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慈不掌兵义不掌财”这句话?

用户69288570


慈不掌兵、义不掌财这句话出自《增广贤文》,这句话完整的说法应该是:慈不掌兵、情不立事、义不理财、善不为官,这是我国古人长时间总结出来的规律。


下面,我们就共同来理解一下这句话的深刻内涵。

首先,说说慈不掌兵的深刻内涵。

1、用于统兵的古训。


意思是:仁慈之人,不要让他掌握兵权,因为若为仁爱,则无威严,将无威则乱,故掌兵者必威大于慈,若能恩威并济乃是最佳人等。


春秋时期,有一个孙武练兵的经典故事,想必很多人都知晓。讲的是孙武严格训练宫女军训的经过。

话说有一天,孙武去见吴王阖闾,谈论带兵打仗之事,非常有自己的想法与建树。吴王就想考验下孙武的实际能力和水平,就拨了一百多位宫女让他训练。

孙武先是把宫女编成两个小队,让吴王的最宠爱的两个妃子担任队长。然后把一些军事的基本动作教给她们,并告诫她们还要遵守军令,不可违背,违者军法处置。但在正式喊口令时,这些宫女还是忍俊不禁,啼笑皆非,乱作一团,无法管理。



于是,孙武再次严肃地讲解了要领,并要求两个队长必须以身作则。但当他一喊口令时,宫女们还是不当回事,满不在乎,好象在闹笑话似的,两位宠妃队长更是笑弯了腰。孙武非常恼火,严厉地说道:


“这里是演武场,不是王宫;你们现在是军人,不是宫女;我的口令就是军令,不是在开玩笑。你们不按口令操练,两个队长带头不听指挥,这就是公然违抗军法,理当斩首!”


说完,便叫武士将两个宠妃按军法处置—拉去斩首了。


讲到这里,大家是不是觉得孙武有点太狠了,请先不要急于下结论,我们先来看严格管理的结果。

看到此景,场上顿时肃静下来,鸦雀无声,宫女们被吓得大气都不敢喘了。当孙武再喊口令时,她们动作规范、步调一致,整齐划一,立马变成了真正训练有素的军人。

所以,用孙子总结的话说:“厚而不能使,爱而不能令,乱而不能治,譬若骄子,不可用也。”

可见,掌兵不是不能有仁爱之心,而是不宜仁慈过度。如果当严不严、心慈手软、姑息迁就、失之于宽,乃至“不能使”、“不能令”、“不能治”,当然就不能掌兵。

2、用于职场的规则。


因为在社会职场中,越想各方面兼顾的人,越难顾全大局。所以,这就要求处于高层次的人,身上必须匹配有杀伐果断的气质,如果都是粘粘连连的,处处都以感情用事,考虑一下这个人跟我很熟,那个人交情也不错,那无异于是让职场中的杂草渐渐长大,甚至夺走作物的营养。

如,鲁豫在采访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时,她诚恳地说:“职务越高就越没朋友,其实也不是没有朋友,而是你不能跟他做朋友。”

当鲁豫表示疑惑不解时,她又继续说道:“假设,你是某公司老总,当你跟某位员工特别好的时候,就算你没有给他特殊的照顾,他在公司里面也会让别人产生一个影响,会让其他人以为那个人跟老总关系很好。



但至于他在底下干什么,你根本就不知道,很可能又形成了另外一种不好的环境,或者不好的习惯和行为文化,企业的文化就是这样沉淀下来的。所以我们经常跟走向中层管理团队的人员讲,你的职务越高,你失去的就越多,你个人得到的就越少。


其实真正一个更高层次的人,他的成功就在于,因为他存在,让更多的人得到了更多,让一个公司不断发展壮大,可能这就是不同的地方。”

所以说,做人难,做个优秀的管理者更难,特别是担任管理职务的中层干部,必须拥有坚定的立场,必须坚持正确的原则,必须坚持严格的管理办法。


但是从严管理不等于冷酷无情,大胆管理不等于简单粗暴,严肃纪律不等于滥施处罚,而是要做到严管加善待相结合。如此,才能够焕发出全体员工无坚不摧的战斗力和一个公司或者单位牢不可破的凝聚力;才能赢得更大的成功机会。

再来说说义不掌财的深刻内涵。

1、讲义气的人心大手松。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出于义气,在与朋友交往中出现经济上的来往,碍于面子就借出去了,但是因为是朋友就不好意思催人家还钱,而朋友又没有想要归还的意思。结果就造成了有苦难言的局面。


