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自己的孩子從小就學會專注呢?

樂樂媽媽北京2014


每一個孩子都有專注的天性,父母們只要留心一點觀察,比如寶寶吃奶的時候,會很專心的吮吸,到開始玩玩具的時候,2、3歲的孩子能獨自一個人玩很久,父母看起來卻很枯燥。

一會兒說“來擦個手”,一會上前“來,吃個東西”,一會兒再說“來,有點熱脫件衣服”,漸漸的孩子就會變得不耐煩,注意力開始轉移。

所以,父母要明白,孩子專注力這件事,並不是上幼兒園、上小學以後才出現的,早在學齡前就應當注意,避免破壞甚至能有效培養孩子的專注力。

1、遊戲就是孩子的工作,玩遊戲就等他認真玩,畫畫也好做作業也好,剋制住不要嘮叨

學齡前的孩子玩遊戲、畫畫、甚至是看個十來分鐘的動畫片,你有什麼想法,或者你覺得應該這樣那樣弄,也忍住別插嘴。

當孩子能在一定時間專注的完成某一件事情後,你再來發表意見,而且不要吝嗇誇獎,表揚他能堅持這麼久做成這件事的行為,可以激勵他繼續做下去。

2、父母善於給孩子分階段的任務

孩子的專注力時間是有限的,一般來說,2-3歲在十來分鐘,5歲+可以長達20分鐘。

尤其現在學齡兒童有很多的學習任務,是不能一次性完成的,所以父母可以事先將任務分解,一個階段一個任務,讓孩子完成。

建議平時也可以多做這樣的練習,比如,15分鐘的跑步、20分鐘的跳繩

3、給孩子一間收拾整齊的房間,或者一張簡潔乾淨的書桌

井然有序、乾淨整齊的環境,能給人一種舒適平靜的感覺,書桌上除了書本,什麼都沒有,你會發現孩子的小動作會少很多,能更好的集中精神,久而久之會越來越專心。

4、為孩子專注力問題困擾的父母,不如從調整自己做起

身邊好些為“孩子專注力差”困擾的父母,溝通觀察後發現,他們自己本身性子也很急躁,時常管得很多,催促得也很多。那過於著急的教養環境,也會反映在孩子的行為模式和性格上。

所以,父母不凡先內省一下自己,調整一下生活現狀,孩子不會惶惶不安,有了內心的依靠和安穩,才能專注的生活和學習。


甜甜圈伐木累


破壞孩子專注力的行為

  1.不分時機的關心、干擾、催促

  寶寶從幼兒園回來不久就在地上快樂地搭著積木,一臉的專注彷彿是在做一件大工程。當寶寶玩得正興高采烈的時候,媽媽拿了杯水過來,叫寶寶喝口水。不一會又問寶寶累不累,要不要休息一下;過一會兒又喊著寶寶要開始收拾玩具,準備吃飯……寶寶的“大工程”計劃就這樣被媽媽的“關心問候”多次打斷了。

  家長認為孩子坐不住,一會玩玩這個,一會又跑跑跳跳,做事情也是經常難以堅持到底。但或許正是家長讓寶寶養成的這樣一種不良習慣呢!家長反思一下,自己是否經常在孩子全身投入玩耍或者做事情的時候會不合時宜地打斷、干擾呢?要想寶寶能夠專心下來,家長就應該要保護好寶寶做事情的“連貫性”,讓寶寶能夠享受到“由始至終”的連續感和成功感。

  2.提供給寶寶太多玩具

  家長想要寶寶玩得開心玩得盡興,就會一下子給孩子很多的玩具,讓他能夠想玩什麼就“手到拿來”。但其實一下子給孩子提供太多的玩具,孩子面對這些選擇,自然也就“貪心”地這也玩一下,那也玩一下。這麼多的玩具其實更讓孩子分心呢,注意力不集中就是在多次的這些行為中逐漸形成的哦!

  3、缺乏耐心

  很多時候,孩子之所以難以專注一件事,很可能是因為家長本來就缺乏耐心,在孩子旁邊過多地催促。孩子對感興趣的事物會多觀察,爸媽這時就該放手讓孩子有更多的時間和空間,讓他享受發現的樂趣和專注的快樂,千萬不要為了趕時間而催促他快一點哦!

