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随谈11|治理幼儿园“小学化”后,教还是不教?

治理幼儿园“小学化”

到底是教?还是不教?

+

Q

近期,教育部办公厅下发通知开展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①对于提前教授拼音、识字、计算、英语等小学课程内容的要坚决予以禁止;②社会培训机构也不得以学前班、幼小衔接等名义提前教授小学内容;③小学坚持零起点教学。

但现实是,我身边的家长在孩子教育上总是“大手笔”投入:看到这个公众号推美国英语教材,好评如潮,囤!遇上某网站列了必听的幼儿古诗词课程,买!听到小区妈妈推荐哪哪的数学思维课外班,报!总之在教育方面,绝对不能亏待了孩子,不能在教育装备竞争大潮中被抛在后头......零起点教学真的控制的住么?家长们到底要不要抢跑?

大手笔带来的益处是,孩子们更容易获得优质的教育资源,但同时也给家长们带来了新的负担。有的家长坦言,养娃天天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孩子学得累,自己教得累;有的家长想逃脱随大流的魔爪,干脆什么也不弄;还有的家长走中间路线,自己教一点、机构教一点,保持不掉队就行。

那么,对于学龄前儿童,到底要不要教这么多内容呢?在我看来,我们需要转变观念,从细节焦虑走向整体把握,从教什么走向学什么,从内容导向走向能力导向,便能在具体的纠结情境中找到适合自家娃的解决方案。

1.从细节焦虑走向整体把握。

客观来看,信息时代的快节奏、转型社会的教育资源不均衡、可预见的激烈竞争等都是让人焦虑的因素。主观方面,对家庭教育作用的重视、拿自家孩子与周围孩子作比较的惯性、对孩子的过高期待甚至拔苗助长加剧了家长的焦虑感。焦虑本质上是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适度焦虑将促使我们为即将到来的挑战提前作准备,有助于自如地应对变化,但过度焦虑却让我们陷入负面情绪漩涡,影响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细节困惑出现过度焦虑的情况比比皆是。比如,有的妈妈在教4岁宝宝学10以内的加减法,如果问3+5等于多少,孩子立刻说出是8,但给他一个问题情境:“小明有3个苹果,妈妈再给他5个苹果,小明有多少苹果?”,孩子不能立即说出是8个苹果,还得拿出小手指来去挨个数。

妈妈就很纳闷,我都教了这么多次了,怎么连这么简单的问题都还反应不过来?并由此发散出一系列问题。比如,别的孩子都学20以内的加减法了,我家的水平还这么差,以后上了小学怎么办;我教了这么久,孩子也没学会,真是不知道该怎么教;看来孩子数学太弱了,我得给他报点补习班,纠结哪个补习班效果好;这孩子就知道看动画片,我得再多花点时间让他练习做题……

育儿随谈11|治理幼儿园“小学化”后,教还是不教?

这样一来,摆在孩子面前的简单数运算问题不但没有解决,还新增了很多远期问题,自乱阵脚。其实,如果把精力聚焦在分析问题本身,更容易找到解决方案。

这位妈妈在教3+5=8时,孩子只是在机械记忆,没有真正理解抽象数字后面的数量关系,所以当孩子面对3个苹果和5个苹果一起有多少的问题时,仍旧选择自己偏爱的点数方法。了解到这一点,作为妈妈的挫败感可能减少了一大半,感觉好了不少。若要彻底解决这位妈妈的焦虑,就需要调整一下发展视角,站在更长远、更宽广、更全面的角度去思考,应当让学龄前宝宝经历什么样的数学活动,才有助于数学思维的发展呢?

就这个宝宝反应出来的数运算问题,我们应当意识到数运算需要数感作基础(数感即理解一个集合的数量以及用数来表达这个数量的能力),孩子需要在大量具体、直观、自然的问题情景中积累对抽象数字的理解,才能体会符号化的数字意义,进行抽象的数运算。认识到这点,妈妈就不会只盯着眼前的问题而忽略了整体的发展。

一旦树立了整体发展观念,我们更容易抓住学习的本质,找准孩子在语言、数学、个性等各方面发展的规律,便能拥有一颗平常心来面对遇到孩子身上五花八门、层出不穷的问题,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问题。

形象点说,我们可以把孩子看做一颗小树苗,孩子在数运算方面遇到的问题只是某个枝丫上的营养不良,要看到这个枝丫与其它枝丫、主干道之间的关系,既不能顾此失彼,避免对这个枝丫施力过猛而让其它枝丫出现新问题,也要抓大放小,重视主干道的营养,以主干道充足的营养保障其它枝丫的成长。

育儿随谈11|治理幼儿园“小学化”后,教还是不教?

2.从教什么走向学什么。

“子不教,父之过。”受传统文化影响,“作为家长有教孩子的义务”这种观念根深蒂固。

从最开始的教做人、做事,到现在我们总想教孩子学点什么,比如认字、学英语,都是家长应该做的事,教的不好就是失职。但是稍不注意就会过度,利用当家长的权威硬塞给孩子大量的学习任务,走向功利性的学习道路。

比如,为了让孩子的英语达到母语水平,有的妈妈为孩子精心设计了一套学习方案,每天给孩子安排了大量的英文学习时间,想把自己认为的优质资源全都灌输给孩子。孩子却很抗拒,完全不按妈妈的设计来。妈妈很失望,也很委屈,觉得自己的用心白废了。

再比如,有的妈妈觉得孩子有些数学天赋,便让孩子幼儿园放学后做一大堆数学活动,拼图100片、建构30分钟、练习册19页之类的。如果遇到困难,只要妈妈鼓励下,最终还是完成了。她觉得孩子并没有不喜欢,但相对学习而言,孩子确实更喜欢出去玩闹。这种刻意练习既能提高孩子的数学能力,还能培养毅力,一举两得。

育儿随谈11|治理幼儿园“小学化”后,教还是不教?

