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让理想中的“减负”演变成现实中的“卸责”

不要让理想中的"减负"演变成现实中的"卸责"

——陈部长,有话对您说

随着"素质教育"口号的提出,一些应试教育的做法逐渐被取代,其中,给中小学生"减负"就备受教育部的青睐,国家层面先后发布了多个减负令。今年两会召开,"减负"问题再次成为大家热议的话题。

一、陈宝生部长答"怎样才能真正科学减负?"

3月16日上午10点,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新闻中心举行记者会,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就记者提问的"国家层面已经先后发布了多个减负令,但感觉孩子负担不减反增。怎么看待这个问题,怎样才能真正为我们的孩子减负"做出回答。

(一)"减负"的"负"是什么?

记者会上,陈宝生部长首先明确指出了要减的"负"是什么。他说,"我们讲的负担,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指的是违背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超出教学大纲、额外增加的这一部分,我们把它叫做负担。在这个以内的,我们把它叫做课业、学业,叫做必须付出的努力。这一点,我觉得在这儿我们应当把它区分一下。不然谁都讲负担,但是很多人讲的负担又不是同一个负担,我们要减的是这个负担。"

对于那些刻意的超纲、强加的努力,是必须坚决要反对的。这对于孩子来说确实是一种负担。

但是再细细想想,这里负担,真的是负担吗?并不然。对于那些学有余力的孩子来说,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适当接受一些标准以外的新知识,这不是负担,而是发展。

(二)如何实现减负呢?

在谈到如何"减负"问题时,陈宝生部长说,减负不只是教育战线的事,更是整个社会的事。减负不仅仅是一个教育问题,还是一个社会问题,需要各方面合作、共同努力。减负要从以下几方面减:

1. 从学校减,叫做从学校教学减负。

2. 校外减负。主要是规范教育秩序,治理整顿各类培训机构。

3. 考试评价减负。考试评价减负就是要改变评价方式,完善学业考试办法,建立素质综合评价制度,不允许以分数高低对学生排名,不允许炒作高考状元。

4. 老师教学减负。老师要按照大纲足额授课,绝不允许课上不讲课下讲、课上少讲课后讲,甚至鼓励引导学生参加培训。

5. 家长和社会减负。整个社会都要提高教育素养,树立正确的成才观、成功观。

上述减负对策,为学校、家长、老师在减负大战中的行为指明了方向,似乎只看到策略的被动性,却看不到通过提高效能而实现减负的实践。这一点是值得我们深刻反思的。不是吗?

"负担"是一种主观的感受。同样是举起一袋50斤重的面袋,对于一个5岁的孩子而言这无疑是一种负担,而对于一个15岁的少年而言,这显然是轻而易举的。因此,如何让低下的学习水平、学习能力得到提高,才是真正的减负途径。

(三)如何在实践中推进"减负"呢?

就如何"减负"这一问题,陈宝生部长在答记者会时作出了两点较为具体解释说明,对推进"减负"实践作出了更加明确的指导。

1. 要砍断教师和培训机构在教学方面的联系纽带。培训机构不能搞超前教学、超纲教学,不把各类考试、考评、竞赛成绩作为招生的凭据,公办学校不准抢生源。

有一点,不得不承认,培训机构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学校教育的天然不足;它是家长的自主选择。粗暴地砍断,往往只是当局者的一厢情愿。当然,不可否认,在众多培训机构中,存在缺乏职业操守的现象,对此,当局者有必要予以肃清。

2. 综合治理,建立起一个健康的教育秩序,构造风清气正的教育生态。要给老师也减轻负担,把时间还给老师,学校要拒绝各种"表叔""表哥",让老师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研究教学、备课充电、提高素质、提高质量。

可是谁又曾站在教师的位置上想过呢?当教师的社会地位以及待遇水平不及当前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消费水平时,又何以让教师在经济大潮中独守清贫?

二、家长朋友说"请不要给我孩子减负!"