  4.玩遊戲時過多的干涉、強迫

  寶寶在高興地自娛自樂搭積木玩,爸爸非要參與,還對寶寶所搭建的汽車給一些“指導性意見”,寶寶遊戲的樂趣就這樣被爸爸的指手畫腳打消了。本來父母想要參與其中是一件好事,但是自以為是的行為干涉往往只會剝奪了孩子的玩耍自由。

  5.不給寶寶獨處或安靜的空間

  寶寶難以心靜很多時候是因為受到周圍環境的影響,如果爸媽總是在寶寶看書、玩玩具的時候,在身邊轉來轉去,或大聲交談,或播放電視節目,寶寶又怎麼能夠靜下心來呢?所以,適當地給寶寶一些獨處的時間和空間,爸媽可以遠遠地關注著孩子以免發生危險,家長的活動儘量不要影響到寶寶。

  如果寶寶願意,那家長也可以靜靜地呆在寶寶身邊,寶寶在地上游戲,媽媽可以坐在身邊的沙發上看看書,一起共度美好的午後。寶寶一般在成人的陪伴之下注意力都會比較集中,在此過程中給予寶寶積極的鼓勵和肯定,有助於寶寶建立良好的專注力,並能保證寶寶有興趣參與這樣的活動。

  6.對待寶寶的重複不耐心

  有時候媽媽會發現寶寶經常重複做著同一件事情,比如他想畫一隻小貓,但是媽媽發現他好像對這隻小貓總是不滿意,畫好了又扔了重畫一遍。媽媽對於寶寶的執著難以理解,看到他多次反覆後,媽媽就建議寶寶可以先不畫畫,去看看卡通片或者唱唱歌舒緩一下。

  可能這位小朋友有一點完美主義,但是如果你家的寶寶表現出對某物的特別關注和興趣,那麼家長就儘量不要插話給意見,讓寶寶“自己來”。寶寶如此專注地反覆做一件事,完全忽略外物,這樣的情況專家稱之為“重複練習”。


珍紐倍羊奶粉


孩子專注力不好是很多家長都很苦惱的一個問題,但是很多家長不知道的是,破壞孩子專注力的的最大元兇恰恰是父母過分的關心和不經意間的打擾。

過分的關心卻成了破壞孩子專注力最大的殺手

前幾天帶孩子去書店,旁邊一個媽媽帶著6、7歲的女兒在看書。也許是站著累了,這個小女孩就直接坐在了地上。她媽媽看見了之後立刻上來說:“我的小寶貝呀,地上那麼涼,怎麼可以坐在地上呢,可千萬彆著涼了”,就把小女孩拉了起來。

小女孩站起來剛看了一會書,媽媽又走上跟前,掏出包裡的小蛋糕說:“寶寶,餓了吧,先吃點東西吧”,孩子估計還沒餓,搖了搖手說不用,結果那位媽媽還是不罷休,繼續掏出水杯說:“不吃東西,那來喝點水吧,不喝水的話是不行的……”小女孩不耐煩地接過水喝了幾口。

喝完水後,小女孩把手上的書放回了原處,又拿了幾本,翻來翻去又隨手放了回去,然後就到處亂逛去了。逛了一會後大概是無聊了,小女孩又回到這邊拿著一本漫畫書趴在地上看了起來,一會兒她媽媽看見了之後又走過來說:“都說地上涼,不要趴在地上,等會著涼了怎麼辦”。把小女孩拉起來後繼續發難:“怎麼看這本呀,這些字這麼小,對眼睛不好,換一本吧?”

