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略管理:如何正确解读‘慈不掌兵’ 闫明(收藏了)

谋略管理:如何正确解读‘慈不掌兵’ 闫明(收藏了)

闫明老师是中国著名领导力、管专家理

闫明:TMCC国际认证高级管理教练导师、清华、人大、北大EMBA特聘客座教、新加坡博维管理咨询首席管理导师

谋略管理:如何正解‘慈不掌兵’

一、重新解读‘慈不掌兵’。

秦国白起将军说要爱兵如子,古人又说慈不掌兵,那么作为管理者到底是该仁慈哪,还是不应该仁慈哪?

这个问题是管理者最为头疼的问题。我们做两种假设,其一、如果管理者对员工太‘仁慈’会是什么结果那,答案是:

团队规则就会形同虚设,更没有纪律性可言,团队就会变成一盘散沙。说得再直接一点,管理者的‘仁慈’是有私心的,一心想做好人,不愿得罪人,因为做事是要较真的,一较真人际关系就会紧张,这是一种和谐的假象

。你的这种‘仁慈’员工不会满足,更不会满意,因为,公司上下人浮于事(都去做人去了),没有人做事,公司不会有好的业绩与结果,员工的命运会更惨,管理者的这种‘仁慈’,就是不仁而仁,是不道德的。

组织之所以纪律不严明,工作效率不高,团队没有战斗力,甚至组织失控,就是缺少这种做事较真(认真)的管理者。

因此,管理者不但是规则的制定者,更要做规则忠实的守卫者。

谋略管理:如何正确解读‘慈不掌兵’ 闫明(收藏了)

闫明老师是中国著名领导力、管理专家

二、如果管理‘不仁慈’又会是什么结果

如果管理者没有仁慈之心,只知道强制推行管理制度、严格要求考核标准,对员工没有丝毫的人情味,最终的结果是,员工离心离德,各有各的打算,一旦组织遇到困难,整个团队就会树倒猢狲散,即使有执行力,也是一种执行的假象,因为没有责任心的执行力,都是形式主义,应付上级

这样来看,管理者‘仁慈’与‘不仁慈’都是一种痛,应该怎么办?

当你对员工仁慈的时候,应该想想对员工‘慈不掌兵’的好处;当你对员工‘慈不掌兵’的时候,应该想想对员工仁慈的好处;

管理者要懂得时常站在事物相反的方向去思考。如:站在人性的角度,你对员工太‘好’,员工就容易被你宠坏。人性都是趋利避害的,你对他好,那种好过了、多了,就不值钱了,你对他稍微严厉一点,他就受不了,背地里会说你变了(变的不仁不义)。对员工好,员工会敬你,但不会怕你,员工一不高兴,你就得求着他办事,主动权握在员工手里。你对他严厉,是激发员工趋利避害的人性,让他先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再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并对上级怀有一颗敬畏之心。(本文为闫明老师原创,勿侵权)

谋略管理:如何正确解读‘慈不掌兵’ 闫明(收藏了)

闫明老师是中国著名领导力、管理专家

精选推荐:

精选推荐:

精选推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