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社會賢達」到「無黨派人士」稱謂的演變

从“社会贤达”到“无党派人士”称谓的演变

从“社会贤达”到“无党派人士”称谓的演变

參加一屆政協全體會議的無黨派民主人士合影:前排左起董魯安(於力)、馬寅初、郭沫若、符定一、李達、張奚若;後排左起丁燮林、洪深、吳有訓、王之相、歐陽予倩、周谷城。

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 ,一些無黨無派的知名人士被稱為“社會賢達”。抗戰勝利後,毛澤東赴重慶談判,與國民黨當局簽訂《雙十協定》:“由國民政府召開政治協商會議,邀請各黨派及社會賢達共商國事。”1946年1月,舊政治協商會議召開,郭沫若等九位人士以“社會賢達”的身份出席會議。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發佈“五一口號”,提出“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各社會賢達迅速召開政治協商會議,討論並實現召集人民代表大會,成立民主聯合政府。”

从“社会贤达”到“无党派人士”称谓的演变

符定一於1912年創辦湖南省立一中,毛澤東入該校成為其學生。1948年10月,毛澤東親自安排接符定一到達河北平山縣李家莊。新中國成立後,符定一為中央文史館首任館長。圖為毛澤東與老師符定一在李家莊親切交談。

國民黨當局發動全面內戰後,以“社會賢達”身份參加舊政協的代表出現分化。郭沫若等人反對內戰;莫德惠、王雲五等人則依附於國民黨,參加“國民大會”和“國民黨政府”,致使許多進步民主人士不願再以“社會賢達”冠名。1948年5月,郭沫若等無黨派知名人士致電毛澤東響應中共“五一口號”,為了與以往的“社會賢達”相區別,最先使用了“無黨派民主人士”的稱謂,並得到中國共產黨的肯定。1949年6月,周恩來在新政協籌備會第一次會議上明確指出,無黨派民主人士是“沒有黨派組織的有黨派性的民主人士”。1949年9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召開時,專門設立了“無黨派民主人士”界別,郭沫若、馬寅初、李達、周谷城等12人作為“無黨派民主人士”的代表出席會議。

从“社会贤达”到“无党派人士”称谓的演变

無黨派民主人士代表郭沫若在一屆政協全體會上發言

由於“無黨派民主人士”是具有特定含義的歷史概念,新中國成立以後特別是改革開放後,隨著新一代無黨派人士的出現,形成了多種稱謂並存。除繼續沿用“無黨派民主人士”外,還有“無黨派人士”“無黨派愛國人士”“無黨派知名人士”“無黨派代表人士”和“無黨派愛國民主人士”等稱謂。

2000年,中共中央統戰部下發的《關於加強無黨派人士工作的意見》,正式規範了對無黨無派人士的稱謂,明確對無黨無派人士群體稱“無黨派人士”,對無黨派人士中的代表人物稱“無黨派代表人士”。2004年,全國政協十屆二次會議審議通過的政協章程修正案,將“無黨派民主人士”界別改稱“無黨派人士”界別。2005年,《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加強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建設的意見》對“無黨派人士”的概念作了進一步界定:“指沒有參加任何黨派、對社會有積極貢獻和一定影響的人士,其主體是知識分子。”

从“社会贤达”到“无党派人士”称谓的演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