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会有的感觉,买时过度自信,买后过度恐慌!

买时过度自信,买后过度恐慌

举个例子,我一位朋友,找我要股票,我就把猪肉推荐给他,并且把逻辑详细地跟他解释清楚。他也非常用功,把猪周期、猪肉价格、出栏数量等数据都研究了一遍。但是等他动手买进,就开始连续的犯错误。我让他不要一次买完,要做好猪价继续回调的心理准备,但是他一次就买了80%仓位。买完后,股价继续下跌,被套了,心理开始发慌,于是每天去雪球上看别人对猪肉的观点,发现大家都不看好猪肉,心理更加紧张,每天给我转发各种负面观点,问我怎么看,他的潜意识就是希望我去反驳别人观点,证明别人是错的,我是对的,这样他就能安心持股。我只能默默地回了一句:“我来到这市场不是为了跟别人辩论的,我是来赚钱的。抓住核心因素,忽略其他因素。”

很多人都会有的感觉,买时过度自信,买后过度恐慌!

他犯得第一个错,是一开始就对自己的判断过度自信。他以为自己已经有能力预测猪价格波动(或者以为我有能力预测猪价格波动),于是一上来就对风险预估不足,满仓all in。这种现象在期货市场非常普遍,尤其容易出现在行业老手,因为他们对本行业商品的周期波动有非常敏感的触觉,因此往往能比市场领先半年发现行业拐点将至。但是这种过度自信往往会害死他们,在期货市场,提前半年进场会被打爆仓,很多大佬就是这样活活被逼死在黎明前黑暗,熬不到天亮。

他犯的第二个错,当发现自己没能力预测猪价后,又开始把希望寄托于市场的其他投资者。开始找各种“大V”“大神”“股神”,看他们的观点,希望从中找到救命稻草。股民的反应跟他没啥两样,自己炒股亏了,开始丧失自信,就赶紧上网找大v诊断,把赚钱的希望都寄托于大v身上。

很多人都会有的感觉,买时过度自信,买后过度恐慌!

他犯的第三个错误是当发现别人观点跟他不一样时,就开始否定自我,打算割肉出局。这是人类的本能反应,如果全世界的人说太阳是从西边升起的,只有你坚持说太阳是从东边升起的,因为你的眼睛告诉这是事实。此时你也会改变主意,开始怀疑自己的眼睛是不是出问题了,自己是不是得了神经病。最终你会选择妥协,如果你不妥协,你会被视为异类,下场更惨。

买之前信心满满,买之后一跌就开始怀疑自己判断,开始找专家咨询,发现专家不认同你的观点,就彻底否定自己之前的判断,割肉换股。从坚信到怀疑到否定,这就是割肉三部曲。存在于90%的股民身上。

很多人都会有的感觉,买时过度自信,买后过度恐慌!

这些现象不光存在普通股民身上,连基金经理都会犯,区别在于基金经理会向券商研究员寻求帮助而不是民间大神。但是通常咨询后的结果都是券商研究员不看好。为什么?当前股价就已经反映了市场主流观点啦,要是市场主流观点都非常看好,这股价还会持续下跌吗?券商研究员的观点就是这市场最主流的观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