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老人生前不被赡养,死后大葬,这是为何?

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在中国百善孝为先,这也是我国的传统美德,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反而出现很多子女不赡养老人的现象。出现不赡养的原因有很多比如,经济能力,教育环境。

但是奇怪的是,生前不赡养,死后花大钱也要把葬礼办的红红火火,家里条件差的,就是借钱也会把丧事办的很风光,有的办下来花个好几万、甚至十几万是很正常的,这是为何?

农村老人生前不被赡养,死后大葬,这是为何?

第一,风俗观念

老人在世的时候不管孩子孝不孝顺,现在老人走了要好好操办丧事,办得热热闹闹、越隆重显得晚辈孝顺如果有的丧事办的比较冷清的话,邻居朋友都会说晚辈不孝顺,不懂事儿,办事儿差劲等。还有的说法是如果老人年龄大了,快接近百岁或者更多才病故,这样叫“喜丧”,所以必须热热闹闹

农村老人生前不被赡养,死后大葬,这是为何?

第二,为了面子,相互攀比

国人自古要面子,场面的事必须有面。正所谓死者为大,家里的老人去世之后,一般都会按照当地的风俗进行风光大葬,这本来也是无可厚非,但是现在很多人把丧事办的变了味,现在的丧事似乎更加注重形式和利益。

第三,趁机敛财

现在农村的酒席名目众多,原来也就是婚丧嫁娶会办酒席,现在呢,孩子升学、乔迁新居、老人过寿、孩子生日等等,身在农村,要参加的宴席太多了,当然也不是白去的,吃宴席就必然要随礼,农村的礼金也是越来越高。所以随出去的份子多了,当然也就想各种理由,办酒席。在村里有“有头有脸”的人,朋友一大堆,农村白事又是大事,一次能收不少钱呢。

农村老人生前不被赡养,死后大葬,这是为何?

孝顺父母要及时,人都离开了,再去尽孝还有什么意义?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欢迎关注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