……

全程下來這位媽媽一直在打斷孩子,在媽媽的“關心”下,小女孩估計連一個完整的故事都沒有看下來。這位媽媽關心小女孩沒錯,但是她不知道的是,這份關心已經破壞了孩子的專注力,由這位小女孩一會看看這本書,一會翻翻那本書的表現來看這位小女孩的專注力並不好,這很明顯和她媽媽平時對她的過分關心有關。

不打擾其實就是在培養孩子的專注力

專注力是每個孩子與生俱來的能力,就像孩子吃奶時的專注勁一樣,只是在後來的成長中不斷地受到干擾被破壞了而已。而我們父母最需要做的就是別打擾。

孩子在很專注地玩玩具,觀察小昆蟲或很投入做一件事時,其實就是寶寶在培養自己專注力的最佳時機。但是身邊的大人總是在不斷地在干擾他們這種專心的行為。比如說,寶寶在很投入地玩玩具時,你總是走過來問孩子渴不渴、餓不餓,要不要喝點或吃點東西;孩子在很認真地看書的時候,你總是在不斷地糾正他的坐姿……其實這種打擾已經破壞了孩子的專注力。

有一次跟個朋友去做頭髮,朋友帶著她的女兒,期間大概有兩三個小時。但是讓我非常驚訝的是,在這兩三個小時裡,朋友的女兒一直安安靜靜地在玩她自己帶來的玩具,除了偶爾抬頭來喝喝水外,全程不哭不鬧。這專注力實在是令人佩服。

做完頭髮後,陪著朋友帶著她女兒去附近的遊樂場玩,小女孩玩的非常開心,一會兒就看到她滿頭大汗了。我提醒朋友,是不是應該讓孩子喝點水,檫下汗什麼的。朋友卻一臉淡定地跟我說:”不用管她,就讓她玩吧”。我不禁發出疑問:“你真的是孩子的親媽嗎?”看著我一臉質疑的樣子,朋友說:“現在真是孩子培養專注力的最佳時機,如果我一直打擾她的話,會破壞她的專注力”。聽到這,才恍然大悟為什麼這麼小的孩子就可以做到專注力這麼好,原來是父母從不以關心的名頭去打擾她。

很多父母總是說自家孩子不專心,坐不住,做作業時總是三心二意,心不在焉,老師總是反映孩子上課時東張西望,開小差,就連玩玩具也總是一會玩玩這個,一會玩玩那個的。其實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因為孩子受到的干擾太多了,從而破壞了他們的專注力。現在的大人總是會不自覺地通過語言和行動去對孩子進行關心,而這種關心恰恰就是破壞孩子專注力的最大殺手。

當孩子在投入地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時,其實就是在培養自己的專注力,而這時候,我們父母要做的就是千萬別去打擾他。


孩教圈


孩子的專注力,其實可以從和媽媽的關係裡發展出來的。我們孩子的專注力比較好,很少見到孩子像我家孩子這樣,看書,玩遊戲都特別專注。

1.媽媽的專注和投入,影響孩子的專注力。餵奶時,很專注。餵奶時,不看手機電視,不和別人聊天,只是溫柔地看著寶寶,或者和寶寶做肌膚接觸。寶寶感覺到媽媽的投入,很沉浸其中的感覺。

2.給寶寶一定的自由,不要總是要干涉他。寶寶自由地探索,想玩什麼就玩什麼,家長不要給過多的介入,一會喝水,一會要尿尿啥的。這樣的注意力就會比較集中。


媽媽心靈課


我們一般說孩子有沒有耐心是從小就有的性格,但是性格也是可以後天通過爸爸媽媽的針對性培養養成的,用現下的話來說就是“寶寶專注養成記”,如果爸爸媽媽想要培養孩子的專注力的話,就要從現在開始注意了。


1對孩子的專注行為給予鼓勵

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對爸爸媽媽的鼓勵是很看重的,有的時候爸爸媽媽一句鼓勵的話會讓孩子高興上大半天,並且過了很久都還能記得。所以爸爸媽媽要積極的利用孩子的這一個天性,不失時機的鼓勵他,用的好了,事半功倍。

我們既然想要培養孩子的專注力,鼓勵的時候也要從這個目的出發,在孩子專注的玩一個玩具,或者玩一個遊戲後,進行總結性的鼓勵。讓孩子知道,專注的玩一個玩具或者玩一個遊戲是一個很好的習慣,當我們表揚的多了,這個認識就能夠深入到孩子內心深處了。

