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3 賞曹植《酒賦》名篇,揚中華傳統酒文化


賞曹植《酒賦》名篇,揚中華傳統酒文化


賞曹植《酒賦》名篇,揚中華傳統酒文化


賞曹植《酒賦》名篇,揚中華傳統酒文化


曹植《酒賦》


酒賦原文

餘覽楊雄[1]《酒賦》,辭甚瑰瑋[2],頗戲而不雅[3]。聊作酒賦,粗究其終始[4]。賦曰:

嘉儀氏之造思[5],亮茲美之獨珍[6]。仰酒旗之景曜[7],協嘉號於天辰[8]。穆生以醴而辭楚[9],侯嬴感爵而輕身[10]。其味有宜城醪醴[11],蒼梧綠清[12]。或秋藏冬發,或春醞夏成[13],或雲沸潮湧[14],或素蟻浮萍[15]。爾乃王孫公子,遊俠翱翔。將承芬以接意[16],會陵雲之朱堂[17]。獻酬交錯[18],宴笑無方[19]。於是飲者並醉,縱橫喧譁。或揚袂屢舞[20],或扣劍清歌[21],或顰蹴辭觴[22],或奮爵橫飛[23],或嘆驪駒既駕[24],或稱朝露未晞[25]。於斯時也,質者或文[26],剛者或仁[27],卑者忘賤,窶者[28]忘貧。於是矯俗先生[29]聞之而嘆曰:噫,夫言何容易,此乃婬荒之源[30],非作者[31]之事。若耽於觴酌[32],流情縱逸[33],先王所禁[34],君子所斥。

【註解】

[1]揚雄:字子云,西漢著名辭賦家。《酒賦》是揚雄的辭賦作品之一,今尚存,但殘缺不全,見於《藝文類聚》等古籍。

[2]瑰瑋:奇美。

[3]戲而不雅:文辭戲謔而不莊重典雅。

[4]粗究其終始:粗略地探究有關酒的歷史。

[5]儀氏:即儀狄,相傳是夏禹時發明釀酒術的人。造思:創意,指酒的發明。

[6]茲美:指美酒。獨珍:特別珍貴。

[7]仰:面對。酒旗:星名,《晉書·天文志》記載,"軒轅右角南三星曰酒旗,酒官之旗也,主饗宴飲食"。曜:照。仰酒旗之景曜,謂酒上承著酒旗星的光輝照耀。

[8]嘉號:美名。天辰:天上的星辰,指酒旗星。協嘉號於天辰,謂酒的美名與天上的酒旗星名相合,即均以酒字為名。

[9]穆生以醴而辭楚:穆生因為楚王不設醴酒的原因而離開楚國。穆生,西漢人,是楚元王劉交的賓客,不善飲酒,但每次宴飲劉交都要為他設酒以示敬重;到劉茂接任楚王之後,起初也為穆生設酒,因穆生不飲,劉茂漸漸忘了設酒之事,穆生認為醴酒不設,有怠慢之意,於是稱病離開楚國。

[10]侯贏:戰國時期魏國的隱士侯贏。《史記》載:侯贏家境貧寒,七十歲才做到大梁夷門的守門小吏,後來被信陵君敬為上賓。侯贏初到信陵君家裡時,信陵君設酒宴款待,將侯贏引入上座;酒酣之時,信陵君又起身親自向他敬酒,侯贏由此感念信陵君的知遇之恩。魏安釐王二十年,秦圍趙,侯贏向信陵君獻"圍魏救趙"之計,推薦朱亥去擊殺魏軍將領晉鄙,奪取晉鄙的兵權,而獲救援之兵。信陵君與朱亥去晉鄙軍中時,侯贏"北向自剄",以示為信陵君送行。感爵:感於敬酒之情。輕身:自剄而亡。

