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珠与雷军10亿“赌局”后续 小米第三次杀入空调行业

7月23日,小米推出了旗下首款空调产品:米家互联网空调,售价定在了其智能手机出道时经典的1999元,公测价甚至只要999.5元。

董明珠与雷军10亿“赌局”后续 小米第三次杀入空调行业

米家互联网空调

一家专注于智能硬件和电子产品研发的移动互联网公司如今杀入了传统制造业领域不禁让市场哗然。其实啊,这已经是小米公司第三次杀入空调领域,相比前两次试水的心态,这一次显得底气更足,准备也更充分,原因就在于背后的技术力量"变速换挡"。

小米空调幕后功臣,竟是出身于空调行业具有"黄埔军校"之称的格力电器。站在小米空调背后的灵魂人物和"关键先生"肖友元,上一次创业,正是从格力过档创维,将创维空调从无到有一手搭建起来。小米在加速做大空调的道路上,实际上采取的是"曲线救国""弯道超车"的手段。

有意思的,小米与格力两家公司从上至下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5年前,雷军与董明珠在参加2013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时,后者当着全国人民下的赌注一枚:赌小米5年之内销售额能不能超过格力电器,赌资为10亿!随着两家公司每年定期披露年报后,10亿元"天价"赌局也在不断被市场拿来热议。

相比起小米进军格力所在的空调行业,后者在更早的时候就布局了手机产业,双方似乎都想在对方的主业上分得一杯羹。2015年初,董明珠宣布智能手机领域,尽管"董小姐"曾声称要做最好的手机,"三年灭掉小米"之类的豪言也不时放出,但至今在各色销售榜单上,格力手机仍难见踪影,也有传言称大部分格力手机的用户都是其自家员工。

在手机领域上并未"大展宏图"的董小姐随后在新能源汽车、芯片等领域又试图有所建树,不过同前者一样,两者目前也都是只闻雷声大,不见半点雨。近日,更有媒体爆料称,董明珠投资的银隆因种种困难而遭遇裁员,原本1万8千名员工的银隆如今只剩万人,媒体也一边倒的痛陈银隆方面扩张过快,盈利模式匮乏,依靠国家补贴等弊端。

正所谓,隔行如隔山。

格力在空调领域的称王称霸,并不代表在其他行业亦能如鱼得水。只不知,小米如今想要抄底格力的大本营又会是怎样的光景呢?

董明珠与雷军10亿“赌局”后续 小米第三次杀入空调行业

董明珠与雷军这对CP

三做空调的小米

第一次:2015年小米和美的合作联合发布"i青春智能空调",但无后续动作。

第二次:2017年,小米生态链企业智米科技发布智米空调,1.5匹分体式壁挂机,一级能效,定价4399元。目前智米官网、智米京东/天猫旗舰店仍然在售,但因定价高性价比不突出,京东旗舰店评价累计仅1000+、天猫旗舰店累计评价137个(截至2018年7月29日)。与之对比鲜明的是,在天猫平台,可比的格力空调(1.5匹,一级能效,售价4299元),截至7月29日7月单月成交量1224笔,累计评价5762个;奥克斯空调(1.5匹,一级能效,售价2999元),截至7月29日7月单月成交量3719笔,累计评价3942个。

第三次:2018年7月23日,小米正式发布米家互联网空调。这款产品为1.5匹分体式壁挂机,三级能效,直流变频,售价2199元(含200元安装费)。

董明珠与雷军10亿“赌局”后续 小米第三次杀入空调行业

小米第三次进军空调行业

如果就单品进行分析,这款1.5匹的变频空调(三级能效)辅以小米便捷的智能家居控制以及简洁一体化的设计,卖到1999元这个价位横向对比来看还是具有相当竞争力的,相比一年前远离主流价位的智米全直流变频空调显然也要亲民得多。

只是空调市场不同于最初小米所进入的智能手机市场,也不同于空气净化器、路由器这些智能硬件市场,这个市场已经发展得相当成熟,小米要面对的是如同巨人一般的格力、美的、海尔等一线厂商以及科龙、奥克斯、海信等二线厂商形成的密集包围圈,在这里面的各家都有一条错落有致的产品线,产品性价比并拉不开多少差距,如果只靠低价单点突破很难撼动现有格局。

更何况小米及其合作企业在核心技术、销售渠道、售后等方面都与传统大厂有相当大的差距。

浙商证券研报指出,小米布局空调的野心在于智能家居,小米未来还会不断借力国内闲置的空调产能推出多种型号的互联网空调,以空调为范本整合米家众多loT设备,让小米智能家居形成一个服务闭环。若成,小米智能家居再下一城;若败,小米轻资产运营也不会损失过重。而这也是过去几年小米手机、电视的核心成长路径。

10亿赌局谁更有胜算?

有意思的是,最近几年互联网行业并不平静,各家大佬纷纷爱上了跨界。

王兴不好好玩外卖,非做起了网约车;程维不好好玩网约车,非要烧钱耍一下外卖;董明珠不好好造空调,自产自销起了格力手机;如今雷军也不安分做手机,非要造空调。

也有市场戏言,雷军碰壁两次都不放弃空调领域,非要第三次跨界打造小米互联网空调与"董小姐"脱不开关系。一句玩笑式的赌局,却像病毒一样传播,此后的整整两年,董明珠则像"网红"一样金句百出,亲自上阵为格力代言;另一方面,小米也经历了销量滑坡,跌落谷底,再重回巅峰的发展曲线。

当赌约来到临近揭晓的第5年,小米终于成功登陆港交所,招股书披露的业绩数据是,2017年小米营收突破千亿元,达到1146.25亿元,同比增长67.5%。

格力财报显示,2017年,格力营收达到1500.19亿元,同比增长36.24%。对比2017年的营收,领先小米350亿元。值得一提的是,彼时下注之时,格力的销售额已突破1200亿元,尚处"幼儿期"的小米营收刚破300亿元,两者之间的起跑线有着近4倍的差距。

而同花顺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7月30日,6个月内共有24家机构对格力电器的2018年度业绩作出预测,平均值为1807亿元。而8家机构对小米集团的2018年营收预测值则为2028亿元。

关于董明珠和雷军的赌约,就是比2018年两家的营收额度,而从去年营收来看,小米今年可能不及格力,雷军会输掉赌局,但格力的发展后劲不及小米。

2020年之后,小米和格力再比营收规模,估计胜出格力的可能性会比现在大很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