2不去打擾孩子的玩耍

這一點在各種育兒的文章中經常提及,大致內容就是當孩子在專注的玩一個玩具玩一個遊戲的時候,爸爸媽媽不要過去打擾他,讓他能夠將這個專注進行下去,久而久之,孩子自己就有專注的玩的習慣了。

不過,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在實際生活中,在各種著急的場景中,我們作為爸爸媽媽的很少能夠做到這一點,也就使得孩子們的專注力越來越差了。


3不給孩子太多的選擇

這也是很重要的一點。現在的孩子享受的是最好的物質條件,為了哄孩子開心,爸爸媽媽經常是毫不猶豫的就買下了許多玩具,在帶給孩子快樂的同時也給孩子帶來了選擇恐懼症,面對著一大堆自己都喜歡的玩具,孩子們很少能夠冷靜的去選擇自己喜歡的一個玩具,然後專注的去玩,許多大人都做不到這一點。

在孩子玩玩具的時候,爸爸媽媽應該有針對性的讓孩子面對的只有一個玩具,這樣又能讓玩具的使用率達到最高,又能讓孩子專注於一個玩具,一舉多得。


4多陪孩子一起玩

爸爸媽媽應該加入到孩子的遊戲中,在孩子自己已經不想繼續玩這個遊戲的時候,發揮帶頭的作用,給孩子為這個遊戲找到新的興趣點,從而讓孩子將對這個遊戲的專注繼續下去。


5潛移默化的教育

孩子的世界是一個單純的世界,需要爸爸媽媽來進行後天的繪畫。爸爸媽媽應該經常同孩子講述專注後的好處,如何專注的去做一件事情等,讓這個好的習慣成為孩子潛意識下的第一選擇。

提高孩子的專注力是一個長期而又艱苦的任務,需要爸爸媽媽長時間的堅持,培養孩子的專注力,任重而道遠。


開心爸爸的日記


讓孩子專注其實很簡單

\n

1.不要給孩子太多刺激

\n

現在家長經濟條件都很好,一下子給孩子買很多玩具,孩子一個還沒有玩盡興,就想玩另一個。所以,每次給孩子的玩具少一點,讓他玩完一個再玩另一個。


\n

2.不要牽引孩子做你想要他做的事

\n

孩子自己本來玩的好好的,有的家長參與進來陪孩子玩,他覺得只有我倆玩,那才叫陪。所以孩子自個玩的時候,就喜歡打斷孩子,讓孩子玩家長想要孩子玩的東西。這樣其實就是破壞孩子專注力。孩子正專注的做事情,不要再找別的事情吸引他。

\n

3.不要人為打斷孩子

\n

有時候,孩子在看電視、玩遊戲、看書,家長尤其是老人,為了孩子好,喜歡問孩子:吃水果嗎?喝牛奶嗎?看上去是為孩子好,實際上也是破壞孩子的專注力了。我就曾經聽家長說:“跟我兒子說話,他像個聾子似的”其實我想說,這孩子專注力多好,他投入一個事情的時候,完全把外界的噪音屏蔽了。


\n

4.要想孩子學習專注,做好準備工作

\n

在孩子寫作業之前,建議父母陪同他準備好文具。如果希望他喝水,吃東西,請在寫作業前完成。一旦開始寫作業之後,不要給孩子任何機會離開課桌。長期這樣下去,孩子就能坐得住了。

\n

5.如果想培養孩子專注,一點點增加時間

\n

如果孩子以前專注力不行,家長可以陪同孩子鍛鍊。以練琴為例,剛開始孩子能坐著十分鐘,一個星期後可以增加到15分鐘,一個月後在往上加。一點點遞進式的提高,孩子的專注力會越來越好。


\n

6.營造好的環境

\n

孩子小的時候,是很難抵擋住誘惑的,不要通過考驗孩子來提高他的專注力。儘量給孩子獨立空間,讓孩子專心玩耍學習。如果孩子在玩耍,你在看電視,他的注意力肯定被電視吸引。家裡正常的聲音可以有,但不要出現突然的、爆發式的聲音,這會影響孩子的專注力。

\n


\n

我是小慧聊育兒,如果你覺得我說的有道理,可以關注我,點我的頭像就可以啦!