[11]宜城:地名,在湖北省宜城縣南,古時宜城以盛產美酒而出名。醪(láo)醴(lǐ):醪酒,甜酒。

[12]蒼梧:地名,在廣西東南部,古時也盛產美酒。縹(piǎo)青:淡青色,此指淡青色的酒,據史籍記載,蒼梧在魏晉時出產一種"竹葉青"酒,較為有名,此處所謂"縹青"有可能是指竹葉青酒。

[13]"或秋藏"二句:有的酒在秋季開始釀製,到冬季才成熟;有的酒從春季開始釀製,到夏天才釀成。醞(yùn):釀酒,亦指酒。

[14]"或雲沸"句:形容釀酒發酵時翻騰滾沸之狀。

[15]"素蟻"句:酒釀成後,面上漂動的泡沫看起來有如白蟻和浮萍。素蟻:白螞蟻。

[16]接:合也。承歡接意,這裡指彼此趨奉,互相娛樂。

[17]會:聚集。陵雲:即凌雲,形容極高。朱堂:泛指達官貴人的大宅第。

[18]獻酬(chóu)交錯:語出《詩經·楚茨》謂飲酒時主人與賓客交互進勸。

[19]方:禮儀。

[20]揚袂(mèi):舉起衣袖。屢(lǚ)舞:接連多次歌舞。亦謂歌舞無度。

[21]扣劍:撫劍,按劍。常用以表達悲歡情緒。

[22]顰(pín)蹴(cù):即顰蹙,皺眉為顰,皺額為蹙,形容悲慼憂傷之貌。辭觴:拒絕接受酒杯。

[23]奮爵:舉起酒杯。橫飛:狂奔亂竄。

[24]驪駒:黑色的小馬。

[25]朝露未晞(xī):指天色尚早,還當繼續暢飲。

[26]質者或文:粗野之人有的變得文雅起來。

[27]仁:性情溫柔。

[28]窶(jù)者:貧窮的人。

[29]矯俗先生:作者虛構的一個人物。矯俗:撥正世俗風氣。

[30]婬荒:奢靡荒亂。

[31]作者:指酒的創始人、發明者。

[32]耽(dān):沉湎、迷戀。觴(shāng)酌(zhuó):酒杯,代指酒。

[33]流情縱逸:放縱性情於逸樂之間。

[34]先王:指夏禹。相傳夏禹為節約糧食、端正世風,曾禁止百姓釀酒、飲酒。


【譯文】

序:我讀了揚雄的《酒賦》,覺得言辭十分華美,但也頗為詼諧而不雅正。於是我聊作《酒賦》一篇,粗略地探究一下酒的有關歷史。賦文為:

儀狄的發明令人讚美,這美酒的確十分珍貴:上承酒旗星光的映耀,雅號與天星的名字相對。穆公暢飲而興起他的霸業,高祖斬蛇也乘著酒醉;席不設醴使穆生怨怒離開了楚國,敬酒之情讓侯贏感念而自刎西歸。有千鍾酒量的堯舜令人欽佩,有百觚酒量的孔子又有什麼值得稱美?宜城出產醇厚的美酒,蒼梧釀製的甘美的竹葉青。有時酒秋天釀製到冬天酒熟,有的酒春天釀汁到夏日方成;有的酒如雲沸潮湧,還有的酒浮著白蟻、浮萍一樣的泡沫。於是王孫公子,仗義行俠,四處遊歷,相互娛樂,交接情誼,聚會於高入雲天的朱堂。主人和嘉賓杯盞流轉,忘卻了禮儀和法度狂飲狂酣;同飲的人們一同爛醉,歡笑嬉鬧的四處亂闖。有了舉起了寬袖不住的跳,有人擊起了佩劍放聲高唱;有人顰蹙著眉頭不肯接杯,有人舉盞飛奔如同瘋狂。有人感嘆驪駒已駕就要退席,有人說朝露未乾先別散場。此時粗魯的人也變得斯文,剛烈的人也顯得慈祥;卑微的人忘記了出身的低賤,窮苦的人忘記了日子的艱難。久積的仇怨都得到了化解,即便是夙敵此刻也歡聚對觴。於是,矯俗先生聞而嘆道:"咦!那談何容易啊!飲酒是奢靡廢亂的根源,這並不是酒之發明者的過錯。如果沉湎於杯中之物,縱情於逸樂之間,這才是先王所禁令的、君子所指責的事情啊"。

