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见证历史变迁的老城古庙

丹噶尔古城位于青海省西宁西五十公里的湟源县,六百年前,这里因险要的地理位置,被称爲“海藏咽喉”,清中晚期发展成爲当时西北地区最大的贸易集散地,每当夕阳西下,千米长的主街上灯火辉煌,人流如织,乾隆年间,主街上又出现了一座雄伟壮观的建筑—城隍庙。

一座见证历史变迁的老城古庙

庙宇坐北向南,三进两院,是保存非常完整的清代建筑,也是中国西北地区保存得最完整的城隍庙之一,虽然修建的年代不久,又是县城的城隍庙,但湟源城隍庙的建筑工艺却一点都不马虎,相较于其他地方见过的清建筑的考究是一点也不逊色的,庙里传统飞檐大屋顶,屋顶上的雕刻生动传神,糅合了汉藏两种民族文化之元素。

而让人很意外的是,大多数县城的城隍庙的规制都是一进,讲个形式,但湟源城隍庙竟然是三进的庙,可见当年丹噶尔古城要地的重要地位,城隍庙曾在清代嘉庆、宣统年间进行过多次维修,近几十年又进行了较大规模的修缮,逐渐形成了现在的规模。

庙的中轴线上依次有大照壁、山门殿、戏台、牌坊、城隍殿与后寝宫等,东西两侧有钟楼、鼓楼、十王殿、配房等建筑,占地面积约6000余平方米,为三进两院布局,山门坐北朝南,立于六层台阶之上,巍峨宏丽,进入山门,头顶上方便是戏楼,东西两侧为钟鼓楼,旧时钟鼓是僧侣报时的工具,晚上打鼓,早晨敲钟,正所谓“暮鼓晨钟”,站在院子的中央,抬头仰视精巧绮丽的戏台,曼妙的乐曲声似乎在耳际萦绕。

走到主殿里看时,发现两侧壁画十分精美,只不过有些许毁损,在黑暗中又看不真切,即便是部分当代画的壁画,也彰显了画者的功力,最后一殿两侧的石雕也算精美,这些都可堪称清代艺术的精品,而对于湟源城隍庙来说,真正的惊喜还在后面,如果只看三进中轴上的殿,恐怕会错过湟源城隍庙最值得看的所在,在主殿的两侧廊房里有十八冥狱司的大型壁画,这十八冥狱司即俗称的十八层地狱,听起来有些可怕,但壁画所绘并不是地狱场景,而是主管各冥司的判官,并在背景下绘上各类冥间故事。

第一眼看到,让人无不为这精美的大型壁画而感到兴奋,虽然有不少壁画有损毁,但丝毫掩盖不了这些大型壁画当初绘制的精美,这些年也算走过一些城隍庙、府庙之类的地方,但还是第一次看到在城隍庙里绘制十八层地狱的场景的,大多是中规中矩得放城隍爷、土地、山神之类的,而且湟源城隍庙无论是建筑还是石雕壁画,都给人清代艺术最高造诣的感觉。

在屋顶的雕饰方面,湟源城隍庙令人印象深刻,看似朴拙,实则精细,作为保存完整的清代古建筑,湟源城隍庙的吻兽雕刻细腻而有时代特色,这些蹲坐屋脊的吻兽仰天长啸,为整座建筑增添了庄严、肃穆的氛围。

青海湟源城隍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