基于陈宝生部长对于"负担"概念的解读,从本质上讲,减负是回归教育本质的战略,是科学的。按道理来讲是应该赢得支持的。

然而,反观当下现状,社会上对"减负"的看法一直都褒贬不一的。不乏有些家长认为应该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但更多的家长还是陷入了"减负"带来的新的教育焦虑。

我们看到的是什么?家长为孩子报名十几个辅导班、兴趣班,周末只有半天的休息时间.....此类现象,比比皆是。我们听到的是什么?"现在的老师太好当了";"现在的学校太会甩锅了";"天天减负,减的孩子连个作业也没有,就知道玩了";"下午两三点就放学了"......社会上竟然还出了众多"请不要给孩子减负"的呼声。

一篇火爆朋友圈的文章《教育部,请不要给我的孩子减负》列举了三点减负的负面后果:

1.丧失了优势的中国奥赛队。IMO(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号称数学世界杯,从2000-2014年的15年里,中国获得了12次冠军。然而从2015-2017年,中国连续三年未夺得冠军。

2.陷入教育竞赛,家长教育负担猛增。国家的退出,造成私立教育机构不断膨胀。《2017中国家庭教育消费白皮书》显示教育支出已经占到了中国家庭支出的20%以上,其中在小学+中学的12年中,课外辅导费已经超过了学费和生活费,成为家庭支出的第一大支出。

3.公立学校教育水平和质量大滑坡——"公立学校省钱,私立学校省心"。而没有条件上补习班、没条件进入私立学校的孩子,考上一流大学的机会非常渺茫,造成阶层进一步固化。

细细想来,出现这么多的反对减负的声音也是事出有因的。似乎可以理解家长们盼着减负、又怕减负的微妙心理了。当前实行的减负多多少少都是背离了"科学减负"的要义的——没有减掉该减的负担,却减掉了不少不该减的"责任"、"教学"等等。家长在不科学的减负之下,付出的是苦涩的、无效的勤奋;孩子在不科学的减负之下,得到的却是"软骨病"。政策中的科学减负,在实施过程中悄无声息地成了盲目的、被动的减负,孩子的负担有增无减,家长的忧虑反增不减。

三、双赢教育说"科学减负有门路。"

减负不能偷换概念,求知欲不是负担,正常的竞争不是负担。老师和教育部门的责任不是负担。国家提倡的是科学的减负,人们呼唤的是真正的减负,不能减责,更不能减质。

同样是搬砖这件事,可以通过体力和机械两种方法完成。显然,通过机械化的方式,效率更高,对于劳动者来说,也更加轻松。由此可见,想要轻松、快乐的完成一件事,方法、策略很重要。学习也不例外。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学习—财富蕴藏其中》报告认为21世纪的教育必须建立在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四大支柱上,这正是我国素质教育目标的写照,现在减负势在必行,未来也充满无限可能与未知的挑战,只有学会学习才能保证个体能够适应潮流,不被社会淘汰。

因此,想要做到真正的科学的减负,应从以下几个从面着手:

首先要关注学生。学生普遍存在学生学习策略不当的问题,为此导致学习效能低下,学习成绩不良。因此,就这一层面而言,减负关键在于讲究学习策略,掌握学习方法,提升学习效能。

(1) 学生层面:提高学习品质,提升学习效能。

1. 提高学习品质

学习品质影响着学习效能,也是提高个体生命品质、实现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何谓学习品质?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界定学习品质是积极态度和良好行为倾向,指能反映儿童自己以多种方式进行学习的倾向、态度、习惯、风格等,它不是指儿童获得的那些知识和技能本身,而是指儿童自己怎样去获得各种知识技能。

不要让理想中的“减负”演变成现实中的“卸责”

双赢教育认为提升学习品质是促进教育高效化的重要举措;创始人赵雨林先生认为学习品质包括学习行为、学习态度、学习能力三方面,并提出3A学习理论。正如上图所示,学习不是单独存在的行为,而是多个因素综合的结果,这些因素中的某一因素或若干因素,甚至某个细小环节发生改变都可能影响整个学习效能。在学习科学研究和实践中,我们往往只注重学习行为的改变,或者单独关注学习态度或能力,而割裂了三者的联系与相互影响。因此,要提升学习品质,必须从这三个方面出发:从学生的行为、态度、能力三方面对学生的学习问题进行全面认识,对症下药,调整态度、寻找方法、养成行为习惯。为学生科学学习提供理论指导与方法,提升学习品质,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看看那些考上名校的学子,我们似乎不难发现:他们都有自己的错题本。很多教师和学生也明白错题本可以有效提高学习成绩。但是,有几个人能持之以恒呢?很多学生和老师不分析错题的原因、错题的类型等等,而是盲目地将错题抄写成集,这样的错题本,不但枯燥乏味,更重要的是效率低下,白费功夫。只有正确使用错题本,才能将其功效发挥到最大(如下图所示)。