出處

《西京雜記》卷四:“ 梁孝王 遊於忘憂之館,集諸遊士,各使為賦…… 鄒陽 為《酒賦》。”後遂以“酒賦”指喜好飲酒賦詩。 唐 王勃 《郊園即事》詩:“閒居饒《酒賦》,隨興欲抽簪。” 唐 杜甫 《夔府書懷四十韻》:“拙被林泉滯,生逢《酒賦》欺。”

清者為酒,濁者為醴;清者聖明,濁者頑騃。皆麴涓丘之麥,釀野田之米。倉風莫預,方金未啟。嗟同物而異味,嘆殊才而共侍。流光醳醳,甘滋泥泥。醪釀既成,綠瓷既啟,且筐且漉,載篘載齊。庶民以為歡,君子以為禮。其品類,則沙洛淥酃,程鄉若下,高公之清,關中白薄,青渚縈停。凝醳醇酎,千日一醒。哲王臨國。綽矣多暇。召皤皤之臣,聚肅肅之賓。安廣坐,列雕屏。綃綺為席,犀璩為鎮。曳長裾,飛廣袖。奮長纓,英偉之士,莞爾而即之。君王憑玉幾,倚玉屏。舉手一勞,四座之士,皆若哺梁焉。乃縱酒作倡,傾盌覆觴。右曰宮申,旁亦徵徴揚。樂只之深,不吳不狂。於是錫名餌,袪夕醉,遣朝酲。吾君壽億萬歲,常與日月爭光。

作品賞析

全文可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從開頭到“或雲沸潮湧,或素蟻浮萍”,寫酒產生的歷史與過程。作者認為是“嘉儀氏之造思”,說是儀狄發明的酒。這種酒令人讚美、十分珍貴,上承酒旗星光的映耀,雅號與天星的名字相對。後來的穆公暢飲而興起他的霸業,高祖斬蛇也乘著酒醉;席不設醴使穆生怨怒離開了楚國,敬酒之情讓侯贏感念而自刎西歸。這些典傳,正如《漢書·食貨志》說:“酒者,天之美祿,帝王所以頤養天下,享祀祈福,扶衰養疾。百禮之會,非酒不行。”這是揭示酒的積極功能。作者接著說,有千鍾酒量的堯舜令人欽佩,有百觚酒量的孔子又有什麼值得稱美?其味有口口口口,千秋萬世享有盛名。所以《詩經·既醉》也有“既醉以酒,既飽以德”的說法,《詩序》說:“醉酒飽德,人有士君子之行哉。”曹植從前到後鋪採摘文,敘事鋪成,運用清麗抒情文,抒寫自已對酒的真實感情。“宜城醪醴,蒼梧縹青”,是說宜城出產醇厚的美酒,蒼梧釀製的甘美的竹葉青。 據考證,到了春秋時期,地處長江流域中部的楚國釀酒業,獨領風騷,鶴立雞群。秦漢時,荊楚大地是著名的酒鄉,當時生產的“宜城醪”就是飲譽神州的名酒。”蒼梧,在廣西東南部,古時也盛產美酒。縹青:淡青色,此指淡青色的酒,據史籍記載,蒼梧在魏晉時出產一種“竹葉青”酒,較為有名。在數千年的歷史長河中,這些地方沉澱出璀璨的文化結晶。這是寫造酒的地點。下面再寫造酒的時間:“或秋藏冬發,或春醞夏成”,這是說有時酒秋天釀製到冬天酒熟,有的酒春天釀汁到夏日方成。酒釀造出來後什麼樣子呢,作者又說:“或雲沸潮湧,或素蟻浮萍”。有的酒如雲沸潮湧,還有的酒浮著白蟻、浮萍一樣的泡沫。

