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师范大学组织联合研学团队到萨拉乌苏遗址实地考察学习

​7月22日,来自浙江省、湖南省、广东省的联合研学团队首批30人到达萨拉乌苏遗址考察学习。此次研学团队由华南师范大学教授牛东风带队,对萨拉乌苏遗址进行综合考察实训。

华南师范大学组织联合研学团队到萨拉乌苏遗址实地考察学习

华南师范大学组织联合研学团队到萨拉乌苏遗址实地考察学习

萨拉乌苏遗址区域内生物多样、景观独特,是全国半干旱气候观测区,也是研究全球气候变化的理想区域,这里每年吸引众多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前来考察。

华南师范大学组织联合研学团队到萨拉乌苏遗址实地考察学习

​萨拉乌苏遗址地处流经陕北黄土高原与鄂尔多斯高原的萨拉乌苏河中游沿岸,是亚洲首次发现的旧石器时代化石现代人类“鄂尔多斯人” (过去曾称“河套人”)之地,亦是我国华北晚更新世标准河湖相地层“萨拉乌苏组”、中国北方代表性动物群“萨拉乌苏动物群”的命名地点。

自1923年法国科学家德日进发现鄂尔多斯人化石至今,中外科学家对该地在考古学、古生物学、古人类学等方面的研究,均取得了丰硕成果,使得“萨拉乌苏”一名在国内外享以盛名。1992年萨拉乌苏遗址(乌审旗段)被乌审旗政府公布为旗级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萨拉乌苏文化遗址被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公布为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萨拉乌苏遗址被国务院批准公布为全国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开始筹备、2012年正式申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工作。2013年12月萨拉乌苏考古遗址公园通过了国家文物局审批并立项。

遗址保护区南起清水沟湾的南桥、北至三岔沟湾的北桥河段(长39km)及其东西两侧的外延区域,总面积1726公顷。这里地貌奇特,被誉为世界级的沙漠大峡谷。遗址区整体植物繁茂,沟湾内植被覆盖率达到88%,环境优美,是古生物学和地质学的天然地质博物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