小慧聊育兒


1、孩子在專注地時候,家長不要去打斷他。不管是在玩遊戲,堆沙子,還是幹啥,不要在旁邊指手畫腳。

2、減少看電視玩手機。電視和手機、ipad這些是公認的孩子注意力殺手。孩子一旦習慣了聲光色影的吸引就很難對文字、數字等靜態的東西感興趣了。

3、家裡玩具不要太多。玩具太多容易分散孩子注意力,這個玩玩丟了玩那個。

4、推薦兩樣遊戲,特別有利於提高孩子專注力

1、拼圖。拼圖是非常考驗孩子專注力的,越是複雜的拼圖越需要仔細的觀察。有些拼圖大人都覺得困難呢!

2、舒爾特方格。這個是非常著名的提高注意力的玩具。規則很簡單,就是4*4(進階以後可以練習5*5,6*6)的方格中,依次從1指到16,計時,每天玩1-2次,每次就1-2分鐘。長期堅持,對孩子注意力、專注力提高既有幫助。甚至能提高閱讀速度!


亦君說書


所謂“注意力”,是指人的心理活動指向或集中於某種事物的能力。

因為有了注意,人們才能對接觸過的客觀事物有所選擇,有意識地做自己想做的事,並進行持續地感知、思考,進而實現行為的自我監督和調控。


要讓孩子從小就學會專注——

首先,我們要創造安靜的環境。有沒有試過用分散注意力的方式,很容易讓一個哭鬧的寶寶立刻就安靜下來,開始玩弄手上的玩具。孩子的注意力是非常短暫,很難集中的,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要儘量創造一個安靜的環境,讓它不容易被其他的事情所影響。


其次,嘗試著去挖掘孩子興趣。
有沒有這樣的情景?當你想讓寶寶安安靜靜的讀一本書的時候,他可能一會兒這兒一會兒撓腮,怎麼也坐不下來,可是當你讓他能夠在草地上任意的馳騁的時候,或者是讓它在一面白牆上任意塗鴉的時候,她總能一個人就玩上很長時間,甚至廢寢忘食。

多給孩子鼓勵。讓他感受到專注帶來的快樂,尤其是當他專注的完成一件小事的時候,比如可以自己念出一首小詩,我們需要給他一個熱情的擁抱和真誠的鼓勵。

建立日常慣例表,也是一種培養孩子專注力的方式。你可以通過問問孩子親愛的,你知道接下來我們應該做什麼嗎,我們應該花多少時間?讓孩子自己有時間的觀念。


最後,遊戲可能也是一種很好的選擇。
還記得我們小時候都玩過木頭人的遊戲嗎?也可以讓孩子儘量的試試。還有其他的益智類的遊戲和小玩具,這些適齡的遊戲活動也能幫助我們提升孩子的專注。

總而言之,我們要讓孩子感受到,專注於一件事是能獲得極大的成就感與愉悅感的事情。


育兒禪機


孩子的專注力不需要學會,他們其實天生就是專注的,之所以長大後有差異,關鍵在於我們爸爸媽媽後天培養中是否尊重了孩子專注的天性,為其專注提供條件。具體而言,我覺得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充分尊重孩子的專注天性

孩子自出生伊始,他們就對這個世界充滿了好奇和探索的慾望,因此,他們會盡其所能探索和發現世界。剛出生時的幾個月,孩子會常常盯著某一個人或地方看;到再大一點,他們會專注地撕紙玩兒,甚至會專注地“搞破壞”;到兩三歲時會自己玩兒積木,推倒、再搭,再推倒,再搭建,樂此不疲;到動物園玩兒,他們會在某一種小動物那裡駐足不前,觀察很長時間……這些看似不起眼的事情其實都是專注。有時孩子專注的事情在我們大人看來是不可思議的,於是便有了各種“干涉”:不能“撕紙”、不能玩泥巴,動物園裡只看一種動物多浪費呀等等。有時也會以愛的名義打擾,在孩子專注畫畫、玩耍時,總是問:餓不餓呀?渴不渴呀?畫的真漂亮呀?……豈不知,家長在做這些事情的時候恰恰是在無形中破壞了孩子的專注力。