第二部分,從“爾乃王孫公子,遊俠翱翔,到“和睚眥之宿憾,雖怨仇其必親”寫飲酒正反兩面的作用。對於酒,王孫公子,仗義行俠,四處遊歷,相互娛樂,交接情誼,聚會於高入雲天的朱堂。主人和嘉賓杯盞流轉,忘卻了禮儀和法度狂飲狂酣;同飲的人們一同爛醉,歡笑嬉鬧的四處亂闖。有了舉起了寬袖不住的跳,有人擊起了佩劍放聲高唱;有人顰蹙著眉頭不肯接杯,有人舉盞飛奔如同瘋狂。有人感嘆驪駒已駕就要退席,有人說朝露未乾先別散場。這是說飲酒不加節制不但影響身體健康,還容易因醉酒而引起是非禍端,造成的危害。另外曹植又強調,酒能粗魯的人也變得斯文,剛烈的人也顯得慈祥;卑微的人忘記了出身的低賤,窮苦的人忘記了日子的艱難。久積的仇怨都得到了化解,即便是夙敵此刻也歡聚對觴。酒有何等重大的作用啊。酒作為一種文化現象,在中國由來已久。對“酒”解釋說:“酒,就也,所以就人性之善惡……一曰造也,吉凶所造起也。”(許慎《說文解字》)這裡對酒的作用作了正反兩方面的論說。

第三部分,從開頭到“於是矯俗先生聞之而嘆曰”到最後,曹植借他人之口發出感嘆。作者虛構的一個人物叫矯俗先生。說矯俗先生,聞聽到後感嘆道: “咦!那談何容易啊!飲酒是奢靡廢亂的根源,這並不是酒之發明者的過錯。如果沉湎於杯中之物,縱情於逸樂之間,這才是先王所禁令的、君子所指責的事情啊。”曹操肯定了造酒者沒錯,要錯的是飲酒者的不節制。因為其父曹操曾頒佈禁酒令,此賦歷敘酗酒的種種弊端,他圓其說:“若耽於觴酌,流情縱逸,先王所禁,君子所斥。”而《三國志·魏書》本傳卻說,曹植他“任性而不自雕勵,飲酒不節。”本來他因才學敏博,深得曹操寵愛,多次想立他為嗣,但因他飲酒不檢,而且誤事,遂失去繼承權。

曹植善飲酒,也懂酒。對酒的歷史和生產工藝也非常熟悉;對喝酒的益處與危害,酒質的好壞也有自己的一番見解,這篇《酒賦》表現得淋漓盡致。


賞曹植《酒賦》名篇,揚中華傳統酒文化


賞曹植《酒賦》名篇,揚中華傳統酒文化


賞曹植《酒賦》名篇,揚中華傳統酒文化


七篇《酒賦》


漢楊雄酒賦曰.子猶瓶矣.觀瓶之居.居井之湄.處高臨深.動常近危.酒醪不入口.藏水滿懷.不得左右.牽於纏徽.自用如此.不如鴟夷.鴟夷滑稽.腹大如壺.盡日盛酒.人復藉酤.常為國器.託於屬車.出入兩宮.經營公家.由是言之.酒何過乎.

