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2018年北京市美丽乡村将增绿4200亩

聚焦|2018年北京市美丽乡村将增绿4200亩

美丽乡村绿化工作推进会

7月25日上午,北京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美丽乡村绿化工作推进会在大兴区礼贤镇召开。2018年全市将完成美丽乡村绿化美化建设4200亩。未来,首都乡村将逐步达到“村在林中、路在绿中、房在园中、人在景中”的景观效果。

同步实施村庄绿化美化

街坊绿化将根据立地条件形成宽度不少于1米的绿化带。村内公共区域绿地则要在见缝插树、应绿尽绿的同时适当配置座椅、花坛、甬道和园林小品等设施。沟河渠边要营造护滩林、护岸林。村民庭院绿化要将观赏、功能、经济三者有机结合起来,选择既好看、又实用的树种。未来,集中居住型村庄林木绿化率将达30%、分散居住型村庄也将达15%以上。

聚焦|2018年北京市美丽乡村将增绿4200亩

聚焦|2018年北京市美丽乡村将增绿4200亩

▲大兴区礼贤镇龙头村

合理规划,绿出北京气质

在生态景观方面,要根据村庄地域特点,选择具有净化空气、涵养水源、防风固沙等生态功能的植物,通过乔灌花草藤的合理配置,形成田园式景观。

在树种选择上,要大比例栽植乡土植物,营造节水耐旱、抗逆性强、易成活、易管理的植物群落,同时注重对古树名木和田园风貌的保护。

在绿化建设中,要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和乡风民俗,并运用当代绿色景观来传承历史,彰显首都文化底蕴。注重营造近自然的绿化景观,避免大规模成排成行栽植景观树,也不搞大面积硬化铺装,让乡村充分展示乡野情趣。

聚焦|2018年北京市美丽乡村将增绿4200亩

村庄美起来,农民富起来

村庄绿化作为美丽乡村唯一有生命力的基础设施,不但承担着公共服务的重要功能,而且是惠民富农的重要依托。

在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工程和美丽乡村绿化建设中,将优先安排工程区范围内的低收入村、低收入户落实土地流转和用地补偿,优先吸收低收入劳动力参与工程建设和林木资源养护管理,不仅让农民成为新农村绿化建设的受益者,更要成为参与者、建设者。

结合新型集体林场试点工作,在二级国家级公益林、市级公益林和经济林下,适度发展生态休闲、林下采集加工、林下生态种植和生态养殖,实现生态与富民的统一。

全市将按照每年4元/平方米的标准对美丽乡村绿化成果的长效养护工作给予补助,让美丽乡村从“一时美”转化为“持久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