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在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你實際上只求對方完好無缺

那些在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你實際上只求對方完好無缺

(大源的古戲臺)

原題《大源採訪錄》之三

鷓鴣鳥和雲雀在窗外綠油油的稻田深處鳴叫,不由不早起。天,剛矇矇亮。從四樓走廊正望天空,一抹絢麗的朝霞,是久居城市高樓的我,多年不曾仰望到的美景。

大源鎮共有江田、界福、大源、荷溪、南畈、石下、山背、嚴家八個村委會。大源第二日行程,大源鎮荷溪村。距離鎮政府三公里,六點半準時出發。七點,在荷溪村委會食堂早餐完,馬上開小會,佈置行走路線,探訪大源正式開始了。

那些在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你實際上只求對方完好無缺

(戲臺上的鏤雕)

村裡安排的兩位隨行導遊都博學多才。九十二歲高齡的彭顯楊老先生,舊師範畢業,寫過回憶錄,做過道士,修彭姓族譜。他走路時,腰板挺直,背有點駝,花白頭髮下的面容始終慈眉含笑,依舊人高馬大的感覺,我們好奇什麼問題,他都耐心解答。而五十多歲的彭園國先生,做過民辦老師,後轉村委會工作,好鑽研探究荷溪典故,是不問他任何亦時刻滔滔不絕之人。

一行人走過彭院(現康樂園,老年體協),古戲臺,勸家井,彭氏祠堂。在去吊桶環的上山臺階路旁,我第一次看見火紅的彼岸花,驚喜異常。“彼岸花,開彼岸,只見花,不見葉”,從前,只在書中知彼岸花的花葉相念相惜永相失,永生輪迴永不見,有著永遠無法相會的悲戀之意。立秋前後的秋彼岸,意味著中元節(七月半)就要到了。文人墨客筆端,彼岸花寓意一段悲天戀情,而在大源荷溪,鄉間百姓卻叫它石蒜。人們從它花枝尖處的“小鞋子”多少隻,來預測當年寒冬的冷暖程度:鞋子多,則冬冷;鞋子少,則冬暖。

那些在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你實際上只求對方完好無缺

在一萬三千年前就有人跡的吊鐘巖下,採風姐妹們與荷溪村委部分幹部合了影,算是紀念大源創作一行的啟動。荷溪境內 “仙人洞”和“吊桶環”遺址,有著從舊石器時代晚期到新石器時代早期完整而清晰的地層堆積,是當今所知世界上年代最早的栽培稻遺存之一,較之浙江河姆渡遺址栽培稻早5000多年,把世界稻作起源由7000年前移到12000至14000年前,揭開了人類稻作文化歷史嶄新的一頁。

我們從彭氏宗祠尋到彭氏族譜。後來,我寫了族譜上的幾個彭家族人故事,還有荷溪村裡家家戶戶晾曬在堂前屋後的鄉間乾菜“絲瓜幹”的做法。其它姐妹也各自成文,我印象最深的,是楊慧寫了荷溪老戲臺,美蘭寫了彭園國先生。

那些在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你實際上只求對方完好無缺

(彭園國先生給眾人當荷溪解說員)

那日,有妹妹實在忍受不了艱苦的住宿條件和高強度的創作要求,午飯後藉口家中有急事,就搭車去了萬年縣城,再自己坐車回上饒。待會長傍晚趕至大源,看見我們躺在會議室地下津津樂道大源的靈感與熱情,很感動。她連夜帶著助手給我們每人買了枕頭和空調被。我們說一人一條有點浪費,會長卻說等採訪完,就把這些用過的東西捐給大源養老院。

來探聽第一天採訪情況的鎮長得知我們洗澡不方便,就把他二樓值班室的鑰匙給了我們。那是一個套房,外間辦公,裡間住宿。裡間地面鋪著色彩富麗的瓷磚,獨立衛生間很大很乾淨,設備也挺高檔,房裡瀰漫一股暗香。我們輪流去洗頭洗澡,有人偷偷用了房裡的洗髮水和香皂。回頭說起那臥室裡粉色系的蚊帳與窗簾,我們曾暗笑那鎮長有顆浪漫十足的少女心啊。幾日後,離開大源時我才恍然發覺,那間臥室是整個大源鎮最具現代城市化的地方。

那些在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你實際上只求對方完好無缺

(彭顯揚先生給我們嚮導)

那晚,鎮政府樓下不遠的一戶人家號鼓通宵達旦,偶爾間雜著人聲哭嚎。後來,我們才知是那家有老人“過背”(去世),要連續做齋七日七夜。“那可糟了,我們不得每天都無法安睡?”有妹妹驚問。

我卻在想:存在與離去,有時只在一瞬間。那些在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你實際上只求對方完好無缺,就是你的幸福與平和。就像,所有父母在孩子來到人世那刻,只求他的康健平安,而從未要求他是優秀的。而所有孩子,卻只在完全失去父母之後,才會有所神悟。

那些在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你實際上只求對方完好無缺

(在摘錄荷溪舊十景的詩句)

附錄當日文稿《荷溪彭族故事》文/珍兒

彭,乃大姓,始於彭祖,火神祝融後代。

萬年大源彭氏興於宋仁端公。彭氏族譜詳盡,隔三年小修家譜,記錄祖孫三代;二十至一甲子內必大修,旁支錄入,名人傳記。荷溪歷史,起於西漢;荷溪彭族,興於宋;彭氏宗祠,初建於康熙八年,復遷於清宣統年間。祠堂中柱有聯:

自昌邑至鄱陽至荷溪處處地靈人傑

由西漢而唐宋而共和朝朝族盛民強

祠堂族譜上,亦記載了不少仁人志士的故事……

那些在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你實際上只求對方完好無缺

(大源百姓)

(一)孝思維則

清代年間,大源荷溪都裡,有個美麗的摶揭小村,水美田肥,民風淳樸。

一個叫鯤化的俊後生,自小懂事異常,讀書種地,樣樣上手,對寡母更是十分孝順,相依為命。

相傳,鯤化無論何時何處用餐,一定先幫母親盛好飯,等母親吃過後,自己才開始用餐;每日早晚,鯤化必先問候老母,再服侍母親起床或就寢,之後才回房自己讀書做事。

老母因病去世後,葬入山上早已修建好的墓穴(虛墓,空的墳墓。謂預先築好以待葬的墓室。也有一說,鯤化老母意外身亡,屍骨蕩然。鯤化守的是老母空墳)。

鯤化在墳邊結草搭廬,像老母生前在家一樣,按日常禮數請安盛飯,整整三年不剃髮換衣,更沒有出山一步。

三年後,鯤化才磕頭下山,開始謀劃自己的成家立業。

不久後,有人在墳頭鯤化常磕頭下跪的地方,發現突然間長出了一棵靈芝草,異香撲鼻。過往村民紛紛稱奇,不忍採摘,皆嘆:鯤化孝心,感天動地。

鄉野四處,個個相傳鯤化山上為母守孝三年,感動自然長出奇異靈芝的故事。當時江南的巡按大史徐公也湊巧聽到了,派人一打聽,果真有鯤化其人其事。

巡按史十分喜歡鯤化,覺得一個人的孝行能如此,必有奇特能力。便想向朝廷舉薦鯤化,鯤化推辭再三,聲言不願遠離家鄉,獨留寡母孤墳生雜草。

徐公最後拗不過,答應了鯤化留在荷溪,卻特意賜鯤化一匾“孝思維則”,表彰其對母親的孝行。

鯤化,字庭瑞,號羽南,摶揭人。

母死虛墓三年,土生芝草。巡按徐公旌以“孝思維則”。

那些在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你實際上只求對方完好無缺

(孝子牌坊)

(二)見義勇為

明朝萬曆年間,大源荷溪,當時有個叫凌揭的小村。

有位彭姓秀才,名凌衢,字企南,自小秉性耿直,胸懷大志。

凌衢少時喪父,由母親獨自帶大。傳聞,凌衢讀書時,旁人可見其頭頂有明燈一盞,忽隱忽現。炎炎夏日,同村夥伴都在大源河裡嬉戲,獨凌衢不是在老樟樹下大汗漓淋地讀書,就是在河岸邊舉石舞棍。夥伴們喊他下河打水仗,他只會憨直回答:“我要學得那多般武藝,以後才可保家衛國!”

果真,凌衢考取功名後,立刻就被朝廷重任為浙江金華府蘭溪知縣。

離鄉上任那天,荷溪鄉民夾道歡送,都知那金華蘭溪乃魚米富裕之處,算是個好差事,祝賀凌衢能得償所願,一展抱負。

這金華蘭溪較富裕,自然多賈商、或官宦之親,就算衙門差職,也多有官商牽連。箇中往來,錯綜複雜。

凌衢性情耿直,廉直不貪,無偏無黨,又一心以身許國,捐滴歸公。上任後,大刀闊斧地就開始修治地方苛稅,考慮普通百姓的民生聊計。百姓們自是拍手稱快:終於遇上個好縣官。只一年,朝廷稅收有增,皇上碰巧也聽聞百姓讚賞,對凌衢自是另眼相看。

凌衢卻不知,自己已暗中得罪許多商賈與同僚。

沒兩年,朝中有人舉薦:凌衢既是能人,定有治理良方,應派往更需要之處,更重用之。

於是,不幾日,凌衢便復任湖廣黃州府麻城知縣去了。此任明升暗降,黃州麻城又窮困多惡霸。剛腸嫉惡的凌衢上任後,一樣彰善癉惡,信賞必罰。

很快地,有惡霸就聯合朝中官宦,以凌衢私自減稅引起地方恐亂等等之由,藉機參了凌衢一本。皇上大怒,賜斬首。可憐一生自認仰不愧天的凌衢,莫名其妙客死異鄉。

鄉野藝人送凌衢的無頭屍身回到荷溪,鄉民們皆嘆凌衢一生為國為民肝腦塗地,卻落得如此淒涼下場。彭族人多有不甘。

不幾年,便有能人異士查明真正緣由,幾番上告朝廷。

皇上派人調查之後,真相大白,愧感當日受奸佞小人所惑,便下旨特製金頭顱一個,賜凌衢全屍,以示凌衢清白之名。

彭族人開棺鑲顱那日,特意刻碑“見義勇為”,讓子孫永記碧血丹心。

凌衢,字企南,凌揭人。授浙江金華府蘭溪知縣,復任湖廣黃州府麻城知縣。

那些在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你實際上只求對方完好無缺

(老戲臺)

歡迎進入珍影像2018第47期。原創圖文未經許可不得用於他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