不要让理想中的“减负”演变成现实中的“卸责”

再比如,让很多学生、老师、家长都很头疼的作业问题——写作业拖沓。由于不懂高效完成作业的标准、技术、方法,很多学生都是为了完成作业而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不仅在学习效用上大打折扣,而且还成了家长和孩子的负担。 优秀教师兼智慧妈妈——刘称莲女士,就是作业流程图(如下图所示)的受益者,更是双赢家庭教育的受益者,更是将自己的所学所想所做发表著作《陪孩子走过高中三年》。

不要让理想中的“减负”演变成现实中的“卸责”

提高中小学生学习成绩和综合素养的"3A双赢训练"已使用上百万的学生受益,本课题核心技术曾获九五教育部重点子课题优秀成果一等奖,训练教材《中小学生学习提高指南及手册》获山西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为了更好地帮助学校全面提升学生学习效能,课题组专为学校提供一套系统的提升学生学习效能的工作方案。目前在全国许多地区有近千所学校引进双赢教育的该项课题成果。

2. 提升学习效能

学习的成长不但单包括学业,更是学习方法、学习情绪、学习目标等的综合表现(如下图所示)。而反观当前的中小学生,大多处于学习无法、学习情绪低落、学习目标模糊的状态,这样的状况,学生的学业如何优良?学业负担有怎么会不重?只有对症下药才,依序解决,才能在快乐学习的同时实现学业优良。

因此,首先要以学生的学业现状为基础,了解分析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情绪、学习目标;然后从学习目标入手,改善学习方法,调整学习情绪,科学认识所学学科,逐步步入学习的"正轨"。

不要让理想中的“减负”演变成现实中的“卸责”

直观减负,家长和教师对减负成功与否有着重要的作用。然而,无论家是教师都深信"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都坚信:只要勤奋,只要能吃苦,就能学好。然而,这句话害苦了家长、教师,也害苦了孩子。家长和教师都忘了考虑孩子的感受,所谓的勤奋、刻苦都让孩子早早累弯了腰——沉甸甸的书包,消极的情绪。因为,我们的家长和教师都忘了——没有方法的勤奋都只是徒劳。因此,除了学生,家长和教师也都应该在这场减负大战中有所行动。

在这所有的行动中,首要的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换而言之,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都要对学习有一个科学的认识,这是科学教育孩子的前提。

1. 学习就是为了习得知识,而获得知识的途径有:记忆、练习、改错。

2. 学习是一项技术,需要训练;

学习是一项工程,不可跳跃;

学习是一件人事,态度第一。

在此基础上,家长和教师各尽其职,有机合作,才能为学生的健康快乐成长

营造轻松、愉快、良好的氛围,才能实现真正的科学的减负。

(二)家长层面:科学家教观念,助力学校教育。

1.家庭教育一直都很重要,即使孩子已经上学了。

教育一直是家长永恒关注的话题,很多家长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家长只要为孩子提供物质保障就足够了。然而,学校教育的重点是传授知识,即使是校外的教育机构也更多侧重对学生某一技能、特长的训练,可以说,学校教育对学生只是教而非育,真正能够培养学生良好习惯、让孩子受益一生的是家庭教育。家庭教育在孩子的受教育过程中虽然不能起到决定性作用,但也是关键性的,甚至能在某个环节起到决定性作用。

然而,很多家长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但在实际操作中一头雾水,不得其法,词不达意。家庭教育是一门科学,不能只依靠经验的简单总结,家长有必要寻求专业的家庭教育顾问指导,或者接受正规的系统的专业的家庭教育培训。毕竟,只有的科学的理论,才能指导出有水平的实践。

不要让理想中的“减负”演变成现实中的“卸责”

