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刻意“留痕”是新的形式主义

工作刻意“留痕”是新的形式主义

“天空没有留下翅膀的痕迹,但我已经飞过”。泰戈尔写下的这句话,成为广为传播的名句。然而,在有的人看来,鸟儿即便是不留下翅膀的痕迹,也要“雁过留声”,不然怎么能证明你飞过呢。

《半月谈》杂志刊文说,近几年,“痕迹管理”在基层工作中被广泛应用。其优势在于通过保留下来的文字、图片、视频等资料,有效还原干部对工作的落实情况,供日后查证。半月谈记者采访时,部分基层干部反映,为避免在上级检查时被问责,日常工作中,他们不得不过分在“留痕”上做文章,此举严重背离了痕迹管理的初衷。专家指出,“痕迹主义”在基层流行,已成为形式主义新变种,当引起高度重视。

实事求是地讲,“痕迹管理”的初衷是好的,工作“留痕”无疑是已经开展了某项工作的最好佐证。但在现实中,如果过分强调“痕迹管理”,不区分工作性质,都要求工作“留痕”,其效果有可能就会适得其反。《人民日报》报道,湖北省黄冈市纪委在调研中发现,基层干部各类考核记实簿、履职手册、日志等有11种之多。基层干部看似忙忙碌碌,实则大量时间花在转抄转摘上。

“痕迹管理”泛滥,加重基层干部工作负担。上级部门下基层调研、检查指导工作,多采取查看资料形式,要求各种“痕迹材料”,同一样工作,省里检查完了市里检查,市里检查完了县里检查,“轮番轰炸”的考核让基层不堪重负。比如打扫卫生,本来是一件很普通的小事,有的地方硬是要求红头文件、工作方案、会议记录、分工细则、清扫照片等条条块块一个都不能少,导致基层干部疲于应付。难怪有人说,不少基层干部,不是累死在访贫问苦的路上,而是累趴在整材料、忙总结的案头。因为要应付检查,他们不得不干工作的同时,花很大的精力来“留痕迹”。有时下乡入村不过一个小时,但回来写总结、整理照片却需要花几个小时。

“痕迹管理”泛滥,助长了“造假”“作秀”之风。有的单位工作开展得很好,但不注重收集材料、整理材料、保管材料,检查评比时吃亏,就开始想尽一切办法编撰、借鉴迎检材料,领导小组随便编、实施方案年底补、开会记录网上抄,制造假“痕迹”来应付检查。目前,在互联网上,各类公文写作的网站、QQ群很多,总结了诸多写作、体例的套路以及相关领域的基本材料,基层政府部门抄袭成风,有的地方公文照搬照抄,甚至连地名、人名、数据都不加修改,出现各种令人瞠目的文件材料和干部发言。曾有中央环保督察组在某地调研时发现,2015年出台的文件居然“意外”出现在该局2013年的会议纪要中。

时时要留痕、处处要留痕、事事要留痕的“痕迹管理”,违背了推动工作的初心,已经成为新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无论是建设出色的城市还是发展快速的乡镇,无论是先进单位还是优秀个人,哪一个是靠“痕迹”堆出来的?无论是脱贫攻坚还是环境治理,无论是项目建设还是文化建设,哪一项工作能靠“痕迹”推动、能完成?

金杯银杯不如群众口碑,这奖那奖不如百姓夸奖。老百姓最讲实打实,最烦空对空。他们不关心你什么“痕迹管理”,他们关心的是村里和他们家庭的问题解决没解决,解决得好不好。到群众家不说话就拍照、就录像,给五保户送一桶油、一袋子面就发朋友圈,给困难户合个影就发微信群,村民是会撇嘴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