◆《酒賦》

魏陳王曹植酒賦曰.餘覽楊雄酒賦.辭甚瑰瑋.頗戲而不雅.聊作酒賦.粗究其終始.嘉儀氏之造思.亮茲美之獨珍.仰酒旗之景曜.協嘉號於天辰.穆生失禮而辭楚.侯嬴感爵而輕身.其味有宜成醪醴.蒼梧縹清.或秋藏冬發.或春醞夏成.或雲沸川湧.或素蟻如萍.爾乃王孫公子.遊俠翱翔.將承歡以接意.會陵雲之朱堂.獻酬交錯.宴笑無方.於是飲者並醉.從橫讙譁.或揚袂屢舞.或扣劍清歌.或嚬蹴辭觴.或奮爵橫飛.或歎驪駒既駕.或稱朝露未晞.於斯時也.質者或文.剛者或仁.卑者忘賤.窶者忘貧.於是矯俗先生.聞之而歎曰.噫.夫言何容易.此乃淫荒之源.非作者之事.若耽於觴酌.流情縱佚.先王所禁.君子所失.

◆《酒賦》

魏王粲酒賦曰.帝女儀狄.旨酒是獻.苾芬享祀.人神式宴.辯其五齊.節其三事.醍沉盎泛.清濁各異.章文德於廟堂.協武義於三軍.致子弟之孝養.糾骨肉之睦親.成朋友之懽好.贊交往之主賓.既無禮而不入.又何事而不因.賊功業而敗事.毀名行以取誣.遺大恥於載籍.滿簡帛而見書.孰不飲而羅茲.罔非酒而惟事.昔在公旦.極茲話言.濡首屢舞.談易作難.大禹所忌.文王是艱.

◆《酒賦》

晉張載酃酒賦曰.惟聖賢之興作.貴垂功而不泯.嘉康狄之先識.亦應天而順民.擬酒旗於玄象.造甘醴以怡神.雖賢愚而同好.似大化之齊均.物無往而不變.獨居舊而彌新.經盛衰而無廢.歷百代而作珍.若乃中山冬啟.醇酎秋發.長安春御.樂浪夏設.縹蟻蓱布.芬香酷烈.垂嘉稱於百代.信人神之所悅.故為其酒也.殊功絕倫.三事既節.五齊必均.造釀以秋.告成 以春.備味滋和.體淳色清.宣御神志.導氣養形.遺憂消患.適性順情.於是糾合同好.以遨以遊.嘉賓雲會.矩坐四周.設罍樽於南楹.酌浮觴以旋流.備鮮餚之綺錯.進時膳之珍羞.禮儀攸序.是獻是酬.鹹得志以自足.願棲遲於一丘.於是歡樂既洽.日薄西隅.主稱湛露.賓歌驪駒.僕夫整駕.言旋其居.乃憑軾以迴軌.騁輕駟於通衢.及衡門以隱跡.覽前聖之典謨.感夏禹之防微.悟儀氏之見疏.鑒往事而作誡.罔非酒而惟愆.哀秦穆之見謬.惜三良之殲賢.嘉衛武之能悔.著屢舞於初筵.察成敗於往古.垂將來於茲篇.

◆《酒賦》

有一物曰酒,似水而清,或貯於壇,或盛以瓶,傳為杜康創造,復有曹操揚名。自古及今,愛者無數,號為遺風。筵有百味,無其不稱;事有千難,酒到順成;縱有死罪,酒過餘生;多年積怨,一盞能平。人情事故,其為先鋒。世皆愛之,蔚然成風:或值天寒地凍,哈氣成冰;亦或天高月小,萬里睛空。閒來無事,悶坐乏情。呼舊友,喚新朋,推杯換盞,猜拳行令,吟詩賦對,其樂融融。士者所愛,寓意不同:劉伶嗜酒,妻戒不聽;李白嗜酒,文思才湧;淵明愛酒,田園放情;東坡愛酒,乃世不容。君王亦愛,各有獨鍾:紂王穿池,國將頹崩;宋祖舉杯,心中安寧。

事有利弊,物有反正。酒者,少飲則益,可活血,能通經,樂來增趣,喜到添情;常喝則癮,迷亂心智,傷害神經,醉臥街頭,莫辨西東。君子於酒,飲完則睡,無害其品,無損其行;小人於酒,借之滋事,口出穢言,甚至行兇,禍及自身,品德見輕。

人有欲能止,物有度知停,不亦君子乎?

