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黑板!这样做,才是给孩子最好的母爱!

敲黑板!这样做,才是给孩子最好的母爱!

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也是世间最无私的爱。每一个妈妈,都希望将世界上最好的一切送给自己的孩子,有些妈妈辛苦打拼,希望给孩子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有些妈妈对孩子严格要求,希望他能成为优秀的人……

我们相信,无论哪一种母爱,都同样浓烈而真挚。但是,究竟什么样的爱更有益于孩子的成长呢?

1. 经常陪伴孩子

“陪伴是最真挚的爱”。好妈妈会给孩子高质量的陪伴,这种陪伴不是时时刻刻黏在一起,而是与孩子在一起时全身心的投入,细致入微的观察,体会孩子的感受,理解他言行背后的内心需求,对他的需要做出积极回应,让孩子知道自己被爱着,以此带给他充足的安全感和亲密感,建立良好的亲子依恋。

敲黑板!这样做,才是给孩子最好的母爱!

2. 善于倾听孩子

想要和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第一步就是学会倾听孩子。在倾听时,妈妈可以通过“嗯”"啊"“我知道”之类的话语,表示自己关注孩子讲话,也可以通过简单重复孩子说过的话,让他感觉自己被重视,渐渐地,你会发现孩子的表达能力更强了,也更愿意和你说话了,对你也更加信任了。

3. 温柔对待孩子

母爱越温柔、包容,孩子的心灵就越温暖和宽阔。古今中外很多有卓越成就的人,往往都拥有一位足够温柔的母亲。所以,想要成为好妈妈,就要学会控制好自己的情绪,给孩子一份持久而温柔的爱,并将这份爱渗透到生活的点点滴滴中,让孩子从中收获无尽的力量。

敲黑板!这样做,才是给孩子最好的母爱!

4. 经常鼓励孩子

正确的鼓励,会让孩子变得越来越自信,所以,千万不要吝啬你的鼓励。当孩子感到无法独立完成一件事情时,不要急着“代劳”或用“你不行”之类的话语打击孩子,和孩子一起想办法,帮助他完成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当孩子通过努力取得成功时,别忘了夸奖他的进步,赞美他是一个非常棒的孩子!

5. 耐心开导孩子

每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不爱和小朋友玩、爱生气发脾气、不想学习……这时,妈妈要耐心开导孩子,在尊重孩子的基础上,通过平等对话,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不恰当的,并进行正确的引导和规范,通过孩子可以接受的方式帮助他改正不良习惯。

敲黑板!这样做,才是给孩子最好的母爱!

6. 教会孩子善良

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善良的情感是良好行为的肥沃土壤。”教孩子善良,就是告诉孩子这个世界的美好,让孩子有所期待并热爱。将宽容、关心他人、助人为乐、孝敬父母等美好的品德种在孩子的心中,总有一天,这些品德会在孩子的心里开出美丽的花朵。

7. 给孩子选择权利

孩子总有一天会离开爸爸妈妈的怀抱,独自去外面经历风雨,在这之前我们能做的,就教会孩子如何选择,并给孩子选择的权利。通过“选择教育”,让孩子意识到选择的重要性,明白珍惜眼前,发现什么是最重要的,并懂得如何取舍。

敲黑板!这样做,才是给孩子最好的母爱!

8. 教孩子解决问题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妈妈要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妈妈可以通过询问孩子遇到的问题,或者向孩子提出一个问题,启发孩子想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鼓励孩子执行解决方案,方案执行后,再进行总结和反思。通过这一些列过程,提高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

9. 懂得适时放手

有些妈妈会说:“孩子懂什么?大人不替他做主怎么行?”孩子成长的过程,就是一个从不懂到懂的过程,只有通过自己做决定,不断犯错并纠正错误,孩子的内在才会不断成长。经常“被包办”的孩子,进入社会后会因为懦弱、不自信、不敢负责而变得困难重重。

敲黑板!这样做,才是给孩子最好的母爱!

10. 不与别的孩子攀比

“你看看别人家的孩子,再看看你!”当你这样说的时候,是否意识到这句充满攀比的话语,或许已经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自己的闪光点,经常和别人家的孩子进行攀比,会给孩子造成思想上的压力,让孩子慢慢变得自卑,丧失自信心。

11. 妈妈爱爸爸

世界上的幸福家庭都相同:爸爸爱妈妈,妈妈爱爸爸,爸爸妈妈爱孩子,然后孩子学会如何去爱。生活在充满爱的家庭里,会让孩子感到非常有安全感,反之,一旦父母之间充满怀疑、冰冷、暴力,孩子也会感觉怀疑、不安、恐惧,这种恐惧甚至会伴随孩子的一生,让他对爱极其渴望又充满不确信。

12. 妈妈爱自己

在家庭生活中,妈妈不要只是围着孩子、老公打转,还要学会爱自己。当你把生活的重担全部放在自己的肩上,身心疲惫、对生活充满抱怨时,幸福也变得越来越远。所以,要学会做一个爱自己的女人,让内心变得充实而富足,你的外在会变得神采奕奕,也会给家人带来更多积极正能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