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日本軍神,卻死在中國戰場,而死亡原因更加離奇!

飯塚國五郎,日本陸軍少將(特晉),101師團101聯隊聯隊長。在二戰中有一段時間日本東京各大電影院連續放映“軍神飯塚聯隊長”的戰地錄影。這老鬼子相貌猙獰,鬍子拉茬頂著個破鋼盔,揮戰刀又衝又殺的,很有鏡頭感。應該說做到聯隊長,手下好幾千人,沒事兒扣鋼盔在第一線擺酷的機會不是很多。不幸的是飯塚的命比較奇,自己不用操心,有人來催他擺酷了。

來的就是日本著名戰地記者小悞行男。那是在武漢會戰前期,1937年9月3日,小悞一行到廬山前線採訪飯塚。

他是日本軍神,卻死在中國戰場,而死亡原因更加離奇!

飯冢國五郎

廬山一線中國軍隊奮勇抵抗,巧妙利用地形與日軍頑強周旋。日軍雖然裝備精良,無奈廬山是李四光特別偏愛的那種冰川造山,形狀雄奇,道路險峻,中國軍隊把迫擊炮搬上山頂,日軍形容中國軍的迫擊炮“如同雨點從天而降”。這戰鬥的結果就可想而知了。飯塚面對的是中國陸軍160師,師長華振中,這是廣東粵軍唯一一支也戴鋼盔的部隊,從這個特點也可以明白這絕對是一支精兵。雙方在東孤嶺浴血苦戰,飯塚連續發動了15次進攻,依然無法拿下中國軍隊的防線,損兵折將。

所以,採訪的時候,飯塚訴苦極多。這樣看來其實他離軍神的標準差的可不是一點兒半點兒。不過,飯塚的形象很吸引小悞。因為苦戰,飯塚曬得極黑,眼睛裡全是血絲,鬍子已經多日不刮,顯得相貌猙獰。尤其是天氣酷熱,這位聯隊長大人上身赤膊,顯得頗為兇猛。記者的眼光就是和常人不一樣,戰場上蓄鬚的軍人有獨特的魅力。

他是日本軍神,卻死在中國戰場,而死亡原因更加離奇!

戴鋼盔的日軍

日本記者顯然也是想讓飯塚的形象天下美名揚,於是就建議飯塚給他們比劃幾個Pose,給東京的老鄉看看。被幾個記者一捧,飯塚推辭不過,記者們選了附近一個比較符合戰場氣氛的高地,飯塚拔出指揮刀,又吼又叫,又躥又跳,記者們的膠捲很快拍完了,大家都很滿意。後來從影片效果看,這拍攝效果的確不錯,如果飯塚活到戰後,可以考慮去演電影。

但是,意想不到的事情也發生了。這個高地雖然適合拍攝,卻在中國陣地對面。而且,對面高地上就有160師一個哨所。飯塚的“外景地”(秀峰寺西方高地)正在哨兵的視線之內。視線內也就罷了,視線內的目標太多,中國哨兵也未必注意得到。

他是日本軍神,卻死在中國戰場,而死亡原因更加離奇!

日軍鋼盔

但是日本記者為了表現效果,給飯塚扣上了一頂鋼盔!當時日軍鋼盔的塗漆有些問題,華中正是炎熱季節,長期暴曬,偶爾又是一場大雨,使用久了,鋼盔的綠漆剝落,露出鋼底,在陽光下閃閃發光。於是,中國哨兵就發現遠處有一個燈泡似的東西在那裡又吼又叫,又躥又跳,定睛細看——哦,是個鬼子啊!

看見是看見了,中國兵也沒什麼辦法,距離太遠,中國軍隊手裡沒炮,漢陽造又夠不著。幾個哨兵看著飯塚表演,越看越彆扭,弟兄們一致認為,這鬼子太出風頭了,得教訓教訓他。要說飯塚真是死催的,你堂堂聯隊長上前線又蹦又跳這麼刺激弟兄們幹嗎?

他是日本軍神,卻死在中國戰場,而死亡原因更加離奇!

三八大蓋

要說也是活該,飯塚就算這次不死在國軍手裡,下次也會踩上八路的地雷,您看他這名兒起的—— “犯中國我狼”啊!那哨兵班長看著鬼子耍酷正又堵氣又沒轍的時候,忽然眼前一亮。為什麼眼前一亮呢?哨兵班長正看著飯塚咬牙呢,就瞧見幾個老兵晃晃蕩蕩沿著戰壕走過來了,他們背的可不是漢陽造,而是三八大蓋兒。

三八大蓋兒,即日本造三八式步槍,因為槍機上有一個防塵罩而得名,侵華日軍步兵的標準裝備,射程遠,射擊精度高,飯塚所在的那個高地,漢陽造打不著,三八槍的射程可是正好合適。三八式步槍的標尺射擊2400米,而漢陽造只有2000米,三八式步槍子彈初速760米/秒,漢陽造是600米/秒。這時候,飯塚的採訪已經到了尾聲,正在和記者們道別。不知怎麼的,飯塚聊起了他的前任,也是好友的加納治雄(原101聯隊聯隊長,1937年8月在大場和88師交戰時陣亡。)。他說,聽說加納死後陰魂不散,常常在家裡鬧鬼,自己要是戰死了,希望不會像加納那樣,一定安安靜靜的。

他是日本軍神,卻死在中國戰場,而死亡原因更加離奇!

飯冢國五郎

老兵油子槍法好,說著說著就動了真格的,把槍一摘就瞄上了。只聽 “砰”的一聲,飯塚應聲而倒。飯塚捱上一槍就送命的概率應該不高。三八槍雖然射程遠,但是子彈穿透性太好,一打倆眼兒,不容易造成致命傷。忻口戰役國軍李仙洲軍長被日軍一槍擊中,洞穿胸部,前後透亮,還在和人聊天呢,根本沒覺察到自己負傷。但是給飯塚這一槍,打得實在是忒準了。附近的日本兵趕來救護,發現這一槍正從飯塚的心窩穿過,把心臟都打穿了。就這樣,這位軍神死在了廬山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