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公司出现这种信号你就要慎重点了!

医药公司出现这种信号你就要慎重点了!

近日随着“我不是药神”的热播,人们对于中国制药现状展开热烈讨论,而接下来的“造假疫苗”更是引得群情激奋,如同千万头神兽在心头狂奔,医药行业近期风起云涌。

因为对医药行业不是很了解,不敢随便发言,今天就从投资的角度来谈下医药板块容易爆的雷区,虽然有点迟,但是也可以作为以后参考的一个方面。

医药企业研发投入费用是一个非常矛盾的地方,当你拥有原研药的专利权,那么意味着你拥有市场的定价权,“格列卫”就是个很好的例子。但是原研药从零开始研究可是很艰难的,医药界有种双十定律(一款创新药的研发需要耗时十年时间,花费十亿美元。)的说法,没有十年的时间很难有新的产品,其中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临床测试上,而如果在临床上不能通过,前期投入就会付诸东流。而在销售渠道上、广告投入、或者一些不好叙述的地方花钱却能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

去年底“洗脑神药”莎普爱思也是引发了巨大的争论,三年广告费用超过9亿元,2017年研发费用仅2923余万,占收入的3.11%,而销售费用高达4.1亿占营收的43.69%。营收高度依赖这款暴利的滴眼液,至于疗效嘛,只能说广告洗脑的好。

再回到此次疫苗事件中心的长生生物。

疫苗产品的研发到上市的过程是遵循药品的流程,甚至比药品更严格。因为它面对的群体尤其是儿童,对安全性的要求更高,对不良反应的容忍性更小。所以疫苗的研发上市周期会更加长,因此在疫苗行业有天然的壁垒。

既然创新如此困难,不如就把研发费用主要用在销售费用上。跑跑关系、疏通渠道这样效益更加明显。

这时我们不应该把这样的公司当成一个纯粹的医药公司来看待,更应该看做是一家销售公司。

很多企业的品牌都是广告费打出来的,也就是销售费用拼出来的。销售费用主要用来构建渠道和品牌,也就是所谓的核心竞争力。但是医药企业不一样研发才是未来增长的动力,国外大型药企原研药经费占营收的10%以上,有的甚至是20%,而国内的往往10%不到,这样就会逐渐形成恶性循环。

医药公司如果真的变成了销售公司,你就应该慎重了,销售费用应该是医药产业链当中最灰色的部分,因为它不够公开,中间猫腻太多。

医药公司出现这种信号你就要慎重点了!

我们看长生生物的费用明细,2017年5.83亿的销售费用,其中4.62亿元是广告宣传推广费,销售人员只有25名,具体用在哪里了呢……

所以说如果在你持有的医药生物公司里面,销售费用率超高、同时研发费用低的你要慎重持有。利用超高的销售费用为公司谋取巨额利润的医药公司,大家还是谨慎持有吧。

免责声明:本微信订阅号提供的所有信息仅供参考,小孬研究所对该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或可靠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并非作为买卖、认购证券或其它金融工具的邀请或保证。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未来小孬会为大家带来更多干货,大家如果喜欢的话,请给波关注和点赞,顺手转发哦!这将是小孬前行的动力。对文章有不理解的地方,可以直接后台留言,与小孬互动!

小孬一点都不孬,只是有点骚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