为了实现高效的家庭教育效能,家长需加深对生命品质内容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四大法则的掌握和运用能力。正如上图所示,我国青年教育专家赵雨林及其研究团队提出了著名的家庭教育理论,即三道教育——为生之道,为人之道,为学之道。简称为"3M";三道教育理论的的核心和依据——生命品质包括生命健康、生命价值和生命智慧;为了实现生命品质的目标,家长需遵循四大法则:开展法则、实现法则、评估法则和自省法则。而四大法则执行的有效程度决定了家长教育效能的高低。

3.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良好合作能更好实现对孩子的教育。

家长总是说要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但对这条"起跑线"有着很大的误解,以为多报几个兴趣班,多请几个补习老师就是赢在起跑线上,却不知家庭环境才是孩子最初接触到的,家长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如果不注重家庭教育,情况往往演变成家长管不了孩子,只能寻求老师的帮助,然而,老师的作用和精力是有限的,孩子在校的时间也是有限的。怎么办呢?

山西省长治市襄垣一中406班,在2014年9月高一入学初,是一个普通班,该班第一名在全年级排名为203名,最后一名为全年级1012名。通过家校共育理念的推动和践行,在家长和教师的共同努力下,406班的成绩在高一、高二一直保持稳步前进,在高考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本科达线率为72.3%,而该校实验班本科平均达线率为86.9%,其他平行班本科平均达线率为19%。406班的本科达线率与实验班相比差距很小,远高于理科班的总体达线率,且远超其他平行班。

此外还有四川省庙坝中学、石家庄二中等学校的家校共育效果也很显著。

成功的经验表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良好合作能更好地实现对孩子的教育。但由于种种原因,学校对与家庭携手对学生"共育"的认识与行动还存在不足,而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也经常表现出失位、失职、失信的不良表现。"家校共育和谐工程"就是通过对班主任教师等进行家庭教育专业培训,使其更好地实现对家长的科学指导;同时建立符合现代学校制度的家长委员会或学校,更好地让家长参与到孩子教育中来;通过建立科学完备的家校共育机制,全面推进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的家校共育体系,实现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良好合作。

3. 家庭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观念转变层面。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在家校共育的实践过程中,学校更多地是以讲座的形式来促进家长观念的转变,最终导致家庭教育落实不到位,更不用说助力学校教育了。双赢教育认为,家长的成长有三个阶段(如下图所示),除了观念转变、思想重视外,更重要的是改善行为。否则,再好的讲座、再多的讲座都将流于形式。

不要让理想中的“减负”演变成现实中的“卸责”

这一方面,襄垣一中赵芳校长在实践家校共育的过程中的经验值得借鉴。赵芳校长就此在《山西教育》发表了《带好家长队伍 实现家校共赢——我的家校共育历程》一文,分享双赢家校共育管理模式带来的惊喜的同时,也共享了她在家校共育方面的实践经验。

不要让理想中的“减负”演变成现实中的“卸责”

不要让理想中的“减负”演变成现实中的“卸责”

不要让理想中的“减负”演变成现实中的“卸责”

(三)教师层面:优化教学策略,提升教学效能

教师是学校教育的核心生产力,教师队伍素质的优劣,是教书育人、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学策略和教学效能是学生真正的科学减负的关键。但是,当前,有很多教师不是真正的认识学习,只是一味地布置作业、大量练习。因此,教师应认识学习科学,学会科学学习;全面推进新课改精神, 切实践行"教师应当组织引导学生展开学习活动"的教育思想;接受系统的提升教育教学效能的工作培训和指导;优化课堂管理提升管理效能、优化教学教法提升教育效能,在教学中实现学生的高效、快乐学习。

结语:

减负看起来是一项庞大的工程,但并不复杂。各方力量必须抓好自身改革的重难点,同心协力。陈部长为学生"减负"的呼吁体现了素质教育中"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而这一点与双赢教育的宗旨---实现"素质和应试的双赢,家长和学生的双赢,学习和生活的双赢,心理和生理的双赢",具有相互统一性。

双赢教育将积极响应国家的减负政策,继续做好有益课题的研究、落实、推广,为减负大战作出教育者应有的贡献,为中国学生乃至世界各国学生的健康快乐成长作出应有的作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