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一首千古名篇,幾乎年年考,今年也不例外

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大詩人。天寶元年,李白奉詔入京,本想有所作為,然不受重用,又遭人排擠,兩年後被“賜金放還”,離開了長安。千古名篇《行路難》三首就是李白離開長安時所作,第一首流傳極廣,是現在中學生必學必考的古詩。今年河南中考就考了這首詩。

李白的一首千古名篇,幾乎年年考,今年也不例外

行路難(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鬥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閒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李白的一首千古名篇,幾乎年年考,今年也不例外

1.請任選一個角度賞析“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參考答案

三字短句,簡短有力,表現前路的艱辛。

2.“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是廣為流傳的佳句,人們會在什麼樣的情況下引用它?為什麼?

參考答案

人們往往在身處逆境、苦悶時自我安慰、自我鼓勵時引用它。

因為這兩句詩抒寫了詩人在長安歷經仕途險惡時的深切體驗,表現了詩人擺脫苦悶、相信 理想終會實現的自信與樂觀。

李白的一首千古名篇,幾乎年年考,今年也不例外

這是詩人在離開長安時的心情寫懷。詩人的情懷時而失落苦悶,迷惘不知所措;時而充滿希望,信心倍增;繼爾又彷徨無據感時傷逝;最後又能豪情萬丈,豁達自信。跌宕起伏的感情,跳躍式的思維,以及高昂的氣勢,使它成為後人稱頌的千古名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