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黑板!這樣做,才是給孩子最好的母愛!

敲黑板!這樣做,才是給孩子最好的母愛!

母愛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愛,也是世間最無私的愛。每一個媽媽,都希望將世界上最好的一切送給自己的孩子,有些媽媽辛苦打拼,希望給孩子創造更好的生活條件,有些媽媽對孩子嚴格要求,希望他能成為優秀的人……

我們相信,無論哪一種母愛,都同樣濃烈而真摯。但是,究竟什麼樣的愛更有益於孩子的成長呢?

1. 經常陪伴孩子

“陪伴是最真摯的愛”。好媽媽會給孩子高質量的陪伴,這種陪伴不是時時刻刻黏在一起,而是與孩子在一起時全身心的投入,細緻入微的觀察,體會孩子的感受,理解他言行背後的內心需求,對他的需要做出積極回應,讓孩子知道自己被愛著,以此帶給他充足的安全感和親密感,建立良好的親子依戀。

敲黑板!這樣做,才是給孩子最好的母愛!

2. 善於傾聽孩子

想要和孩子建立良好的溝通,第一步就是學會傾聽孩子。在傾聽時,媽媽可以通過“嗯”"啊"“我知道”之類的話語,表示自己關注孩子講話,也可以通過簡單重複孩子說過的話,讓他感覺自己被重視,漸漸地,你會發現孩子的表達能力更強了,也更願意和你說話了,對你也更加信任了。

3. 溫柔對待孩子

母愛越溫柔、包容,孩子的心靈就越溫暖和寬闊。古今中外很多有卓越成就的人,往往都擁有一位足夠溫柔的母親。所以,想要成為好媽媽,就要學會控制好自己的情緒,給孩子一份持久而溫柔的愛,並將這份愛滲透到生活的點點滴滴中,讓孩子從中收穫無盡的力量。

敲黑板!這樣做,才是給孩子最好的母愛!

4. 經常鼓勵孩子

正確的鼓勵,會讓孩子變得越來越自信,所以,千萬不要吝嗇你的鼓勵。當孩子感到無法獨立完成一件事情時,不要急著“代勞”或用“你不行”之類的話語打擊孩子,和孩子一起想辦法,幫助他完成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當孩子通過努力取得成功時,別忘了誇獎他的進步,讚美他是一個非常棒的孩子!

5. 耐心開導孩子

每個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都會出現一些問題,比如不愛和小朋友玩、愛生氣發脾氣、不想學習……這時,媽媽要耐心開導孩子,在尊重孩子的基礎上,通過平等對話,讓孩子意識到自己的行為是不恰當的,並進行正確的引導和規範,通過孩子可以接受的方式幫助他改正不良習慣。

敲黑板!這樣做,才是給孩子最好的母愛!

6. 教會孩子善良

前蘇聯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善良的情感是良好行為的肥沃土壤。”教孩子善良,就是告訴孩子這個世界的美好,讓孩子有所期待並熱愛。將寬容、關心他人、助人為樂、孝敬父母等美好的品德種在孩子的心中,總有一天,這些品德會在孩子的心裡開出美麗的花朵。

7. 給孩子選擇權利

孩子總有一天會離開爸爸媽媽的懷抱,獨自去外面經歷風雨,在這之前我們能做的,就教會孩子如何選擇,並給孩子選擇的權利。通過“選擇教育”,讓孩子意識到選擇的重要性,明白珍惜眼前,發現什麼是最重要的,並懂得如何取捨。

敲黑板!這樣做,才是給孩子最好的母愛!

8. 教孩子解決問題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媽媽要培養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媽媽可以通過詢問孩子遇到的問題,或者向孩子提出一個問題,啟發孩子想到解決問題的方法,並鼓勵孩子執行解決方案,方案執行後,再進行總結和反思。通過這一些列過程,提高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

9. 懂得適時放手

有些媽媽會說:“孩子懂什麼?大人不替他做主怎麼行?”孩子成長的過程,就是一個從不懂到懂的過程,只有通過自己做決定,不斷犯錯並糾正錯誤,孩子的內在才會不斷成長。經常“被包辦”的孩子,進入社會後會因為懦弱、不自信、不敢負責而變得困難重重。

敲黑板!這樣做,才是給孩子最好的母愛!

10. 不與別的孩子攀比

“你看看別人家的孩子,再看看你!”當你這樣說的時候,是否意識到這句充滿攀比的話語,或許已經傷害了孩子的自尊心?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都有自己的閃光點,經常和別人家的孩子進行攀比,會給孩子造成思想上的壓力,讓孩子慢慢變得自卑,喪失自信心。

11. 媽媽愛爸爸

世界上的幸福家庭都相同:爸爸愛媽媽,媽媽愛爸爸,爸爸媽媽愛孩子,然後孩子學會如何去愛。生活在充滿愛的家庭裡,會讓孩子感到非常有安全感,反之,一旦父母之間充滿懷疑、冰冷、暴力,孩子也會感覺懷疑、不安、恐懼,這種恐懼甚至會伴隨孩子的一生,讓他對愛極其渴望又充滿不確信。

12. 媽媽愛自己

在家庭生活中,媽媽不要只是圍著孩子、老公打轉,還要學會愛自己。當你把生活的重擔全部放在自己的肩上,身心疲憊、對生活充滿抱怨時,幸福也變得越來越遠。所以,要學會做一個愛自己的女人,讓內心變得充實而富足,你的外在會變得神采奕奕,也會給家人帶來更多積極正能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