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问我答3|宝宝爱动手怎么说都不听?三招教你搞定“暴走的宝宝”

Q

近期,有读者就“宝宝爱动手欺负人”的问题求助我们,希望通过专业、科学的方式来帮宝宝改掉这个坏习惯。

读者案例:

“男宝,两岁半。在公共场合玩耍会毫无预兆地推其他小朋友,打其他小朋友的头,家长制止后,问他这样做对不对,宝宝自己会说不对,家长问以后还打不打,宝宝也会回答不打。可过不了一会儿,又会犯同样的错误。”

你问我答3|宝宝爱动手怎么说都不听?三招教你搞定“暴走的宝宝”

随着宝宝大脑思维的发育和活动能力的增强,他们再也不能满足于每天躺在床上看天花板,或者坐在婴儿车里仰望天空了。这世界的一切对他们来说,太新鲜了,什么都想尝试,什么都想探索。

而在探索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错误行为的尝试,这个时候家长如果一味地强硬制止,甚至是呵斥,一般效果都不太显著。凡事都必须先搞清楚问题形成的原因,再针对不同的原因去制定不同的解决方案,方为上策。

欺负行为形成的规律

第一个规律就是宝宝是怎么学会欺负的呢?

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基于他过去的经验。另一种就是观察模仿过去的经验。

这两种方式主要通过正强化或负强化得以加强。

正面强化,典型的是受到表扬。负面强化,典型的是撤销原有的消极刺激。通过正强化或者负面强化他产生了一种愉快的体验,所以他愿意继续这种欺负行为。

你问我答3|宝宝爱动手怎么说都不听?三招教你搞定“暴走的宝宝”

第二条规律就是宝宝的欺负行为,往往是受大脑的协同功能发展程度自我控制能力,社交能力,这三方面因素影响。

自我控制能力和社交能力比较好理解,就不展开解释了。

重点解释一下协同功能发展程度。

协同功能发展程度指的是大脑两个半球的发展的均衡性。如果左半球的抗干扰能力较差,右半球的完形认知能力也较弱的话,那这种协同功能发展的不平衡,就容易导致宝宝产生欺负行为。

第三条规律就是跟我们的养育环境有关系,绝对权威和过度溺爱型的家庭就容易导致宝宝产生欺负行为。

权威型的父母往往过于控制孩子的自主性。使宝宝产生逆反心理和对抗情绪。对宝宝而言,父母的情感支持会减轻他们的社交退缩、违纪和攻击行为。而父母过分严厉的惩罚发脾气打孩子等极端行为就会导致他们攻击性较强,固执粗暴。

过度溺爱型的家长容易放弃对边界规则的限制,宝宝一旦某种需要得不到满足的时候,就会大哭大闹,以反抗来达到目的表现出任性蛮横不讲理,慢慢发展成欺负他人。

你问我答3|宝宝爱动手怎么说都不听?三招教你搞定“暴走的宝宝”

最后一条规律就是传媒中的暴力传播也会增加宝宝的欺负行为。

随着电视电脑的普及,家长们没有精力完全防范动画片中的暴力情节,这些情节描述也会越来越细致,使得宝宝由单纯模仿发展到攻击、故意侵犯等欺负行为。

你问我答3|宝宝爱动手怎么说都不听?三招教你搞定“暴走的宝宝”

以上四条规律就是对欺负行为的一个基本认识。了解了这些规律之后,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我们该怎么办呢?