◆酒賦

酒者,千年妙物,古軒轅時杜康始造之於倉廩,而後帝女儀狄復釀之於熟果,經百代傳承,遂令世有醇香也。古聖人喜之,所謂堯舜千鍾,孔子百觚;士大夫喜之,言飲酒只是擲色;平民喜之,不通姓字粗豪甚,指點銀瓶素酒嘗;武人好之,稱一分酒有一分力;文士亦好之,高吟白日放歌須縱酒,杏花村外酒旗斜。將進酒,君莫停,觥籌交錯間,琥珀生光,古風醺醺兮,世代飄揚。

酒壯英雄膽。君不見劉季子醉後斬白蟒,鑄大漢基業五百年;景陽崗上武二郎,一飲十八碗,徒手打得白額虎;君不聞太白醉草嚇蠻書,昂昂得意,令國忠磨墨,力士脫靴,雖是文士亦稱雄;當代電影《紅高粱》那一群山野漢子呼喝著:喝了咱的酒,一人敢走青殺口!酒氣凜凜,何等豪壯。

酒解萬千愁。酒為歡伯,除憂來樂。其典出漢籍《易林》。曹孟德更有名句:何以解憂,唯有杜康。即見古酒之妙用也。李白《將進酒》中有: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卻又有舉杯消愁愁更愁之名言,成反證也。幸得明代醫家龔廷賢《藥性歌四百詠》中之權威論述:酒通血脈,消愁遣興。撥雲見日,終令真相大白焉。

酒促朋友情。想那水泊梁山,大塊吃肉,大碗喝酒,一百單八將情同手足;契丹人蕭峰睥睨天下,卻因豪飲結拜了呆公子段譽,那虛竹更是不顧出家人的戒律,大喊大哥三弟,搶過酒囊,狂灌口中,為著友情,生死度外,壯哉。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王維的這句千古絕唱則道出了友酒關聯之豪邁。

酒湧八斗才。杜甫曾寫有《飲中八仙歌》,單道大唐名士飲酒賦詩,李白斗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李太白不愧是詩酒雙仙。張旭三杯草聖傳,脫帽露頂王公前,揮毫落紙如雲煙。三杯即成書聖,酒之神妙可見一斑,王羲之亦然,酒正酣時一部《蘭亭集序》行雲流水般問世,後數度揮毫,幾番用心均不及原篇精妙。宋詞大師晏殊總結陳詞雲:一曲新詞酒一杯,完成量化之比較,與現代理論暗合也。

酒迷路人眼。古諺雲: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而阮籍大醉六十日拒婚之典,令路人司馬昭無計可施。蜀將張飛佯醉暴打士卒,引得多謀善守之老將嚴顏棄城而出,翼德遂計取巴郡。趙匡胤借酒斬殺鄭子明,而後高呼醉酒錯斬了鄭賢弟,酒為豁免之由也。太白更可借醉對視羞花美人,吟出了:雲想衣裳花想容之名句讓四三時時吟誦。

酒可醉,可仙,可眠,可健身,可養心,可安神,可催眠,可愉悅,可公關,可交友,可招財,可結緣,可增色,可用計,可生豪氣,亦可激發潛能。嗚呼,酒之妙用萬端非四三所能盡言也。然為政者則頗有禁酒之言,昔漢相曹操,雲酒可亡國,遂行禁酒令,時有北海名士孔融對曰:女色亦可亡國,何以不禁婚姻耶?君不見曹阿瞞舉杯高吟對酒當歌,人生幾何,卻令天下人戒酒,豈非笑談。

人生幾何,逝如朝霜,時無重至,華不再陽。吾輩生於凡塵,沐浴天地之光華,朝聞潮汐,暮送夕陽,賞華文之偉麗,觀浮雲之俯仰,夫復何求哉。君莫怨,且酩酊,任他兩輪日月,來往如梭。

