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晋之声:中华文明的延续性源自传统家训:勤学、修身、勿贪!

三晋之声:中华文明的延续性源自传统家训:勤学、修身、勿贪!

家庭教育更加的重要

古人家训

古人流传下来很多家训,虽然主要是戒勉子孙的,但是对于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让我们一起看看这有益的家训都说了些什么。

三晋之声:中华文明的延续性源自传统家训:勤学、修身、勿贪!

大文豪欧阳修

一、勤学

欧阳修《诲学说》:“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然玉之为物就有其不变之常性,虽不琢以为器,而犹不害为玉也。人之性,因物则迁。不学,则舍军子为小人也。可不贪哉!人格要通过雕刻琢磨之后才能有所作为,人的习性最容易被外界环境及物质所影响,若不能时刻修行养性,锻练自己,提升自己的学识及品德内涵,将会舍弃君子之道而为小人。所以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也就成为劝学的千古名言!

纪晓岚之谈“四宜”一宜指勤奋读书,二宜指尊师重教,三宜指普爱众生,四指小心“进口”。看第一就是勤学。

孔子的训学篇:“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更是将学习的重要性提到了一个处世哲学的顶级高度!

三晋之声:中华文明的延续性源自传统家训:勤学、修身、勿贪!

一代名臣纪晓岚

二、修身

陆游家训:“后生才说者,最易坏事。若有之,父母当以为忧,不可以为喜也!切须常加约束,并督促其熟读经书,训以宽厚恭谨,勿令其与浮躁之人相处。至此十余年,志趣自成。不然,可虑之事盖非一端。吾此言,后人之药方也,须谨慎之,毋则后悔!”陆游对于后代的教育。他告戒人们对于后人尤其是年幼时品德、品行修养要从小抓起,有了好的品德操守,才算一个合格的人,教育后代应该是先成人后成才。人都做不好,事就不可能做好。根就没扎好你想它能成才吗?幼儿成长与环境和氛围息息相关,因此要给他们想方设法创造条件、创造环境,教育他们应该广交益友,孟母三迁之苦心可见一斑!这则家训在立德与环境互动方面是见解独到。

纪晓岚“四戒”:一戒晚起,?戒懒惰,三戒华丽奢侈,四戒骄傲自满。是从日常生活方面提出的修身之具体要求!

韩愈家训:“有人问我尘世事,摆手摇头说不知;须忧近有道之士;早谢却无情之友;退一步海阔天空;让三分何等清闲;忍几句无忧自在;耐一时快乐神仙。贫莫愁兮富末夸,哪里贪长欠富家;宁可采浮山之茶,不可饮花街之酒。大丈夫成家容易守家难,。吃菜根淡中有味,守王法梦中不惊!”这些家训的要义分别是:“不要多嘴多舌,谨慎交友,忍耐为高,安贫乐道,淡泊明志,质朴守法。”从中可以看出正直坦诚的个性与因缘自适,随遇而安以及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三晋之声:中华文明的延续性源自传统家训:勤学、修身、勿贪!

正义的化身包拯

三、勿贪

包拯家训:“后世子孙世宦,有犯脏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役之后不得葬于祖坟,不从吾志者,非吾子孙。仰其刊名,竖于大堂东壁,以昭后世。”

包拯家训对于贪污受贿说深恶痛绝,以当时最严历的处罚不得放归本家和死后不得葬于祖坟为戒,对于家人和后人之警戒和震慑不可谓不大!并且明确规定后人把这些家训刻在石板上立在大堂东面,目的在于时时刻刻提醒大家引以为戒!

一个人一生都要勤奋学习,努力去修身养性,培养自己良好的道德品质,做人做事切勿贪腐,莫伸手伸手必被捉。中国古人的家训挺多,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都非常注重人品的培养,唯独没有见过对于荣华富贵方面的追求。我们对于中国古代文明之士的优秀传统、优良品德应该认真学习和实践才不愧为一个真正的中国人!

古代中国的繁荣其实都是许多名人志士辛苦付出的结果,就像当今高速发展的中国一样,有很多勤学、修身、勿贪的学者为中国的经济高速发展,保驾护航!小编在此为所有为中国发展贡献正能量的人致以最高的敬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