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祕!全球爆款智能產品,因爲5名中國小伙迅速降價8萬元!

2015年5個山東大學校友在深圳南山的一所公寓裡,創辦了人工智能機械臂團隊。當時他們的平均年齡只有25歲,創始人是劉培超。

這群創客出身的年輕人身手不凡。2015年9月,他們的深圳市越疆科技有限公司所生產的第一款產品就在美國的一家網站上眾籌上線,獲得61萬美金的注資;2016年8月,推出實訓領域專業度最高的桌面級機械臂“魔術師”系列;2016年11月,在德國漢諾威工業博覽會越疆面向全球工業市場正式發佈都寶M1;同年“魔術師”入選德國漢諾威工業設計論壇主辦的“世界三大設計獎”之一的“德國iF設計獎”。

揭秘!全球爆款智能產品,因為5名中國小夥迅速降價8萬元!

△桌面級機械臂“魔術師”系列

2017年5月,越疆都寶機械臂作為唯一中國產品亮相谷歌開發者大會,僅僅通過語音控制就可以讓機械臂從一堆東西里分揀出想要的任何一塊糖果。三年的時間,團隊已由當初5個人的小分隊擴展到如今的200多人;多款桌面機械臂主力產品遠銷德國、日本等國家。

中國作為全球製造業第一大國,也是全球機器人產業的重要市場,然而目前中國機器人自主品牌佔比不足20%,而且其中80%以上關鍵零部件都依賴進口。“四大機器人巨頭”ABB、日本發那科、日本安川電機、德國庫卡,佔據全球60%以上市場份額。

劉培超一直夢想著能做出一款跟國外品牌相媲美的械臂。2016年的一天,劉培超召開了公司核心團隊的會議,說出了自己的想法,但是一起創業的好兄弟卻沒有一個人響應他的決定。因為工業機械臂研發意味著要顛覆之前所有機器人底層算法、控制系統、伺服系統等各個方面。劉培超團隊不僅要自主研發,還要做得更智能。劉培超設想著要將動力學算法應用在工業機械臂上。

年輕人挑戰工業機械臂 輕量化伺服系統 成本降至五分之一

深圳市越疆科技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 劉培超:之前的機械臂在抓一千克還是十千克的物品時是沒有感知的。附加動力學的智能機械臂就是能夠感知抓的是一千克還是十千克,並且能夠自動調節它的加減速度。

在機械臂的動力試驗室,眼下研發的工業機械臂精度在正負0.02mm,0.02毫米就是我們一個頭髮絲的十分之一,或者二十分之一。比之前的機械臂精度提高了10度。

這一直成為團隊無法攻克的難點。因為這要求每一個環節都不能有任何的誤差,任何一個誤差都會通過機械臂的臂展去放大。工程設計師吳志文和小夥伴們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感覺已經到了崩潰的邊緣,劉培超甚至已經開始懷疑自己最初的決定。

揭秘!全球爆款智能產品,因為5名中國小夥迅速降價8萬元!

深圳市越疆科技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 劉培超:那一週是非常艱難地熬過去的,繼續投入的話有可能是一個無底洞,那時候應該投入三四千萬的樣子了。

最艱難的時刻,團隊始終選擇咬牙挺過去。運動控制板的底層算法無法攻克,他們就用最原始的方法來解決問題,重新把數據運算出來,省去經常出錯的函數那一步驟。半年多的持續研發裡,機械臂的協作終於被調通了,新研發的機械臂碰到物體會自動停止。當時有客戶看到視頻就說要買16臺。

深圳市越疆科技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 劉培超:6個月的時間不間斷,每天24小時機器在跑,然後寫大量的代碼,我估計得有上百萬行的代碼。

揭秘!全球爆款智能產品,因為5名中國小夥迅速降價8萬元!

△控制器和伺服驅動輕量化機箱

要想讓一個電機旋轉工作,後面都要配備伺服驅動器,工業機械臂需要六個電機,就意味著同時要配備六個伺服驅動,再加上控制器,整個機箱會做成冰箱大小。

劉培超團隊要攻克的第二個難關,就是把控制器和伺服驅動輕量化地高度集成為電腦主機大小。而國外同類企業得知中國正在研製比他們更輕量化的工業機械臂後,同款的機械臂價格從20多萬迅速降到十二萬。劉培超算了筆帳,過去一個伺服驅動差不多1500元,六個就需要9000多塊錢。但是經過輕量化後的成本是在一兩千元,節省了接近五分之四。

2018年3月,獲得30多個國家專利的工業機械臂正式量化投產,當月就有客戶訂購100多臺。同月,張藝謀執導的全新觀念舞臺劇選中了越疆科技的六軸工業機械臂,這是唯一一家中國的技術支持團隊,與他們同臺競技的正是美國、瑞典、日本等老牌公司。

揭秘!全球爆款智能產品,因為5名中國小夥迅速降價8萬元!

△《神鼓·影》的節目段落

在舞臺劇中,張藝謀用我國自主研發的工業機械臂,創作出了《神鼓·影》的節目段落。人與機械臂的投影共同起舞,形成奇妙的視覺感官。用科技去較量國外勁旅,用科技演繹完美藝術,在這個沒有止境的舞臺上,劉培超和他的團隊希望跨越邊界走向世界。

半小時觀察:用創新推動中國製造轉型升級

這個年輕的團隊專注工業人工智能,展現了中國製造轉型升級中取得的可喜成果。但要完成由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的最終轉變,還有許多工作要做,我們必須緊跟世界最新科技潮流,用科技創新推動中國製造的提升發展。今年5月28號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科學院第十九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會上指出:“進入21世紀以來,全球科技創新進入空前密集活躍的時期,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重構全球創新版圖、重塑全球經濟結構。要把握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融合發展的契機,以信息化、智能化為槓桿培育新動能,優先培育和大力發展一批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推進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推動製造業產業模式和企業形態根本性轉變,促進我國產業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