廈門散人蘇四三記於戊子初秋。

◆酒賦

酒,杜康酉時之所得。史傳殷周嗜酒如風,王頒酒誥而不能止。吾曾聞'酒滿敬,茶滿欺',亦知'百事盡除去,唯餘酒與詩'之說。究此而推之,難避'痛飲真吾師'之慨嘆。

唐寅詩云'人生若不花前醉,花笑人生也是呆'。吾不曾痴呆,故而貪杯。觀天下之俠傑,莫不煮酒論英雄。縱覽古今之詩文,無不酒氣橫溢。此謂,源遠而流長也。

臨風把盞,對月暢飲。聽絲竹之幽清,賞歌舞之靈逸。玉盞頻催傳,醉而顛倒淋漓。笑語空嘈亂,飲而無不飄然。若興雲而離去,似駕霧而歸來。其妙樂,不可勝言。狂飲瘋癲,醉態各千秋矣。或亂泥墜地,酣眠沉睡;或高歌戲舞,牢騷愁言;或淚飛如雨,哀怨悲啼;或潑墨揮毫,洋洋灑灑,若江河之決堤,一瀉千里;或清吟低唱,絲絲綿綿,似澗泉之奔離,翡碎叮泠。

浮生若夢兮,浩嘆不如飲;亂離淚沾襟兮,歡聚酒中吟。量千盅之可慕,飲百斛之足雲。吾曾痛飲三百杯,爾後橫臥五百年。靜聽不聞雷雨之聲,熟視不見泰山之形,亦不覺寒暑之切肌,利慾之感情。餘觀寰宇萬物,紛紛擾擾,如江漢之三載浮萍。吾非劉憐,飲壇北斗,焉能問津?步殘花月庭,覽古今風情。天生劉憐,以酒為名。君不怨貌相之鄙陋,亦不聽家婦之良言。裸身狂顛‘天地為我棟宇,屋室為我衣褲,爾等入我衣褲又有何事焉?'幕天席地兮,縱意之所如。日日醉飲兮,身亡之隨意。無思無慮,劉公樂陶陶矣。

穆公酣而興霸,漢祖醉而蛇分。易水寒兮,壯士飲酒未曾歸,玉酒溫兮,關公功成入帳回。秦王飲瓊漿兮,天下歸一;後主償玉液兮,蜀地分離。憶桃園暢飲之結義,賞仲謀豪飲之霸氣。可憐溫侯,葬身酒色之林。最哀明皇,割愛馬嵬之驛。江水東流,明月依舊。周郎風流,酒中一炬,卻曹公八萬裡。

太白之風,山高水長。遍跡廟廊山野,醉留詩酒百篇。杜公孤浪兮,潦倒新停濁酒杯;柳郎放蕩兮,不堪冷落清秋節。浩然隱幽林兮,把酒話桑麻;淵明居南山兮,賞菊無車馬。蘇公(蘇瞬卿)讀史而拍案,東坡懷思於嬋娟。與貴妃揚袂以其舞,同昭君扣劍而清歌。樂哉!是謂‘人生朝露,對酒當歌'。

古今聖賢,皆縱情於酒。吾非聖賢,亦非僧道,為何不可飲酒乎?酒不過量,何過之有?飲青州之從事(好酒),棄平原之都郵(壞酒)。狂飲三百日,醉臥五千年。君難知其中之樂也。今作此賦,以勸諸君共飲。酒,不可不貪戀也。


網絡版《酒賦》篇一

有一物曰酒,似水而清,或貯於壇,或盛以瓶,傳為杜康創造,復有曹操揚名。自古及今,愛者無數,號為遺風。筵有百味,無其不稱;事有千難,酒到順成;縱有死罪,酒過餘生;多年積怨,一盞能平。人情事故,其為先鋒。世皆愛之,蔚然成風:或值天寒地凍,哈氣成冰;亦或天高月小,萬里睛空。閒來無事,悶坐乏情。呼舊友,喚新朋,推杯換盞,猜拳行令,吟詩賦對,其樂融融。士者所愛,寓意不同:劉伶嗜酒,妻戒不聽;李白嗜酒,文思才湧;淵明愛酒,田園放情;東坡愛酒,乃世不容。君王亦愛,各有獨鍾:紂王穿池,國將頹崩;宋祖舉杯,心中安寧。