所以,生意场上有一个规矩:就是哥们、同学或者亲戚之间,不能做合伙买卖,要么会因为钱财含糊不清,而赔个精光;要么会因为一时义气用事,钱财分配不均而反目成仇。

2、讲义气的人管不住钱。

过于义气之人对钱财看得很淡,正因为过于义气用事,对于一个公司或者单位来讲,就不能用这样的人来掌管的财物,否则就违背了管理财物的规律。


如果某个财务人员特别讲义气,不管谁从单位借钱,都给借;不管报销的凭据是否合格,都允许通过;也不管出差还是开会都无条件的给全额补贴……想必用不了几天,这位财务人员就得被辞退了,因为过于义气用事的人,是无法胜任掌管财务一职的。

其实,掌管财物之人必须是斤斤计较,精打细算,善于运筹,十分精明的商业头脑,一切以利益来衡量事物的标准,而不是大手大脚。因此,掌管财物之人必须具备以下特质:一是铁面无私;二是坚持原则;三是善于算计;四是公私分明;五是运筹有方。

这句话在现实社会中,经常被用到。如判断一个人是否适合胜任领导职务时,对评价某某领导所说的非常懦弱,没有组织能力,管不住底下人等等之类的话,其实就是“慈不掌兵”的意思;再如,某公司在选择财务人员时,领导们会对被选人做出一个客观公正的评判,如说某位员工因为平时总是大大咧咧的,很讲义气,不敢让此人掌管公司财务,说的就是“义不掌财”的意思。

俗话说:没有金刚钻,不揽磁器活。意思是说,不具备这个能力,就不要呈能,否则,会输得很难受。说明的也是慈不掌兵、义不掌财的意思。

有书君语: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给有书君点个赞哦~关注有书君,私信回复句子,有书君送你一句特别的话!


有书共读


慈不掌兵,历史上还真是有现成的例子。这个故事就发生在三国时期。三国时期,天下大乱,群雄并起。诸侯们为了争夺地盘,扩张势力,无所不用其极,自然顾不得仁义道德。但是有一个人,就特别的讲究仁义。这个人,来头不小,就是幽州牧刘虞。刘虞是标准的汉室宗亲,皇帝的亲戚,而且是太傅,地位很高。幽州是北方六个州之中实力最大的一个州,拥有10几万兵马,刘虞就是这个幽州的头号领导。刘虞手下有一员大将,叫做公孙瓒,是三国早期的悍将,一度把袁绍打的很惨。刘备出道的时候,就跟着公孙瓒混,刘备的平原相就是公孙瓒给的。公孙瓒是一个枭雄,早就想独霸幽州,但他上面还有一个顶头上司刘虞。刘虞这个人简直就是圣人,身为国家高级干部,还穿着布衣草鞋,经常访问民间疾苦。刘虞时时刻刻以做一个君子为荣,是一个特别有道德情操的人,幽州人民的好公仆。他爱民如子,处处行仁义之心,从来不恃强凌弱,还性格宽厚,对北方少数民族执行怀柔政策。可以说,刘虞就是乱世之中的大圣人,大汉帝国道德的楷模,在幽州民间,他的声誉达到了顶峰。但是,刘虞控制不住公孙瓒,这个公孙瓒太桀骜不驯了,处处和刘虞对着干。于是刘虞想把公孙瓒拿掉。

当时,公孙瓒和袁绍正在作战,兵力大部分都分散在外,公孙瓒仅仅和一千多人在一座小城里面驻扎。刘虞动员了10万大军去擒拿公孙瓒,把公孙瓒吓坏了。但是,刘虞是一个滥好人,他在开战之前,多次教导士兵说,我们只能杀公孙瓒一个人,其他人都是无辜的,你们一定不要滥杀无辜!刘虞还命令士兵一定要注意战场纪律,千万不能拿群众一针一线。

刘虞这样做,确实是很仁义,道德上没有话说,但是,他这样做的后果就是,他的士兵都被约束住了手脚,不敢放开来攻城,生怕毁坏了民宅民屋,损坏了“仁爱”之名。就这样,10万大军畏首畏尾的攻打公孙瓒的1000多人防守的小城,居然打了很多天都没有攻下来。公孙瓒发起反击,几百个人就把刘虞大军打得溃散,最后还生擒了刘虞。不久,公孙瓒捏造了一个借口,把上司刘虞处斩于街市。这就是慈不掌兵的证明。刘虞这样的人,就是太仁慈了,他或者可以做一个太平盛世的优秀的地方官,但在乱世之中,只知道仁慈,只能被当成下酒菜。


