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湮灭的琼花,解放后最先在曹王林园场发现(扬州江都)

被称为“维扬一枝花,四海无同类”的琼花,据史载,早在1276年元军占领扬州后就湮灭了。后来是怎么发现的,又是在那里发现的呢,本文为你一一揭晓。

历史上湮灭的琼花,解放后最先在曹王林园场发现(扬州江都)

琼花

琼花一词,最早见于《诗经.齐风.着》。一般认为,琼花植于唐,兴于宋。宋初,扬州太守王禹偁于997年曾作《后土庙琼花诗》序,使得扬州琼花名声远扬。1161年金人南侵,曾劫走琼花栽于御园,却始终枯而不发。然后土庙的劫后残根,却在一夜雷雨后灵苗复发。其间,北宋仁宋,哲宗,南宋孝宗三位皇帝都曾先后将其移植于禁苑,也是一年不到便枯槁了。复还扬州后,竟又复合。直至1276年元兵攻陷扬城,琼花竟于次年突然枯萎,从此,琼花似已凐灭不存。

到了1953年,苏北农学院教授徐晓白(1909-2006,原名尔球,字荟舆,号凤笙。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主席)受命寻找琼花。他仔细研究了明《琼花图》,南宋郑兴裔的“琼花辨”,史公祠内由大学者阮元书题的清宫所藏“琼花真本”石刻图文等资料,经过考证得出了“扬州琼花是聚八仙的优良变异种,聚八仙是木绣球的人工栽培种”的结论,然后,多次深入扬州的漫山遍野以及各地园林觅宝寻珍。最后,终于在有千年花木栽培史的江都曹王林园场找到了聚八仙的优良变异种一一琼花。

历史上湮灭的琼花,解放后最先在曹王林园场发现(扬州江都)

徐晓白教授在曹王林园场发现数本忍冬种植物聚八仙变异种即琼花的消息,很快成为震惊花卉界的重大事件。他本人也特别兴奋,当时曾赋诗一首,诗的题目是《我来扬州,询及琼花,人多不识,经研究后,实乃聚八仙变异种》,诗曰:“扬州久住自多情,论到琼花待细评。莫道奇葩人未识,今朝幸得我题名”。

紧接着,他又具体指导农学院琼花课题组进行琼花引种,繁育,栽培等技术,学术研究,终于使扬州市的市花能开遍全市,并让全国更多的人见识到这四海无同类的维扬一枝花。他本人也就从此被称为“琼花教授”。他自己在自家宅院里培育的一株琼花,竟然特别青睐这位在七百多年后重新发现它的主人,“一年数度开”,算是对这位当代发现者的回报。徐教授亦曾赋诗一首:“花开原值艳阳天,奇迹居然到眼前。酷暑严寒都不畏,一心欲与雪争妍。”

时间推移到1962年,有人又在大明寺平远楼前看到一株类似植株,经徐教授等人确认,就是琼花植株。徐教授亦尤兴奋,原来在扬州市区本士,琼花并未完全灭绝,只不过是人们不识庐山真面目罢了。于是,教授又赋诗一首“传闻原不一,考据亦多殊。观内空无物,祠中有画图。琪花如聚蝶,玉蕊似联珠。琼花今开放,幽恣信不诬。”(朱毓麒)

历史上湮灭的琼花,解放后最先在曹王林园场发现(扬州江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