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康熙,怎能看懂康熙瓷

不懂康熙,怎能看懂康熙瓷

懂一个人,不容易。要从他最投入的爱好下手。

不懂康熙,怎能看懂康熙瓷

清康熙 青花海水双龙戏珠纹瓶

康熙皇帝爱科学

看过金庸武侠小说《鹿鼎记》的人可能有印象,里面有一位著名的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在第34回是这么写的:

只听得书房外脚步声响,一名小太监道:“启禀皇上,南怀仁、汤若望侍候皇上”,康熙点点头,小太监传呼出去,进来两个身材高大的外国人,跪下向康熙磕头。韦小宝大是奇怪,心想:“怎么有外国鬼子来宫里,真是奇哉怪也”。

这里描述的场景就是南怀仁给康熙上课,当然,作为小说有虚构的部分,因为汤若望那个时候实际上已经去世了,不可能给康熙辅导天文历法。

但南怀仁给康熙上课,这件事在历史上是确有其事的,就是在康熙刚刚扫清鳌拜余孽之后,就开始把养心殿专门设立成自己学习自然科学的学堂了,每天由南怀仁讲天文、数学、几何,每天学习时间很少低于两个小时。

不懂康熙,怎能看懂康熙瓷

清康熙 五彩长亭饯别图棒槌瓶

据当时的记载,康熙这么勤奋规律地学习,一共维持了大约两年多的时间。康熙明显不是为了应付一个君王应有的生活作风才去学这些东西,而是兴趣所致。

南怀仁在自己的著作《欧洲天文学》里曾经详细描写过他在中国传教,做官的经历。说17岁的康熙正处于钻研学业的年龄,当时他每天除了完成传统的中国学问,其他业余时间差不多都分给了数学。

不懂康熙,怎能看懂康熙瓷

清康熙 五彩花鸟纹八方花盆

南怀仁的笔记里这么写:

皇帝白天大部分时间是在我们讲课的场所里度过的,每天早晚我们入宫出宫,都有上驷院备马负责接送,有两位精通满汉语言的官员协助我们准备讲稿,另外还有书吏把文稿誊写清楚。

我们每天对皇帝讲授课程的时候,皇帝听讲非常认真,反复练习,亲手画图,不懂就问,讲完课他还会把文稿留在身边反复地阅读。皇帝还经常练习运算和仪器的使用,经常复习欧几里得主要定律,并努力把推理过程记住。

通过5、6个月的学习,康熙皇帝精通了几何原理,以至于一看到某个定理相关的图形就立刻能想象到对应的定律和证明过程。

为了便于理解,当时是用满语给康熙讲解的《欧几里得几何原理》。尽管很多问题极其复杂,而且我们在讲解的时候也不大注意君臣礼节,但皇帝从不感到厌烦。

最初皇帝对一些证明很费解,确切地说,主要因为语言障碍使我们不能灵活地运用恰当的词汇表达清晰,但不管怎样,皇帝总是不厌其烦地反复试探解法,他时而向这个传教士,时而又向那个传教士再三询问。

他那种高度的自觉,专心致志听我们讲课的情形,让人对他钦佩之至。

不懂康熙,怎能看懂康熙瓷

清康熙 斗彩雉鸡牡丹纹缸

从这段记录里我们可以看出,康熙对西方科学并不是蜻蜓点水式的了解,而是怀着兴趣,系统化地学习。

掌握了数学工具之后,他也开始推算天象,时不时就从史书的天文学部分里找出一些错误。

不懂康熙,怎能看懂康熙瓷

清康熙 青花人物纹觚

比如,康熙28岁下江南,到了南京登上了观象台,跟负责天象的官员们聊天,就说道:“一直听说有这么一句俗话,老人星见(xiàn),天下太平,不知道你们怎么看呀?”

在座的官员是连连点头称是,而且还给康熙指,说:“您看,老人星现在正在天上呢,这正说明您是明君呢,天下太平。”

康熙听完了之后,把脸一板,说:“都是胡说。”

在场的官员听到真是吓坏了。

不懂康熙,怎能看懂康熙瓷

清康熙 郎窑红釉观音尊

康熙接着说:

“老人星在南天,到了江南自然会看到,要是到了福建、广州,那别提老人星了,南极星也一样可以看到。你们江宁哪一天看不到老人星啊,不是天天都在天上吗?它出现才天下太平,这根本解释不通啊。”

在场的官员不但诚惶诚恐,还从心里佩服康熙。

你想,这本来不应该是他能掌握的知识范围,但竟然他比专业还专业。而这些知识,其实都是康熙在养心殿跟西方传教士学来的。

不懂康熙,怎能看懂康熙瓷

清康熙 豇豆红釉太白尊

艺术品征集,鉴定,评估,流通,变现(看图加V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