怀疑探索者


不必说那么多,所谓慈,所谓义,说得就是怕你没原则,怕你没界限。

跟真正的慈真的义没有任何关系。

没原则就是一味做老好人,士兵犯了错,放任不管,什么事情也都照顾弱的,搞考核大锅饭,这样的慈,可能会约束不了军队,导致军队成为一盘散沙,反正犯了错,你也不管,后面的人群起效尤,人人打仗不拼命,反正拼命和不拼命的效果是一样的。

这样的慈过去就叫妇人之仁——没有歧视妇女的意思,就是如同一个妈妈对孩子一样慈祥,在军队是吃不开的。

举例子:项羽在军队里士兵生了病,他都能伤心的落泪,把自己的饭送给他。但是韩信说他妇人之仁。

白起为一个士兵吸脓,士兵的妈妈就吓哭了,因为表示自己的儿子要为白起卖命了。

为什么都是仁慈,评价差别如此之大,因为项羽没原则,韩信说一旦士兵立了功,他把赏赐在手里把玩得热乎了也不舍得给。

白起治军严格,他对士兵的仁慈就如同投资,我对你好,你就要加倍来回报我,我一定给你赏赐。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仁慈不过是手段,只要运用得当,就不怕仁慈。

再说义不掌财。说得就是你义气到了没原则的地步,随便将财散了出去。

其实这也不怕,只要你散的是自己的财,没关系啊。怕的是你散的是国家的钱、单位的钱、公司的钱,慷他人之慨。

掌财的人也可以义气,但是这个义气只能限制在你的私人领域,在公共领域必须要克制自己。

小时候看过一个故事,有个财主请了一个人来理财,有一天早起,他见到这个账房先生在屋里转圈找东西,为他找啥?他说有东西害我睡不着,结果就在枕头下找到一根针。财主就为了这个豌豆公主一样的账房而生气,将他辞退了。后来财主在地里看见这个账房躺在地里的坷垃上睡觉。财主说你不是那么娇嫩吗?账房先生说:“过去为你理财事事操心,所以一根针也让我放不下,现在我自己,当然不用操那么多心了”

作为掌财的人,就应该如同这个账房先生一样,分清界限。再义气也没关系。

这不光说的是慈和义,也是在职场上每一件事都要注意的,要掌握原则,要分清界限。



锦翼


完整版应该是:慈不掌兵、情不立事、义不理财、善不为官,这是我国古人长时间总结出来的规律,这些道理都是很有道理的道理啊。

史论纵横先来说说义不掌财

其实解释起来也就是四个字:仗义疏财!一针见血。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史论纵横这样的经历,纵横读初中的时候,临毕业的时候,大家提议一人五十元给班主任买点礼物,买什么不知道,先提上来再说,于是班长当天就收了两千多元吧,具体多少谁也不知道,因为,后来他一个朋友过生日,他去了,吃饭,唱K,两千元花了了。

嗯,别的老师都有各种各样的礼物,比如一款新式电动车,一款炫铃手机,话费里多了两千多块钱,结果我们的班主任苦着个脸,骑个破自行车上下班,天天在风中凌乱。

这个班长就是一个很讲义气的人,平时对大家都很照顾,有人被别班的欺负了,还给找人,很好的一个人,但是就是这样的人,他管不了钱啊!

这个义,一般是指讲义气,豪气冲天的那种,比如,鲁智深,李逵,宋江这样的,天天就讲义了,义靠什么,仗义疏财,靠钱,宋江号称孝义宋三郎,其实就是孝义送三郎。你不送东西,不送钱,还有什么义气!

