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系起源於「星際髒雪球蛋」大爆炸,你相信嗎?

人類總是對自身充滿了好奇,追根溯源,希望瞭解宇宙演化的歷史,特別是人類所在的太陽系的演化。對於太陽系的起始演化,國際天文學界有多個版本,比較流行的是西方天文界主張的星雲說,即恆星太陽(或太陽系)起源於宇宙星際間的一片星雲。

太陽系起源於“星際髒雪球蛋”大爆炸,你相信嗎?

他們認為,星際間的某片星雲在未知原因的偶然狀態下發生塌縮,逐漸演化為原恆星,進而演化為穩定態的恆星太陽。未來太陽衰老後會演變為紅巨星,爆炸後形成行星狀星雲,中心生成白矮星,最終溫度降低後變成黑矮星。這就是恆星太陽由生到死的一生演化過程,將持續百億年以上。

“天人合一”的中華文化暗示我們,太陽的誕生遠比上述過程複雜,地球的演化以及我們人類自身和其它物種的誕生過程為此提供了很好的證據。

太陽系起源於“星際髒雪球蛋”大爆炸,你相信嗎?

小雞的孵化過程人們並不陌生,只有受精的雞蛋,或者說只有雞卵子在雞精子的“炮轟”下成為受精卵才能孵化出小雞。

太陽系起源於“星際髒雪球蛋”大爆炸,你相信嗎?

人類個體的孕育誕生過程類似小雞,即人類的一顆卵子在多達上億顆精子的“炮轟”下成為受精卵,而後孕育為胚胎,發育為胎兒,出生後成長為個體。

太陽系起源於“星際髒雪球蛋”大爆炸,你相信嗎?

以上事實告訴我們,人類個體或小雞的誕生必須是“主體卵子”與外來“客體精子”的碰撞結合成為受精體,才能發育成為不同物種的個體。

太陽系起源於“星際髒雪球蛋”大爆炸,你相信嗎?

地球超級古陸的演化也表明了類似的規律,即6500萬年前,在關鍵性外來天體的作用下,蝌蚪型聯合超級古陸解體漂移,形成逆時針旋轉的十字型洋陸漩渦生命體,由赤道區域向北半球漂移,逐漸形成今天的海陸分佈。

從中華文化角度來講,“天、地、人”三位一體,它們應具有相似的演化規律,只是規模、量級、尺度不同,或者說人類或小雞的誕生過程是在微型模擬太陽系的演化過程,人類或其它動物的繁衍過程是天地演化的“濃縮語言”。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從我們人類自身或其它動物的誕生過程可以推理出太陽系的演化具有相似的規律,即太陽系誕生於“星際髒雪球蛋”在外來天體“炮轟”下(“受孕天體”)的大爆炸。

太陽系起源於“星際髒雪球蛋”大爆炸,你相信嗎?

星際髒雪球蛋的結構類似雞蛋,由演化為太陽系的原始材料構成,中心“蛋黃”部分由演化為太陽的原始材料(氫原子等)構成,佔有絕大部分體積;中間“蛋清”部分由演化為氣態類巨行星的原始材料(水及各類有機氣態大分子等)構成,外層“蛋殼”部分由演化為岩石類行星的原始材料(C、Si、Fe等重分子等)構成。

太陽系起源於“星際髒雪球蛋”大爆炸,你相信嗎?

宇宙星系中氣體和塵埃等星雲物質聚集成一個星際“髒雪球蛋”可能要經歷極其漫長的過程,類似滾雪球,少則十幾億年,多則幾十億年。伴隨著星系的演化,外來天體“炮轟”、碰撞的事件週期性發生。成熟的星際“髒雪球蛋”在外來天體的“炮轟”下成為“受孕天體”,在外來天體的超高速碰擦下,蛋體中心點燃核聚變,蛋體大爆炸,恆星太陽誕生,蛋清及蛋殼物種被推向遠處,形成燈籠型空腔結構,新生太陽的光芒通過南北兩極射向宇宙。

處於極低溫度環境的蛋清、蛋殼物質在偏心的新生太陽超強能量輻射線的擠壓照射下,逐漸吸積演化出行星天體,由內而外,依次演化成型。

太陽系起源於“星際髒雪球蛋”大爆炸,你相信嗎?

隨著太陽系行星天體的演化成型,強烈的太陽風推動剩餘蛋清、蛋殼物質向外擴展,燈籠體結構不斷向外擴大延伸,即太陽系的體積不斷擴大。

太陽系起源於“星際髒雪球蛋”大爆炸,你相信嗎?

最終,經過或許百萬、千萬年的演化,太陽系各類天體演化成型。亭亭玉立的太陽系女神從此在銀河系中翩翩起舞,伴隨著銀河系一起旋轉飛奔。

“天人合一”的涵義表明,太陽系的演化實質上就是太陽系女神的誕生,類似人類個體的誕生過程,從頭到腳(即中心太陽到外圍的冥王星),依次完成。

太陽系起源於“星際髒雪球蛋”大爆炸,你相信嗎?

人類總是在重大節慶日燃放煙火禮花以示慶賀,或許這種行為是在重現恆星太陽以大爆炸的形式誕生時的壯觀場景,從一個小點瞬間膨脹為巨大的綵球。這或許是“天人合一”中華文化的另類表達,畢竟人類是太陽系演化的產物,順應天地、契合自然是人類基因本能的需求。

備註:未經許可不得轉載!部分圖片源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