為孩子留出充足的專注時間。

現在的小孩子太忙了,家長更是焦慮,於是孩子很多時間都被各種興趣班和早教班佔據了,使得孩子沒有足夠的時間去專注地做某事。所謂的專注,是指能夠在一段時間內集中精力去做某件事情。如果孩子連一段連續完整的空閒時間都沒有,又何談專注力的培養呢?僅僅依靠專注力培養的某些書籍和方法來功利的訓練孩子,我個人認為不是很可取。無論是畫畫、玩樂高積木,還是看書,哪怕是在觀察一隻小蟲子,都是可以投入時間專注的,因此,我們能做的就是放慢腳步,給孩子一些自由的不被打擾的閒暇時間,能夠自主地專注於自己的樂趣所在。

為孩子創造專注的有利條件

除了尊重和等待,家長也可以主動為孩子的專注力培養提供條件。我認為比較行之有效的方法有以下幾個:一是對於小寶寶而言,玩具種類每次不要太多太雜,同一時間只給其一種或兩種玩具玩兒;二是充分利用親子游戲大書,有很多充滿想象力的無字大書,可以跟孩子一起玩兒找找看,例如我們曾入手了一套地板大書,裡面每一頁都有很多人物,大人玩起來也要找半天,孩子和爸媽一起玩,樂趣多多,又提高了專注力;三是玩兒一些提高專注力的玩具遊戲,樂高就是典型。好友家的孩子五六歲,可以痴迷地玩樂高積木幾個小時。

總之,對於小孩子而言,提升他們的專注力,家長更需要的是靜靜的旁觀,耐心的等待。


龜蝸媽媽慢育兒


無疑,我們都希望看到這樣的情形:孩子的注意力能隨時集中起來,非常專注地看著某件物品或處理某些事情,並且能按照我們事先確定的目標,對這一動作進行反覆的聯繫。

1、孩子專注力是有差異的

我們會發現,不同的孩子重複動作的次數是有差別的,這一個孩子可以將同一動作重複20次,那一個孩子則重複40次。促使孩子做出類似表現的原因,來自內部的原始衝動,即類似於人類在精神飢餓時保留的相應的模糊卻堅定的意識一樣。

這種內在的精神力量,是打開孩子專注力之門的關鍵鑰匙。

2、孩子天然會“專注力不足”

注意力的不穩定性是孩子的特徵,他們會被自己所看到的每樣東西吸引,其注意力將不斷地從一個物品轉移到另一個物品上,也就是說,他難以將其固定於某一物品上。

對一個人來說,如果僅僅任其天性行事,他永遠沒有能力讓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只會任憑自己的好奇心驅使,不斷使注意力從一個物體向另一個物體轉移。

3、專注力的發展是一個漫長的階段

美國Loyola大學的嬰兒和兒童早期認知實驗室(Infant & Early Childhood Cognition Lab)曾經做過一個的實驗,在寶寶2歲半的時候,平均可以專心玩一個玩具的時間大約是在4分鐘左右,而到了4歲,這個平均值則會增長到10分鐘左右。

需要提醒的是,每個寶寶的發展情況都是不同的,這種統計的數字僅供參考,千萬別拿著這個標準當模板,看孩子到底是不是“達標”

4、專注力的培養做好一點就夠了

如果你認為需要加強孩子的專注性,那麼你可以嘗試努力減少外界對於他的打擾(包括你自己),營造一個簡約有條理的環境。

孩子從降臨到這個世界上的那一刻開始,整個世界所呈現在他們眼前的一切新奇的、令人興奮的事物都是他們將要去探索的新機遇。

如果我們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給予他更多獨立自主的時間,他們會全神貫注地關注自己正身處的環境,專注地去探索新的玩具和事物。

這種安靜的、不被打擾的玩耍時間,是他們培養專注力非常重要的機會。

最後,對孩子最好的陪伴方式是——我在你身邊,卻不打擾你。

如果希望孩子從小就學會專注,那就給他創造一個獨立空間讓他去感受和接觸事物吧!


Halo~這裡是咘咘島,如果你想要創造一個有助於孩子自我訓練,並幫助他尋求自我發展的空間環境,關注我們就對啦,biu~biu~biu~!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