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何嘗不是活在黑鏡里呢

鬼才相信科技是拯救世界的力量,至少《黑鏡》的編劇不信,索性把媒體編織的謊言全部拆碎,帶你來到一個從未見過的黑框之前,你赫然見到了道林•格雷的畫像一般恐怖的東西,那不是別的,正是你的人性汙點,經媒介停格、放大尤為觸目驚心。這絕不是什麼黑色喜劇,而是沉痛的悲劇,就像雅克•塔蒂在拍攝那部預見未來的《遊戲時間》時已經把喜劇給拆得七零八落,徒留那些機械化的耳鬢廝磨。科技對人格幾乎是毀滅性的徵兆,這在《黑鏡》中表露地痛心疾首,它更預言了科技直達人類思維時的困境,當陰暗面再無躲藏之地,世界便成為猜忌、懷疑、虛妄而淫邪的失樂園。

我們何嘗不是活在黑鏡裡呢

甚至在今天,漫天的輻射、網路的嘈雜、垃圾短信、郵件,肆虐的視覺汙染沒有讓人身心疲累,他們更喜於在網路圍觀荒誕的事件, facebook和youtube成為彼此溝通的捷徑後,信息的過度傳播和媒體的過度渲染令世界蒙灰,網絡的趣味江河日下,春晚都成了中老年人普及網絡詞彙的成果展,今天還是網絡紅人的風光,明日或許就是“首相上豬”的尷尬,反正終究一天會有人為此埋單,《黑鏡》首集的反諷痛擊了法律、秩序、道德鑄就的防線在知訊爆炸時代的不堪一擊,惡作劇者的小小伎倆釀成舉國之禍,無孔不入的傳播早已防不勝防,然而這一集還有更深層的表述,那就是網絡與現實的此消彼長,網絡上人聲鼎沸,戶外已然門可羅雀,蘇珊娜公主在空空蕩蕩的橋上被救起,無人發覺她如何被掠走,又如何迴歸,反正是人人都成為宅的動物,首相與高官們亦在逼仄的室內囧囧相對,迫於民眾壓力按DOGMA95條約來一場人獸交合,讓網路上的民眾看夠了熱鬧。這是屬於媒體時代的荒誕事件,人們迷戀網路上的各種扮演,已經全然分不清真實與假象。

而《黑鏡》的第二集脫去了黑色冷酷的

我們何嘗不是活在黑鏡裡呢

現實外衣,雖然是悲觀的主題,卻根植在光怪陸離的異想世界,帶十足的科幻精神。與首集鳥瞰眾生的視角不同,它的命題更為宏大,將網路宅民解構為整個社會大機器的晶格,每個人每天蹬車賺取自己日需的點數,來滿足自己享樂的需要,隨心所欲的生活被程式化的步驟所取代,科技為芸芸眾生建築了一座困囿他們的集中營,它的悲觀遠甚於《摩登時代》裡的工廠亦或是《大都會》中的地下國度,在這個集中營裡,所有的一切都要被計算,你所有的吃喝玩樂,甚至是你的生命都可以用點數來計算,那麼人的本身自然也不再是獨立的有機體,只能在社會這個巨型計算機的程序設定下工作、度日,連他們的性格都能被計算得不差分毫。沒錯,科技可以計算一切,也可以計算你自己,到最後輕而易舉地找到你的命門,你所有的一切劣根性,虛榮、自私全然暴露。一百年後的今天,世間早已沒有了《唐頓莊園》中優雅而端莊的田園詩,女子亦不是茜珀爾小姐那樣蕙質蘭心的閨秀,終於在充滿著虛偽和欺騙的選秀舞臺上墮落,成為淫光豔景中吹簫的神女,連持了兇器上臺復仇的痴情人,也終於在系統的算計下被洗腦,末了把自己也搭了進去,徒留自己扭曲的臉每週在銀幕上蠱惑世人。或許這個世界裡不再有“世人”這個稱謂,他們早已經成為顯示器上一個個虛擬的符號,困在自己單元房中消耗著自己的點數,行使著所謂的投票權,但終究只是個傀儡而已。

肉體都格式化了,那精神也無法避免,當科技划向某個極端,你的記憶可以複製、傳輸的時候,屬於人的最後一部分也宣告殆滅,這亦是《黑鏡》第三集傳遞的主題,它甚至虛構出一個grain,可以將記憶存儲、隨時播放,最終把每個人捆縛在曾經的舊夢中,與當下頓失交集,連做愛的晨光都借那個小小的按鈕回溯新婚初夜,現實中的快感已經渾然不覺。最致命的則是你的所作所想都已無法遁藏,隱私空間曝露日下,猜疑和質問接踵而至,你愈痛恨的東西,卻總忍不住刨根問底,而你又究竟無法和這些揪心的東西終生作伴,只能狠心剜掉耳後的記憶體,以過目不忘的永恆記憶去換取做自然人的自由。科技帶給人過度記憶和重複記憶的能力,卻是苦痛之源,grain誠然能留住最美好的瞬間,卻總把你引到最赤裸的陰暗面,讓你對愛侶,對人生的憧憬全部灰飛煙滅,你擁有了記憶和重放的功能,卻成了記憶的奴隸,甚至及不上《盜夢空間》裡沉睡的軀體。

我們何嘗不是活在黑鏡裡呢

電子媒介的出現只是幾十年的事而已,卻主宰起了人類的生活,日日夜夜,我們都在媒體轟炸下喪失寧靜,成為喧囂電子時代的一個玩偶。《黑鏡》是悲觀的末世預言,它既諷當下的荒誕,又預演了未來世界程式化的圖景,既短小精悍、獨立成章,亦層層延伸,由表及裡,搭建出富於層次感的精神閣籠,從第一集媒體的過度傳播引出第二集社會的過度解構,最終導向精神被摧毀的結尾,結構精巧,自始而終貫穿著冷酷絕望的詩意,在電子時代打開了一扇眺望未來的窗口,只是看上去,彷彿是但丁筆下的煉獄,每個人在淬火中燃燒積了一世的罪孽。人性本惡,滿口仁義道德的年代尚能遮掩,科技無孔不入的晨光,終於成為對自己、對人類最赤裸的審判。《黑鏡》沒有一絲掩飾主創們對科技的悲觀主義傾向,甚至壓迫到讓人無法喘息,但未來終會驗證這不是什麼危言聳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