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區塊鏈的人多,真的知道長什麼樣子的人少

做區塊鏈的人多,真的知道長什麼樣子的人少

做區塊鏈的人多,真的知道長什麼樣子的人少

所有人似乎都認為,區塊鏈=虛擬幣=暴富。

這段時間,所看到的消息大部分都是這樣的:XXX國總理/元首/總統/女王/高級政要支持區塊鏈項目,XX銀行/投資機構/國立系統把區塊鏈的發展寫入規劃綱要中,以及XX風投/投資人尋找區塊鏈項目,XX巨頭公司開始做區塊鏈項目……一時之間,無區塊不成風尚。

區塊鏈成為了一個行業,大批大批的人湧進來,都不想錯過這個風口,想牢牢地佔住先機。

但是,有人思考過嗎,當我們談論區塊鏈的適合,我們到底在談論些什麼?

首先,我們要明確一下,區塊鏈到底是個什麼東西,它的本質是什麼。區塊鏈是一個技術名詞,指的是一項技術,是一項糅合了多種學科的雜種技術,包括計算機科學、統計學、密碼學等等。這類枯燥的東西,非常容易把普通人繞暈。

通俗來講,區塊鏈就是一個大賬本,在這個賬本上每個人相當於其中的一頁紙,只不過每張紙上記錄的東西都是相同的。我在這個賬本的一頁紙上寫了“李三欠王二100塊錢”,那麼

其它的紙也會記錄下來,要是想銷燬這句話,需要銷燬所有的紙張。而且,任何人可以在這個紙上寫下任何他想寫的東西。其它的紙張擁有者,可以明確地看到,正在被寫的那張紙,寫上了什麼東西。

這意味著什麼?意味著這個大賬本有著透明、公開、匿名、不可篡改、可追溯的作用。某種特定環境下的區塊鏈,能夠聚集成一個自生的系統,無需有人看管,自循環能量,譬如比特幣。比特幣是典型的去中心化的區塊鏈應用,因而去中心化也就被說成是區塊鏈的一個特色。

於是,透明、公開、匿名、不可篡改、可追溯、去中心化的區塊鏈技術,給大家描述了一個大同的世界。在當下浮躁的社會當中,勾勒出來了一個及其美妙的圖景,所有人都相信,靠著這個技術,我們就能實現每個人自由與財富極大地發展。

可惜,大部分的人,都將視線聚集在了“財富”上,而且最好是快速凸起的財富累積。所以才有數以千計的空氣幣,才有像傳銷一樣崛起給“韭菜”們洗腦的導師。

為什麼會產生這種現象呢?既然科學技術是革命的第一生產力,那這個技術應該是推動著整個社會往前進步啊,怎麼會搞得大家人心浮躁,紛紛只想暴富呢?

1、只看到表面風光,沒看到背後落拓

比特幣從誕生到如今,經過了很長的一個過程,最便宜的時候,1毛錢都不到。而且,一開始的時候,比特幣的系統也是經過多次迭代升級之後,才日趨完善。

當許多人共同承認了比特幣的價格之後,他的價值才逐步攀升。而現在的區塊鏈項目,多是把區塊鏈當做一個吸引流量的工具,快速吸粉罷了,沉澱下來仔細做好項目。太少見了。

2、區塊鏈聽的人多,做的人多,真的知道長什麼樣子的人,少!

互聯網在普及之前也經過了一個人才缺乏的時期,目前區塊鏈也處於這樣的一個階段,傳統的程序類人才來做這件事,需要考慮的事情很多,隔行如隔山,再次之間難免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不斷地修復各類BUG。

所以少不了渾水摸魚的人,本來許多做區塊鏈的老闆就不是很懂技術,被坑的幾率也就大了。

3、區塊鏈尚未發展到可以取代現有模式的狀態

公有鏈,私有鏈,聯盟鏈,等等擴容擴充的問題等等,區塊鏈本身的發展是否能夠取代當下各行各業現有的技術模式,尚且需要考量,從0到1是一個不斷迭代和發展的過程。這個過程需要時間。

最後,相信不久的將來,區塊鏈的落地會帶給我們上的便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