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俗郵票」賣那麼貴,是否真有研究價值?

相聲裡有三俗,郵票也有,這三俗就是廠銘、色標、版號。可別小看這三樣不起眼的東西,有了這個,郵票價格蹭蹭地漲,如果你嫌它們礙事撕掉的話,我的天,你撕掉的不是紙邊,那就是真金白銀哦。

廠銘,就是承印這些郵票的印刷廠名稱;

“三俗郵票”賣那麼貴,是否真有研究價值?

色標,就是印刷時進行校色檢查用的色塊;因為經常印成圓形,也有形象地稱為“紅綠燈”

“三俗郵票”賣那麼貴,是否真有研究價值?

版號,就是進行印刷數量統計的編號。

“三俗郵票”賣那麼貴,是否真有研究價值?

不光這三樣東西貴,就連什麼都不帶的白紙邊也是雞犬升天,比一般裸票(也就是什麼都沒有的四邊乾淨的票)也貴出不少。所以很多集郵愛好者對這種愛屋及烏的行為嗤之以鼻,稱之為三俗郵票。

但你別小瞧這三俗,人家集這些郵票的可不這麼認為,美其名曰,具有版式研究價值。

怎麼說呢,就是這些帶有額外的信息,可以對郵票印製情況有所瞭解,同時也有防偽,辨認變體等因素的作用。

“三俗郵票”賣那麼貴,是否真有研究價值?

那麼,是不是真的這樣呢?

如果客觀地回答,結果是肯定的。但這些是由限定條件的。比如廠銘,如果是早期民國郵票,由於印製版式比較複雜,有時候的確需要一些邊角資料進行佐證。但對於新中國郵票,尤其是現代發行的郵票,各個環節管理都非常完備,完全沒有必要靠廠銘再來論證什麼,其作用幾乎為零了。

“三俗郵票”賣那麼貴,是否真有研究價值?

再比如色標,有人認為色標是驗證缺色變體票的重要手段,甚至看成是具有防偽意義,但其實並不盡然,現在造假手段實在太多了,而缺色是造假裡相對比較簡單的,單靠一個色標來驗證,實在有點捉襟見肘。(關於郵票造假可參看本頭條號其它相關文章,今後也會陸續更新報道,歡迎關注)

而版號在這裡相對來說意義還稍微多些,但我相信多數人並不會在這上面花心思研究,那一串數字除了代表“貴”,並無他用。

實際上外國郵票上也有類似的內容,不過在外郵收集中,大家對這些並不那麼看重,這些只有專門研究的人才有意義。比如一些專門印刷廣告的紙邊,可以瞭解當時印製發行的廣告數量。

“三俗郵票”賣那麼貴,是否真有研究價值?

“三俗郵票”賣那麼貴,是否真有研究價值?

而對於他們,整版的郵票更容易完整了解相關的信息和內容,撕開的紙邊其信息價值會大打折扣,除非是歷史遺存不多時才會考慮。

“三俗郵票”賣那麼貴,是否真有研究價值?

而現代郵票由於各項環節都有成熟的管理系統,這些數據其實早已沒有什麼意義。尤其是像國郵這樣海量發行的情況下,一個區區的紙邊又能帶來什麼不一樣的的體驗呢?更何況很多時候這些紙邊都是為了圖面熱鬧而專門設計的,毫無研究意義。

“三俗郵票”賣那麼貴,是否真有研究價值?

所以說,廠銘、色標、版號這三樣東西並不具備普遍意義,只有對於特定的內容和特定的人才有真正的研究價值,其餘都是掛羊頭賣狗肉。

儘管三俗郵票有著冠冕堂皇的幌子,其實無非是為了給郵票加價一個堂而皇之的理由罷了,而這種風氣小編看是愈演愈烈,毫無減緩的意思。小編一篇小文也無力迴天,最後祝你們不要成為接力棒最後一名吧。

歡迎關注本頭條號!“外郵之窗”是國內少有的純外郵自媒體!傳播集郵知識,交流集郵樂趣,分享世界郵票精品的窗口。這裡匯聚的都是真正的外郵愛好者,從大咖到小白都會在這裡有所收穫,我們都會不斷創造驚喜,快快加入我們的大家庭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