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連鴿子都已經習慣了「叮叮車」的節奏

香港—連鴿子都已經習慣了“叮叮車”的節奏

120號電車沿著狹窄的軌道,

穿梭在北角春秧街上。

透過木窗格,

你能看到香港的悠閒自在。

明明電車已啟動,

還有一堆人在前面穿越,

跟司機玩著你開我躲的遊戲。

直到“叮叮”的靠站聲響起,

鴿子才懶懶地拍兩下翅膀讓路。

香港—連鴿子都已經習慣了“叮叮車”的節奏

香港—連鴿子都已經習慣了“叮叮車”的節奏

這麼些年下來,別說香港人,

連鴿子都已經習慣了電車的節奏。

香港—連鴿子都已經習慣了“叮叮車”的節奏

香港—連鴿子都已經習慣了“叮叮車”的節奏

香港每輛電車都是百分百“香港製造”,

它們都有一個編號,可說是電車的身份證。

香港—連鴿子都已經習慣了“叮叮車”的節奏

早於1949年出廠,

到1991年全部退役。

現在上路的120號,全港只有一輛,

是用舊車的零件拼砌出來的復刻版。

香港—連鴿子都已經習慣了“叮叮車”的節奏

它保留著1949年戰後的風格,

車上的木藤椅、鎢絲燈和木製窗格,

自帶滿滿的懷舊殺。

其它的電車只展示一個廣告,

唯有120身上同時保留好幾家的廣告,

而且全是一筆一劃人手畫上去的。

香港—連鴿子都已經習慣了“叮叮車”的節奏

電車每天走的路線隨機分配,

能否遇上120號車,純粹看緣份。

有人追著它拍照,

有人包電車開派對指定找它,

有人把求婚儀式安排在上面。

你所邂逅的120號,

滿載著時代的集體回憶。

香港—連鴿子都已經習慣了“叮叮車”的節奏

120號電車和它的前輩們,

以前每天看著海景上下班。

電車軌道沿著香港島的海岸線鋪設,

主線從堅尼地城貫穿到筲箕灣,

支路在跑馬地繞一個圈,全長13公里。

香港—連鴿子都已經習慣了“叮叮車”的節奏

上世紀40年代上環海邊。

遇上大風大浪的時候,

維多利亞港的海風穿過車窗,

海水拍打電車車身,

海水的鹹腥味瀰漫整個車廂。

香港—連鴿子都已經習慣了“叮叮車”的節奏

後來它行駛在“內陸的”街道,

沿途的海景變成高樓、高架橋和商鋪。

香港—連鴿子都已經習慣了“叮叮車”的節奏

上世紀50年代起,

路上到處是“戰後款”電車,

電車廠設在銅鑼灣的羅素街。

它們早上排著隊從車廠出發,

到午夜又排著隊回廠。

60年代末全港有175輛電車,

算是香港電車的輝煌時刻。

香港—連鴿子都已經習慣了“叮叮車”的節奏

但是車太多,也會帶來麻煩。

電車深宵回廠的聲音特別刺耳,

附近居民想睡個安穩覺很難。

香港—連鴿子都已經習慣了“叮叮車”的節奏

從時代廣場步行7分鐘,

到禮頓道和摩利臣山道交界的路口,

至今仍能看到一段電車出廠的廢棄軌道。

香港—連鴿子都已經習慣了“叮叮車”的節奏

香港—連鴿子都已經習慣了“叮叮車”的節奏

香港—連鴿子都已經習慣了“叮叮車”的節奏

電車,總是慢吞吞,

連它的車費也漲得慢吞吞。

過去20年裡,電車的車費只漲過三次,

無論遠近,至今單程一律2.6港元,

絕對是香港交通裡的良心價。

每隔250米有一個電車站,

4公里以內的路程,坐電車最方便快捷。

香港—連鴿子都已經習慣了“叮叮車”的節奏

電車悠悠,而歲月匆匆。

跑遠路的話,電車的效率明顯不如地鐵。

電車的線路大部分與地鐵港島線重合,

橫穿港島13公里的路程,

乘坐地鐵大概要 25 分鐘,

搭電車至少90分鐘,前提是沒有堵車。

幾年前,香港一位規劃師批評電車

香港—連鴿子都已經習慣了“叮叮車”的節奏

還說自己走路都比電車開得快,

建議電車自行引退。

香港—連鴿子都已經習慣了“叮叮車”的節奏

在一切以效率為先的急速發展下,

以最短時間運送最多的人,

才算得上先進的“交通工具”,

但旅途中的人們錯過了什麼風光?

刷手機和刷街景之間,你會怎麼選呢?

香港人選擇繼續讓電車刷街景,

一邊倒地抗議規劃師的提議。

強調電車政策不會變。

香港—連鴿子都已經習慣了“叮叮車”的節奏

也許正是跟不上城市效率的“慢活”,

賦予電車超然於世的感覺。

不少香港上班族喜歡搭電車。

凍了一整天的空調,

鑽進沒有空調的電車車裡,

靠在人手組裝的木座椅上,

這也許是高度商業化的社會里

最貼心的溫度之一。

香港—連鴿子都已經習慣了“叮叮車”的節奏

香港電影也有不少電車的行蹤,

例如《阿飛正傳》

《烈火春青》和《月滿軒尼詩》。

營造浪漫氛圍,甚至不一定要置身電車,

一條路軌、一個車站就夠了。

曾有人說過,沒有電車的香港是不倫不類的,

因為電車早已嵌入香港的生活文化。

香港—連鴿子都已經習慣了“叮叮車”的節奏

香港這座城市變化太快,

唯獨電車百多年來,

依舊每天在同一條路軌上行走。

電影《胭脂扣》中,

梅豔芳飾的如花回魂來到陽間,

感嘆“我最熟悉的也只是電車”。

在這個快生快滅的城市中,

還有什麼東西給人地老天荒般的感覺?

電車,也許是其中一樣,

哪怕僅僅是個錯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