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俗邮票”卖那么贵,是否真有研究价值?

相声里有三俗,邮票也有,这三俗就是厂铭、色标、版号。可别小看这三样不起眼的东西,有了这个,邮票价格蹭蹭地涨,如果你嫌它们碍事撕掉的话,我的天,你撕掉的不是纸边,那就是真金白银哦。

厂铭,就是承印这些邮票的印刷厂名称;

“三俗邮票”卖那么贵,是否真有研究价值?

色标,就是印刷时进行校色检查用的色块;因为经常印成圆形,也有形象地称为“红绿灯”

“三俗邮票”卖那么贵,是否真有研究价值?

版号,就是进行印刷数量统计的编号。

“三俗邮票”卖那么贵,是否真有研究价值?

不光这三样东西贵,就连什么都不带的白纸边也是鸡犬升天,比一般裸票(也就是什么都没有的四边干净的票)也贵出不少。所以很多集邮爱好者对这种爱屋及乌的行为嗤之以鼻,称之为三俗邮票。

但你别小瞧这三俗,人家集这些邮票的可不这么认为,美其名曰,具有版式研究价值。

怎么说呢,就是这些带有额外的信息,可以对邮票印制情况有所了解,同时也有防伪,辨认变体等因素的作用。

“三俗邮票”卖那么贵,是否真有研究价值?

那么,是不是真的这样呢?

如果客观地回答,结果是肯定的。但这些是由限定条件的。比如厂铭,如果是早期民国邮票,由于印制版式比较复杂,有时候的确需要一些边角资料进行佐证。但对于新中国邮票,尤其是现代发行的邮票,各个环节管理都非常完备,完全没有必要靠厂铭再来论证什么,其作用几乎为零了。

“三俗邮票”卖那么贵,是否真有研究价值?

再比如色标,有人认为色标是验证缺色变体票的重要手段,甚至看成是具有防伪意义,但其实并不尽然,现在造假手段实在太多了,而缺色是造假里相对比较简单的,单靠一个色标来验证,实在有点捉襟见肘。(关于邮票造假可参看本头条号其它相关文章,今后也会陆续更新报道,欢迎关注)

而版号在这里相对来说意义还稍微多些,但我相信多数人并不会在这上面花心思研究,那一串数字除了代表“贵”,并无他用。

实际上外国邮票上也有类似的内容,不过在外邮收集中,大家对这些并不那么看重,这些只有专门研究的人才有意义。比如一些专门印刷广告的纸边,可以了解当时印制发行的广告数量。

“三俗邮票”卖那么贵,是否真有研究价值?

“三俗邮票”卖那么贵,是否真有研究价值?

而对于他们,整版的邮票更容易完整了解相关的信息和内容,撕开的纸边其信息价值会大打折扣,除非是历史遗存不多时才会考虑。

“三俗邮票”卖那么贵,是否真有研究价值?

而现代邮票由于各项环节都有成熟的管理系统,这些数据其实早已没有什么意义。尤其是像国邮这样海量发行的情况下,一个区区的纸边又能带来什么不一样的的体验呢?更何况很多时候这些纸边都是为了图面热闹而专门设计的,毫无研究意义。

“三俗邮票”卖那么贵,是否真有研究价值?

所以说,厂铭、色标、版号这三样东西并不具备普遍意义,只有对于特定的内容和特定的人才有真正的研究价值,其余都是挂羊头卖狗肉。

尽管三俗邮票有着冠冕堂皇的幌子,其实无非是为了给邮票加价一个堂而皇之的理由罢了,而这种风气小编看是愈演愈烈,毫无减缓的意思。小编一篇小文也无力回天,最后祝你们不要成为接力棒最后一名吧。

欢迎关注本头条号!“外邮之窗”是国内少有的纯外邮自媒体!传播集邮知识,交流集邮乐趣,分享世界邮票精品的窗口。这里汇聚的都是真正的外邮爱好者,从大咖到小白都会在这里有所收获,我们都会不断创造惊喜,快快加入我们的大家庭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