解决欺负问题的思路

总的思路分三步:

  1. 要保持理性的态度;

  2. 寻找行为背后的原因;

  3. 持续关注动态,调整策略;

下面我们结合读者描述的案例情况来展开具体分析:

对于两岁半的小孩儿在公共场合有这种打人行为,我认为不是个案,是这个阶段孩子不会解决冲突的直接表现。

在大人看来是毫无征兆,往往背后有一些未被觉察的原因。

比如,小孩子对因果关系的好奇心。

小孩子很可能只是在思考,我打人的这种行为,会造成什么结果?至于是不是会打伤人?会不会被妈妈说?对不对?这些都不在他的思考范围之内。他只是关注自己的行为会有什么样的结果。比如看到对方哭、或者是试试看对方有什么反应。

你问我答3|宝宝爱动手怎么说都不听?三招教你搞定“暴走的宝宝”

想到了这种可能性,家长的怒气可能会消了一点,能够冷静下来关注,宝宝发出这种行为的真实原因。

这就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保持理性,尝试心平气和地看待宝宝的打人行为。

第二步就是继续思考,宝宝为何会有这样的行为。根据发展规律,这个年龄阶段打人,往往是“偷偷”学来了。家长需要排查一下,最近是不是让孩子接触过一些动画片里面有“打”的动作?有没有看到过小区其他孩子在打闹的场景?有没有教过孩子“打”这个动作?…

如果排查没找到原因,你还可以继续观察,宝宝会在哪些场景下打人?在公众场合突然打对方,对方是不是都比他弱小?对方是不是拿了他感兴趣的东西?对方是不是做了一些不如他意的事情?

总而言之,家长要像侦探那样,找到“毫无征兆”背后的真实原因,才能对症下药。

你问我答3|宝宝爱动手怎么说都不听?三招教你搞定“暴走的宝宝”

第三步就是动态调整策略。不能指望一两次就能解决问题。特别是2-3岁是宝宝自我意识快速发展时期,很有自己的主意,对家长的意见消化吸收起来需要一定过程,而且还会有反复、甚至退步。家长对此要有预期,灵活调整策略。

就案例中这个宝贝的情况,建议可采取这样的方式:

先弄清楚宝贝是出于什么原因打人,是否仅仅因为对因果关系的好奇心?

如果是这种情况的话,要解决的重点是让他理解打人的结果,不只是告诉他不对,而且要让他想做的事受到影响。采取的方式是建立“打人就不能玩”的概念。

你问我答3|宝宝爱动手怎么说都不听?三招教你搞定“暴走的宝宝”

看到宝贝在公众场合再次突然打别人,确认对方没事后带宝宝走开,告知他这个行为的结果——打了人就不能和别人一起玩。如果再打,那就只能回家,不能和别人玩。

实施几次后看他的反应。如果宝贝提出要继续玩耍,那就带回去继续玩,反复告知如果再打人就只能立刻回家,不能继续玩耍。如果宝贝还是如此,那就减少去公众场合玩耍的次数,并且强调这是因为他打人导致的结果。一段时间再观察他打人的情况,只要有下降趋势就要狠狠鼓励,以正面强化鼓励他保持。

如果这套解决方案不适用,那就得调整策略,继续观察宝贝打人的原因。

在排除了抢玩具、博取关注等因素后,看看他打人后的表情、打人后会说什么之类的,再给负面强化。核心就是通过他能理解的方式,知道“打人”会“有不好的结果”。“不好的结果”可以是:导致他想干的事做不成(限制玩的时间、次数等)、得到负面评价(“宝宝不能继续在这里玩了。”)……

同时,也注重观察宝宝的积极表现,给予正面强化。核心就是让宝宝理解“不打人”会有“好的结果”。“好的结果”可以是:满足他的愿望、鼓励他完成新的挑战……

正确看待成长过程中的“小毛病”

现在大家看到孩子身上有这样的不足、那样的缺陷,其实都是孩子绝佳的成长机会!我们能发现问题并能正确的看待它们,放下纠结和焦虑,其实就是在帮孩子赢在起跑线。

换位思考,逃避问题是人的本性,有多少人能直面自己的短板,真正的悦纳自己呢?人的愤怒大多是因为能力不足。要想让孩子有能持续一生的自信,就应当重视眼前的这些小问题。庆幸我们能遇上问题!

因为,每一个问题就是孩子成长的机会!只有遇到问题、解决问题,孩子才能真正的成长!

你问我答3|宝宝爱动手怎么说都不听?三招教你搞定“暴走的宝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