事有利弊,物有反正。酒者,少飲則益,可活血,能通經,樂來增趣,喜到添情;常喝則癮,迷亂心智,傷害神經,醉臥街頭,莫辨西東。君子於酒,飲完則睡,無害其品,無損其行;小人於酒,借之滋事,口出穢言,甚者行兇,禍及自身,品德見輕。

人有欲能止,物有度知停,不亦君子乎?


篇二

乾坤爍爍,日月朗朗。龍騰華夏,天地呈祥。紅塵錦繡,酒風浩蕩。神州巍巍,福澤綿長。街館樓肆,酒旗飄揚。四季合時序,五穀釀瓊漿。仙俠善吸鯨飲,雅士舉杯流觴。豈可無酒賦乎?作之。

國有餘財成市,民有餘糧成酒。夫酒者,水形而火性,外柔而內剛。和諧而暢懷,含宏而張光。其成歸天數,其味蘊天香。其德承王道,其仁和陰陽。其義秉倫理,其禮遵綱常。其智傳四海,其信達三江。存公心,戒私慾,任世人品評而無言。舍其身,忘其死,呈玉液洌洌惠及小民。誠至如斯,酒之恩也!

萬物本固有,唯酒不可無。廉者掛冠,壽者告老,接來不可無酒也。治者升遷,隱者歸田,送往亦不可無酒也。弱者及冠,幼者成禮,開枝散葉不可無酒也。舊人別去,新人初來。婚喪嫁娶亦不可無酒也。餚之佐酒,甘鹹入味。酒之佐餚,唇齒留香,於宴不可無酒也。酒為色媒,色借酒膽。姻緣唱和,紅袖添亂,於情亦不可無酒也。何處無之乎?酒之德也!

頌其恩德,市井庶民有歌雲:“酒業湯湯,德業煌煌。二老能善奉,兒女可厚養。商旅得之繁華,經濟賴此永昌。”非酒之功乎?褒之以賦,作於八十屆蓉城糖酒會閉幕之際。


網絡版《酒賦》篇三


天地妙珍,惟茲美酒。汲上善之冽清,發谷糧之醇厚。千年檀美,馨儀狄之達明;百代脩延,秉杜康之穎秀。斯乃宴客之榴花,樂遊之玄酎。畢卓為之而一盜,沉臥鄰牆;劉伶嗜之乃荷鍤,贈封醉侯。

欣彼金斝微瀾,流霞湛湛;玉杯聊泛,瓊液瀠瀠。孰誰過新豐而醉,方百日乃醒。且聞蒼梧醴溢,騷客詩興。高皇揚袂而踏風,千鍾齎志;孟德臨江哉橫槊,艫舳搖旌。太白百篇以斗酒,陶翁五柳則怡情。更乃蛇分而漢起,虎悚而石崩。

所慮水以載舟亦可覆舟,酒能逸趣亦能喪德。帝辛炮烙乃生民怨,終落火焚;暴桀昏狂則起禍端,必遭覆溺。若夫酗醟yòng無方,頑騃ái不律。豈能福下民,為賢闢。向來禍起兵廚,墮生敗績。是故周公以酒誥,賡夏禹之先明;歷代之令申,延後昆以永惕。

夫青梅酒煮,杯酒權吞。醉裡聖賢,妍蚩猶半;壺中清濁,舒慘平分。惟持之有度,方託乎無身。輒以詩稔歲,賦陽春。喜飛觴於盛紀,慶造物之殊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