实际上,这两位妈妈若是能站在孩子角度想,这些学习方案是不是孩子需要的?就能理解孩子对英语的抗拒、对玩闹的喜欢,想出更适合孩子的英语和数学活动。以孩子是否需要作为解决问题的突破看上去有点滑稽,因为孩子还没有大人眼里的“理性思维”,他们需不需要重要吗?

答案是肯定的。当你在思考“这是不是孩子需要的”这一问题时,你就选择了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量,会尊重孩子的自主意识,会意识到内驱力的重要性,由此想到你选择的内容是否考虑到孩子符合孩子当前的认知发展水平,是否是孩子感兴趣的内容,是否对孩子长期发展有作用。

一旦明确并尊重孩子的主体地位,我们会发现作为家长的职责并不是教给孩子什么,而是需要把选择的权利交还给孩子,根据孩子的需要去选择适当的教育活动、资源和产品帮助孩子学习。更为重要的是,我们会发现学龄前宝宝身上天生的好奇心、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多么宝贵,这将给他们后期的正式学习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育儿随谈11|治理幼儿园“小学化”后,教还是不教?

经验3:从内容导向走向能力导向

一直火热的幼儿培训市场足以说明我们对孩子早期学习的重视程度。特别是随着网络的普及、知识付费的流行,越来越多的家长选择通过网络获取优质教育资源,自己在家教孩子。我观察周围的家庭,他们在教的过程中,可以分为知识导向派和能力导向派:知识导向派常常将目光聚焦在眼前的升学压力上,侧重知识点的灌输,容易得到爷爷奶奶们的拥护;能力导向往往有较为长远的远光,侧重技能的培育,要投入更多精力做好与爷爷奶奶、学校老师的沟通工作。

不同的关注点导致不同的教育目标,随之而来的是不同的教育方式。

知识导向派的家长们常常关心能学多少知识:能学多少英语单词,能背多少首唐诗,会写多少汉字,能不能完成100以内的数运算……能力导向派的家长们则常常关心能发展什么样的能力: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怎么样?孩子应当具备哪些良好的学习习惯?孩子的求知欲怎么样?孩子在面对困难时应当以什么的心态去解决?……

虽然知识导向派的家长都很警惕高分低能,但却会因为过于关注孩子对知识点的掌握导致教育目标与生活目标的割裂,造成种种矛盾。比如,时间上的冲突,孩子从幼儿园放学回来到睡前的这段时间是有限的,选择了让孩子自由玩耍就不得不减少系统学习的时间,这会让孩子。又如,选择权的冲突,家长忽视孩子的自由玩耍对于性格、创造力等非认知技能的帮助,代替孩子做判断。孩子一旦习惯了在家长的权威下隐藏自己的想法,良好的亲子关系便失去了发展基础。

而能力导向派的家长则赞同“为未来而教,为生活而学”的理念,开始思考如何解决早期教育与后期学习的连续性问题,由此会在各种选择中更为理智。

比如,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对综合型人才的需求猛增,STEAM课程应运而生,各种媒体、教育机构、玩具公司围绕幼儿STEAM产品大做文章,以各种方式在倡导重视幼儿动手操作能力、探索能力、想象力、创造力等方面的发展。在这种大环境下,能力导向派的家长会更为关注各学科的本质,清醒地认识到,虽然不用过于强调知识输入,但也要看到知识是发展技能的基础。

育儿随谈11|治理幼儿园“小学化”后,教还是不教?

以科普领域为例。当孩子开始问天上的月亮为什么有时候是圆的,有时候是弯的?你该以诗意的想象给孩子解释,还是给孩子讲科学知识呢?

能力导向派的家长会意识到,科学是一套系统、严谨获取新知识的方法,科学思维的本质是假设与证据的相协调。对学龄前儿童来说,最为重要的是引导他们将自己认识世界方式与科学探索世界的方式关联起来,发展观察、假设、验证、记录等科学技能,孩子通过自己探究掌握的科学知识将帮助他进行更为深入的学习。而想象的产生离不开知识的积累。孩子自己会加工接触到的知识,形成自己的理解,不断的顿悟,对世界万物产生新的认识,并以独特的方式展现出来。

所以,在面对这样具体的问题时,能力导向派的家长不会着急给孩子答案,会听孩子的解释和困惑,让孩子或是以科学探究方式,或是以想象方式形成合理的因果解释,使孩子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获得发展。

一旦选择了从内容导向走向能力导向,我们便会发现作为家长会不自觉地给孩子更为营养的爱,更加从容地陪伴孩子应对未知的挑战,见证孩子萌发自己的思想、选择自己的道路、实现自己的梦想!

育儿随谈11|治理幼儿园“小学化”后,教还是不教?

本文要点回顾

1.从细节焦虑走向整体把握。

2.从教什么走向学什么。

3.从内容导向走向能力导向。

-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