司機。”

“老師,你覺得當裁縫好不好?我長大了想做衣服賣。”

……

“不管你做什麼,只要做好事就行。做有意義的事。”李光友覺得,給予學生足夠的鼓勵很重要,他從不打罵學生,也很少給他們潑冷水。有學生提出,想造一個可以幫人刨地幹農活的機器,李光友告訴他,這種機器已經被髮明出來了,只要好好讀書,大山外面就能見到。“我相信,你以後造的機器人比只會幹農活的機器人更厲害。”

心酸+感动!昭通一乡村老师上课当教师下课盖教室!

除了9名小學生,幼兒班學生有時也會在教室裡聽老師講課

李光友年輕的時候也有理想,一是教書,二是學醫。有人問他為什麼?他的回答是:其他什麼工作都不喜歡,領導不想當,老闆也不想當。“就想當老師、醫生,或者放牛。在我們這個地方,不管是種地還是運東西,都要靠牛。看著自己的牛在,就安心了。”

如今,李光友已經達成了“當老師、教書”的目標。他還買了醫生手冊、本草類書籍,業餘時間自學中醫知識。

李光友年輕的時候熱衷於爬山採藥,對草藥的藥性有一定了解。有時遇到學生感冒、發燒,他還會幫學生診治一下。說著,李光友抬起手,朝著學校周圍的大山比畫了一圈:“這山上,全都是藥材。”他也常常對學生說,大家生活的壩子就是一個天然的藥材庫。“既然你們生長、生活在這裡,就要先熟悉、掌握好身邊的自然物,認清楚它們的特性。比如夏天來了,要少喝冷水,不喝生水。特別到了山上,記得要隨身帶大蒜,大蒜有消毒的作用,還可以驅蟲。”

有件事令他煩惱——學生喜歡買辣條吃。李光友只要看見,都會提醒他們少吃這東西。“吃了容易得胃病”。

“凡是在我這裡讀書的都是我的孩子”

他希望,今年新學期開始時,花點錢購置一臺影碟機,為學生開一節“新媒體”課。

在苗寨教了十多年書,李光友堅持不放棄的理由很簡單:“為了培養人才。讓他們今後能夠儘自己的一份力,去幫更多的人解決困難。”

因為妻子身體的原因,李光友沒有自己的孩子。但是,他從沒為此抱怨過。他覺得妻子很好,在他的人生路上給了他很多支持。李光友一家現在住的房子是1993年建的磚瓦房,屋頂漏水,遇上雨天,“外頭下大雨,家裡下小雨”是常有的事。但2017年他拿了家裡的5萬多元去建新教室時,妻子和老母親都沒有反對他,反而很理解他的做法。

也正因為沒有自己的孩子,李光友把自己的學生視如己出。“凡是在我這裡讀書的,都是我的孩子。我願意為他們付出。”

心酸+感动!昭通一乡村老师上课当教师下课盖教室!

李光友在打下課鈴

36歲的王玉梅是常來看望李光友的學生之一,雖然現居湖北,但每次回到昭通老家,她都會去李光友家陪這位老師聊會兒天。如今,王玉梅說著一口標準的普通話。做了母親之後,她對李光友當年對學生的好體會更深。

“李老師很樸實,我很感激他對我的教導。雖然他當年只教我到三年級,但我把他看作親人一樣。小時候,我們苗寨裡的孩子聽不懂漢語,要是沒有李老師,我可能連大山都走不出去。”王玉梅小時候家裡條件不好,有時候李光友見她中午沒有吃的,就把自己帶來的煮洋芋分給她。現在回想起這些事,王玉梅還會哽咽。2016年她回家過年時,特意給李光友帶了10斤白糖、3把麵條和幾套自己做的床單。

不只是王玉梅,李光友對學生的付出,寨子裡的人都看在眼裡。2017年李光友建新教室時,為了節省人工費,決定自己建房,修建的過程中,他的眾多學生聞訊自發前來幫助,年紀大的幫他提水泥、石灰,年紀小的則回家動員家長一起來幫忙。一傳十、十傳百,村裡越來越多的人知道李光友在建教室,來幫忙的人也越來越多,就連已經升學的學生週末回家一兩天,也會過來幫忙。“要建,大家一起建。”

現在,新教室有了,條件改善了,距離秋季新學期開學的時間也近了。李光友眼下有個問題需要解決,他希望新學期開始時,花點錢購置一臺影碟機,開一節“新媒體”課,幫助學生學習。

心酸+感动!昭通一乡村老师上课当教师下课盖教室!

書桌上刻著學生的名字。在這裡上完一、二年級,他們就會“升學”

“現在的新教材配了光盤,授課的老師是學生們沒見過的人,新面孔總是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而且人家那些老師教的知識更多,對學生學習有好處。”他很清楚,在白家坪苗寨這種“連手機信號都不怎麼好”的高寒偏遠山區,孩子們接觸山外世界的途徑少之又少。能為孩子們多打開一扇瞭解外面的窗,就意味著孩子們的未來可能會多一條路,一條既不狹窄,也不崎嶇的路。 (來源:都市時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