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克公司,您真的是中国的药神吗?

默克公司,您真的是中国的药神吗?

最近朋友圈的热文之多,让我眼花缭乱,其中的文章也不可谓不精彩,今天我就想讨论一下这篇雄文《中国人都应该感谢的药神:美国默克公司》。

默克公司,您真的是中国的药神吗?

这些刷屏热文的内容出自2018年4月6日《知识分子》王丹红的文章《罗伊·瓦杰洛斯博士的礼物:为了一个没有乙肝的中国》。文章中讲述了当年中国从美国默克公司购买乙肝重组疫苗的故事。

2005年默克公司前总裁瓦杰洛斯访问中国,王丹红作为中国科学院科学时报社记者采访过他。2017年10月,《知识分子》主编饶毅建议王丹红再次专访瓦杰洛斯,于是有了这篇文章。

默克公司,您真的是中国的药神吗?

► 2017年12月21日,美国纽约,罗伊·瓦杰洛斯博士接受王丹红专访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篇文章是如何造出一个中国人的药神的:

1. 中国不是没有乙肝疫苗技术,默克公司并非唯一选择

中国不是没有乙肝疫苗技术。王丹红的原文中说得很清楚,北京医科大学陶其敏从1972年就开始从事肝炎研究实验,1975年7月1日中国第一代血源性乙肝疫苗就研究成功了。1985年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赵铠团队的血源性乙肝疫苗的生产工艺已经通过国家鉴定并推广使用。

1986年,默克公司研制了人类第一支基因工程疫苗。这时候中国也同时启动了三个乙肝疫苗研制项目:重组酵母乙肝疫苗研发、重组CHO细胞表达的乙肝表面抗原研发、重组痘苗病毒乙肝疫苗的研发。但第一个项目因主要研发人员出国而中断,第二、三个项目虽然成功拥有了自主知识产权,但尚无法实现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因为重组乙肝疫苗比血源性乙肝疫苗安全性更高,而为了赶时间,赵铠建议国家直接购买默克公司的技术。

对于中国的技术,史安利说:“当时,中国以酵母为基础的乙肝疫苗研究已经相当成熟。因此,对中国的科学家和工程师来说,默克公司的技术比较容易学习和掌握。此外,默克公司的重组技术能大规模生产乙肝疫苗,可以服务于更多的中国人民。”

王丹红的原文中对此也说得很清楚,中国卫生部一位负责人说:“我们选择同意这项(技术转让)合同而不是开发自己的生产技术,是因为我们迫切需要缩短生产时间。”

2. 中国购买默克公司的乙肝重组疫苗技术是商业行为,不是慈善行为。

王丹红的原文对于双方的谈判过程,也有详细描述。默克公司最初希望销售疫苗,狮子大开口,每人100美元,中国每年2000万新生儿,那就是每年20亿美元。

想想看,上世纪80年代的中国人年收入不过一千人民币,军费支出才50多亿美元,国内也不是没有乙肝疫苗技术,怎么可能每年给默克贡献20亿美元?

“谈判一度陷入僵局”。最后美国人意识到即使将疫苗价格压到最低,也超过中国的负担能力。因此,双方开始谈判技术转让。

原文是这样说得:“因此,我们开始谈判技术转让,价格问题再次出现,我们将价格一再压低……我很焦虑,时间如此紧迫,我想保护孩子们免受这种致命疾病的侵袭……最后,我提出以700万美元底价将这项技术转让给中国,因为我知道,我们培训中国工程技术人员和派遣默克人员去中国的费用将会大大超过这一数目……几个月后,代表团同意了这一提议。”

双方的谈判花了足足一年时间。最后达成的条件是:

a. 默克公司向中方提供现有生产重组乙肝疫苗的全套生产工艺、技术和装备设计等、培训中方人员,确保在中国生产出同等质量的乙肝疫苗;

b. 中国负责购买设备、设施、建造工厂,将在北京和深圳两地生产重组乙肝疫苗,两家工厂年总产量为4000万剂,足够免疫全部新生儿;

c. 默克公司因此不收取任何专利费或利润,也不在中国市场出售乙肝疫苗。

那么,700万美元够不够默克公司培训中国工程技术人员和派遣默克人员去中国的费用呢?

原文是这样描述的:“合同签署后,1990年初,培训工作开始,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在美国,从1990年5月至1992年3月,19位中方工程师、质量检验科学家、生产监督人员先后到美国默克公司,进行设计、安装、测试、生产培训;第二阶段,在中国,从1992年9月至1993年8月,默克工作人员先后到中国北京和深圳,和中国工程技术人员一起装配设备、试生产、检验产品质量,并取得成功。”

要知道1980年代的美元非常值钱。你认为默克公司派几个人到中国来,和培训19个中国人的费用,“会大大超过”700万美元吗?

这个项目,默克公司赚几百万美元应该是不成问题的。只不过和他们最初预期的每年20亿美元收入比起来,这几百万美元的确相当于白送了。

因为中国有其他选择,不会接受更高的成本,默克想多收也不可能达到目的。至于想再收专利费或直接卖疫苗,更是不可能的事情。

3. 这是双赢的商业行为

从中国的角度,以可以承受的价格获得了成熟的技术,用最快时间投入了使用;从默克公司的角度,获得几百万美元的收入,并顺利进入了中国市场。今天,默克公司在亚太的收入已经超过总收入的30%,大部分来自中国。这是一次双赢的合作。

从这里可以看出:默克公司是一个伟大的医药公司,但它不是中国人的药神!

谁是最应该感谢的人?

新中国成立之后短短十多年,鼠疫、天花、霍乱、性病、疟疾、血吸虫、结核病等流线型疾病等得到较彻底的消除和控制。我们建立了覆盖城镇居民的劳动保险和公费医疗制度,建立了覆盖90%以上农民的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中国人的平均寿命从建国前的35岁增加到了1978年的68岁,到今天则超过了76岁。

然而,我们自己的科学家、医学专家的贡献则不为人知。除了现在广为人知的屠呦呦,还有更多我们应该感谢的人。

比如,这篇文章中提到的赵凯院士,致力于病毒疫苗的研究开发,先后主持研发成功新型天花疫苗、风疹减毒活疫苗、血源性乙肝疫苗等等。

默克公司,您真的是中国的药神吗?

20世纪50年代,赵铠就发现牛痘苗有三大缺陷:需要大量牛犊、需要繁重的体力劳动、生产时会有细菌比如溶血的致病菌混入。1959年立项,赵铠带领课题组将牛痘苗病毒导入鸡胚细胞用于制备疫苗。1965年,用于预防天花的新型细胞培养痘苗正式宣告研发成功,并进入试生产环节;后于1969年获得审批。这项技术领先世界30年。

在前有问题疫苗,后有“零关税”的“八国联军”的当下,不去认真思考中国的未来,不去感谢那些真正为中国默默付出的科学家,却在朋友圈开启了一轮造神运动,这真的可取吗?

默克公司,您真的是中国的药神吗?

免责声明:本微信订阅号提供的所有信息仅供参考,小孬研究所对该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或可靠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并非作为买卖、认购证券或其它金融工具的邀请或保证。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未来小孬会为大家带来更多干货,大家如果喜欢的话,请给波关注和点赞,顺手转发哦!这将是小孬前行的动力。对文章有不理解的地方,可以直接后台留言,与小孬互动!

小孬一点都不孬,只是有点骚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