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东名士王子猷


“江上一笼统,井口黑窟窿。黑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这首通俗诙谐,生动形象的打油诗相传是豫东名士王子猷信口拈来,人们忍俊不禁之后,闭目一想,大雪纷纷的景象如在眼前。王子猷自幼聪明过人,清康熙五十九年考中进士,因其性格放旷,不愿做官,一生以教书育人为己任过着清贫的生活。他心地善良,关注人民的疾苦。这里不说他赋诗写文下笔立成,其诗文读来朗朗上口,且充满生活情趣,为群众喜闻乐见,传为佳话;只说当地修桥一事,可见他满腹怪才,为民请命的情怀。

清雍正年间,豫东一带常发洪水,人民深受其害。这一年,王子猷所在的小王庄又遭受一次大的洪水灾害。洪水不但淹坏了庄稼,泡塌了房舍,还冲垮了村西那座木桥。这座桥是村民下地耕作,赶集上店走亲串友的必经之路。一时感到很不方便。后来虽然经过大家凑点木料,简单的维修一下,勉强可以通过,但很不牢靠。小王庄及附近三里五村的人,早想把这座木桥改建成石桥,可是,在洪水过后的大灾之年,只能靠糠菜糊口的庄稼人,哪有这个力量呢?小王庄的人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想到本村的穷进士王子猷,他虽然没有钱资助乡亲们修桥,但他的爱民之心是众人皆知的。大家确信,找到他一定会有办法。于是一帮人都来到王子猷的家,请他出个主意。王子猷明白了大家的来意后,说:“各位老少爷们请坐下吸袋烟,让我们合计一下,看有什么好法子。”其实王子猷和大家一样,早想到修桥的事。王子猷在房中踱来踱去,他想:要想修这座桥必得官府资助,可是如今的官府只知收刮民财,要想让他们出资建桥如在他们身上割肉一样难。他琢磨了半天,心中忽然一亮------明日知县巡查四乡要从此桥通过,我何不借机------为乡亲们办点好事呢?决心下定,右手一握拳头说:“就这样办,请各位回家等着建石桥吧!”大家听了王子猷的话,面面相觑,摸不着头脑。不过大家相信,王子猷又想出了鲜招,一定能成事。

次日,王子猷独自一人来到村西小桥,坐在桥头等待县太爷的到来。当他听到鸣锣开道声,远远望见一班衙役正向这边赶来时,便急忙脱下浑身衣服,只穿一条短裤,赤身钻到桥下,将下身泡在水里,双手用力托住桥板。不一会,一班衙役簇拥着一顶小轿行至桥头,衙役们发现桥上放有一堆衣服,桥下藏着一个赤身裸体的人,疑是刺客。几名衙役急忙来到桥下将其带到轿前请县太爷审问。知县掀开轿帘一看,是进士王子猷。见他赤皮露胯,筛筛打战,可笑又疑惑。忙让衙役为他穿上衣服,问其何故如此。王子猷不慌不忙地说:“听说贵县下乡巡视,体恤灾民,学生心中万分感激,特在此迎候。看到此桥被洪水冲坏,摇摇欲坠,恐危机贵县安全,故在桥下稳住桥板,以防不测”。知县听后从心里感谢王子猷。便问:“桥坏到如此程度,为何不修呢?”王子猷叹一口气说:“修是想修,可惜正值灾荒之年,百姓连肚子都填不饱,那有钱修桥呢?”知县在王子猷的恭维和推崇之下,脱口便说:“那本县就拨款赈助一下吧!”王子猷见知县已入圈套,大事已成,忙躬身施礼连声称谢说:“贵县大恩大德学生没齿不忘,这一带百姓听到贵县拨款修桥,定会高呼青天呢!”

知县巡视回衙后,意识到又上王子猷的当了,悔不该说拨款修桥的话,可是话已出口,怎能反悔呢?后来知县拨款,小王庄及周围百姓出力,拆掉木桥,新建一座石桥,从此这一带百姓再也不为过河犯难了。人们为感谢王子猷,把这座桥叫做“进士桥”,小王庄也被称作“进士桥村”了。

豫东名士王子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