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生不起病,更买不起房……

近期广受好评的热播电影《我不是药神》中,有一句台词很扎心却很现实,“

世上只有一种病,穷病。

我生不起病,更买不起房……

电影前半部分诙谐搞笑,后半部分煽情感人,其中有一幕更是催人泪下。

患病的老奶奶颤着音问警察:“我吃了三年正版药,为了买药,房子没了,家人也被拖垮了,谁家里没个病人呢?你能保证你一辈子不生病吗?”

这确实是中国大多数病人家庭最现实的写照:房子是大部分家庭最重要的财产,在家庭变故的时候,普通人只能靠变卖房子来获取微弱的活命几率。

中国人更看重房子

据中国经济数据库数据统计显示,2016年,中国家庭总资产中,房产占比高达75.5%,其他财产比重仅占24.5%。

而在美国家庭财产中,房子仅占25%。

我生不起病,更买不起房……

从古至今,中国人对房子是极其重视的。

历代皇帝,衣食住行都是及其讲究,尤其是其所住的寝宫,必须是最好最豪华的,就连其死后,其墓葬处装潢、陪葬等都大有讲究。

即使历史进程到今天,不管喝了多少碗“鸡汤”,或者怎样反复的说服女友和丈母娘,安慰自己“两个人在一起就是家”。

但是,“没有房子何处安家”的思想观念早已在中国人的骨髓里滋养了几千年,怎么可能说变就变?

中国是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泱泱大国,人越多,就越需要房子。

幸运者,有父母经济支持,顺利买了房,工资不用还房贷,婚后生活轻松自在;

不幸者,掏空了6个钱包,按揭买了房,背负着一身债务结婚,一辈子精打细算过日子,还不敢轻易生病,一旦有个什么变故,可能自己辛辛苦苦经营的家庭就毁了。

然而,现实中,幸运者是少数,不幸者占多数。

现状:住房自有率、空置率双高

相比买不起房,心酸的是更多人生不起病。

买房大部分是以家庭为单位,家庭成员共同分担经济压力。而病魔,是毫无征兆却又会实实在在地发生在每一个独立的个体上。

我生不起病,更买不起房……

毕竟买不到房子,还可以选择租房。

越来越多的80、90后加入或是即将加入买房大军。

90后是具有新思想的一代,身边有适婚年龄的朋友认为,成都房价太高了,买不起、压力大,不如租一辈子房子,来得轻松自在。

根据《2017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及租房趋势报告》数据显示,90后租房人群占比接近40%,成为租房主力。

国际上,美国、德国、日本、新加坡,约50%的人依靠租房解决住房问题,而在中国,住房自有率却接近90%。

美国埃默里大学副教授、美联储亚特兰大分行研究员陈凯迹在清华大学举办的“第三届孙冶方金融奖”颁奖典礼上发言称:中国住房空置率高达22.4%,是美国的7倍。

至于中国住房空置率如此之高的原因,这里就不说了,大家都懂得。

我生不起病,更买不起房……

政策利好,租购并举

去年7月,九部委印发《关于在人口净流入的大中城市加快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的通知》,选取12个城市作为首批开展住房租赁试点。成都在列。

随着十九大报告中“

租购并举”的提出,租赁在未来房地产长效机制中的作用将占据重要地位。

目前,全国超过50个城市出台了租赁相关政策。

租赁——在中国房地产市场上变得越来越重要。

我生不起病,更买不起房……

目前,中国一线城市新开公寓门店增长率超35%。国内长租公寓品牌数量

已超500家,而且数量还呈现增长势头。

成都兴城集团董事长任志能表示,兴城集团将加快人才公寓的开发,确保今年全年开工700万平米以上。

随着城市人才公寓、长租公寓的加入,供应端不再单一,消费者有更多种选择,传统租赁市场开始焕发出新的生机。

我生不起病,更买不起房……

事物的价值,是由其供求关系所决定的。

假如空置的22.4%的房子都拿来出租而不是闲置;假如大部分人选择租房而不是买房,需求端将得到释放,一二手剪刀差的减小也让炒房客无利可图,住房将回归到居住属性,真正实现“房住不炒”。

部分图文源于网络,本平台不构成任何导向或委托,具体情况请以实际为准,并对文中观点持中立态度,若涉及侵权事项请及时与小编联系删除。

买房租房上中原官网(http://www.centanet.com)海量真房源让您省心选房!

四川中原地产仅为地产中介代理服务商,文中若所涉及政策法律法规都来自各大官方媒体发布,但不能保证有调整或改动,一切有关政策和法规的描述以政府机构最终公布为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