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县长提名暴露国民党危机

新竹县长提名暴露国民党危机

新竹县长提名暴露国民党危机

今年年底的地方选举,国民党的县市长提名,新竹县是最后一个定案的。客籍人士占七成的新竹县,蓝营的基本盘远大于绿,所以长期以来是国民党执政。照理说县长候选人应该早早决定,然而尽管新竹县的政治生态有利于国民党,但是地方派系、宗亲、族群也在新竹县具有极大的影响力,因此相对而言,新竹县也是一个选情极为复杂的地方。国民党就是在各方势力的多重压力下,迟迟不敢定案,使得原本选情相对稳定的地方,不但拖到最后才启动征召模式,提名现任副县长杨文科,而且整个提名过程争议不断,甚至前主席马英九都跳出来喊话。有人认为,国民党今年可能会在新竹县长这局翻船。

新竹县长提名暴露国民党危机

■ 杨文科代表国民党参选新竹县长。

以目前出线的各党候选人实力来看,国民党要争取继续执政的挑战确实不小,如果再加上党中央在提名过程举棋不定可能造成的党内分裂,国民党会输掉新竹县不是无稽之谈。

先谈竞争对手,杨文科目前主要的对手有两位:民进党提名的郑朝方,以及民国党的徐欣莹。郑朝方是民进党发言人,曾任民进党客家事务部主任,今年只有38岁,更重要的是,从政治实力来看,他是前国民党新竹县长、“立法委员”郑永金的儿子。郑永金在新竹县长期耕耘,他和现任新竹县长邱镜淳的恩怨超过20年。郑永金在2001年代表国民党当选新竹县长,2005年连任成功,2009年国民党提名邱镜淳竞选县长,郑永金支持非国民党籍的张碧琴而遭撤销党籍;2011年他参与马英九的选举事务而恢复国民党党籍;2014年国民党提名邱镜淳竞选县长连任,郑永金坚持参选县长而遭国民党开除党籍;2015年郑永金得到民进党支持,参选新竹县惟一一席“立法委员”,输给国民党提名的林为洲。

新竹县长提名暴露国民党危机

■ 民进党提名郑朝方参选新竹县长。

从郑永金的政治履历,可以看出郑的政党忠诚度不及私人恩怨,这次国民党提名的杨文科是邱镜淳的副县长,郑朝方对抗杨文科,其实就是郑永金和邱镜淳再次对决。杨文科今年67岁,而年轻的郑朝方获民进党正式提名,实力大幅提升。徐欣莹的实力也不容小觑,她拥有土木工程博士学位,2012年代表国民党参选新竹县“立委”,以全省第一高票当选;2015年退出国民党,成立民国党,自任主席。由于徐欣莹是国民党出身,而且在新竹县也拥有相当高的支持度,所以媒体揣测,国民党提名杨文科,其实目的是为了掩护徐欣莹。当然,这样的揣测有点捕风捉影,透露的讯息是徐欣莹也具有胜选的本钱。

新竹县长提名暴露国民党危机

■ 徐欣莹

如果只是三强鼎立,团结的国民党应该还是可以过关,但是关键在于:国民党能团结吗?新竹县长提名过程中的争议,为不团结埋下种子。国民党的县市长提名办法基本精神是:现任的争取连任就直接征召,多人竞争的县市先进行协商,协商不成就进行民意调查。新竹县这次一共有5人表态竞争国民党的县长提名,经过多次协商不成,根据提名办法应该进行民调,然而由于民调领先的现任“立委”林为洲不是客籍人士,客籍宗亲反弹力道颇强,而且有意参选的其他人与林为洲不和,这些力量极力阻挡国民党进行民调。因此原本国民党已经对外公布要采取民调方式决定提名人选,5月30日国民党中常会时,中常委临时提案,建议新竹县的提名授权党中央全权处理,这等于否定以民调方式提名,因此林为洲在接受媒体访问时,才说他自己“被做掉了”。最后党中央在6月13日正式提名争议最小的杨文科,对外宣称杨文科是“最大公约数”。林为洲为此落泪。

林为洲对外表示,他会继续争取,直到八月候选人正式登记为止,希望那时候如果他的民调还是领先,国民党会回心转意。但是,他这样的期待应该不容易实现。如果林为洲民调一直领先,最后他会不会脱党参选?如果林为洲真的投入选战,几乎等于宣告国民党在新竹县沦为在野;即使林为洲最后不脱党参选,而是作壁上观,国民党的实力也会大打折扣,杨文科要胜选似乎难度颇高。

无论如何,国民党在新竹县经过这般折腾,内耗失血是必然的,既然大局已定,我关心的反而不是国民党会不会赢,而是在这次事件中透露出国民党长期发展的一个危机。

理论上,在一个民主社会中,由于人类价值的多元,使得人们对于“如何才能让人民过一个美好生活?”产生歧见,于是想法相同的人结合成政党,鼓吹他们认为的“美好生活”蓝图,争取人民的认同。换句话说,政党应该是理念的结合。然而从新竹县这些政治人物的思维逻辑来看,国民党内一定有为数不少的“同志”加入国民党并不是为了理念,而是基于个人利益考量。国民党对他们有利时,他们就是国民党员,对他们不利就离党而去。这样的国民党,不止和孙中山创党时“天下为公”的理想差距太远,而且将如何吸引真正的同志?如何永续经营?

当然,政治本来就具有极大的权力和利益,投入政党的人难免是觊觎名位权力而来,可是政党和政党之间还是应该有所区隔。如果一个政党没有一些特别的坚持,政党成员完全是利益的结合,这样的政党迟早会泡沬化,因为利益是离心力而不是向心力,很难凝聚力量,更遑论团结。美国的政治人物中也有很多政客,但是民主党和共和党还是在某些议题上各有坚持。有坚持是因为有理念,有理念才可能吸引赞同该理念的人,政党才能在政治领域存活。

国民党过去因为长期执政,所以吸引了太多求名求利的政客,这些人没有理念、没有理想,孙总理革命的初衷被抛诸脑后,国民党形象因此越来越差,终致沦为在野。如果国民党想要东山再起,不能只靠民进党执政成绩不佳。即使国民党因为民进党不得民心而重返执政,这样的政党体质仍然羸弱,无法承担目前台湾恶劣的政经局势,有可能很快又被人民唾弃。

治本之道是重新找回创党精神,重视这个党原先的价值、理想。吴敦义主席经常会在公众面前背诵《礼运大同篇》: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然而在新竹县长提名这出戏中,《礼运大同篇》是一个极大的讽刺,因为其中泄露了太多的权谋、算计、一己之私。即使国民党赢了这场选举,也很难真正振衰起敝;事实上,一个失去理想和理念的政党,也会失去召唤人心的力量,当然更失去存在的价值。国民党不能只是缅怀光荣的过去,必须找回过去为何光荣的理由。《礼运大同篇》应该是国民党的理想,如果它也是吴主席的理想,吴主席应该把这个理想化成具体的政策论述,展现国民党替人民规划的政治蓝图,以此吸引志同道合的仁人志士,这样的国民党才能挥别过去贪腐的污名,重新找回感动人心的力量!

(作者系台湾实践大学讲座教授)

长按识别二维码更多精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