再说这慈不掌兵

战争都是凶残的,仁慈的人往往都是优柔寡断,很可能措施战机,所以,在我国历史上,基本所有带兵的都凶残无比。

用孙子的话说,就是:"厚而不能使,爱而不能令,乱而不能治,譬若骄子,不可用也"。

很多人会说,你看刘备是一个很仁慈的人,而且兵带的也很好,其实这是《三国演义》看多了,真正鞭打督邮的是刘备,参与衣带诏要反曹操的还是刘备,其实刘备和曹操差不多,只不过刘备能够打着比曹操更不要脸的旗号,才逐渐壮大。

真正掌兵厉害的,比如曹操,那是“宁可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的气魄;那是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兄逼父;那是成吉思汗,人生最大的乐趣就是打败敌人,上他们的老婆孩。

近代史上最失败的军阀,应该是张学良吧!一事无成,最终被囚禁几十年,你看看张学良谈到冯玉祥时候说的话:“冯玉祥手下的人哪,好几个都很残忍;冯也很残忍,他杀人。我对他很难过的,我这人向来不做这种事。”正是因为张学良的这种仁慈的性格,使得东北军缺少一种杀气,即使有最好的装备,最精锐的部队,无论是在对内作战,还是对外战争,都没有打出什么气势。


史论纵横


1

有个白起的故事,说白起很慈,每次有士兵受伤,伤口发炎,他看到了都亲自给士兵吸允伤口里的脓血。


有个老太太听说自己的儿子受伤了,白大将军亲自给儿子允脓的消息后,大哭。


人问她,白将军这么平易近人,你哭啥?


她说,我有三个儿子,前两个由于感激白将军亲口给自己吸允脓汁,在战场上加倍努力,要报答白将军的知遇之恩,结果都战死在沙场之上了。


现在,白将军又给我小儿子吸允脓汁,恐怕没人给我养老送终了。


岳飞也是很体恤士兵疾苦的,他经常让夫人去士兵家里做家访,了解一下看看士兵家里有什么困难要解决。


但是,岳飞手下的士兵去市场上买菜,老板看见是岳爷爷的兵,非要给便宜两毛钱,那士兵吓的脸如白纸,说你可别给我们便宜,岳将军知道我们占百姓的便宜,是会被杀头的。


所谓的仁爱之将,大约就是这样的,生活中我可以照顾你,但是战场上的纪律则要一丝不苟的去执行。


战争不是请客吃饭,战争上的仁慈其实就是对更多人的残忍。


那些很仁慈的将军,管不住兵,管不住将,很多最后的下场很凄惨。


2

安史之乱很有意思,造反的俩人安禄山和史思明都是被自己儿子给杀死的。


史思明的儿子史朝义,人如其名,很讲义气,人也很好。


但是他老爹史思明人很垃圾,手下的士兵只要有做的不如他意的地方非打即骂,用各种刑法伺候。


史朝义很不满他爹的做派,有一次和他爹意见相左,他担心他爹做掉他,于是派人先下手为强了,做掉了老爹。


史朝义原本以为可以顺利接手老爹的生意,继续玩下去,况且他比他爹好的一点是他很仁义,凡事好说话的多。


但是史思明手下的骄兵悍将,在史思明手里服服帖帖,到了史朝义这位比较仁义的君子手中,大多听调不听宣起来。


史朝义从杀了老爹就开始走霉运,节节败退,2年后最后兵败自杀。


这大约是靠仁义掌兵的一个注定的下场。


当一个人指挥一群人作战时,靠什么使众人如一人,如臂指使,知道哪儿打哪儿呢,不是靠仁义,不是靠请客吃饭的哥们情义,必然是靠铁一般的纪律,以及毫不含糊的执行。


而一个指挥官要做的就是下决心去执行纪律,有时候下决心是要有大毅力的。如果违反纪律的是个普通士兵还好,杀就杀了,但是如果一个功勋卓著能力出众的人犯了纪律呢?


杀还是不杀?


比方说诸葛亮斩马谡,老毛枪毙黄克功,都是有大智慧的人才能做出这种壮士断腕的决定。


3

商场其实就是个没有硝烟的战场,各种勾心斗角比战场上一点都不少。


一个人行走在商场职场,怎么对上级怎么对手下,很大程度上绝定了你的位置,以及你能走多远。


商人有时候必须是挥泪斩马谡的诸葛亮,有时候又必须是穿上女人衣裙的司马懿,他可以是马踏青苗割发代首的曹丞相,也可以是华容道陪着笑脸和关羽说:云长还记得我在许都给的你那一屋子美女吗?的曹阿瞒。


可以说商人是这个时代最好的演员,演员们卸了妆就可以做回自己,职场上商场上却不行,每个人都必须准备几个不同的面具,随时切换。


你和随时变换不同脸孔的人说仁义千秋,别开玩笑了,利益还差不多。


古人说:


慈不掌兵,情不立事,义不行商,善不为官。


也算是对人生的精致总结。


==========

文/ 薛白袍
(欢迎关注又慈又善有情有义的----薛白袍)

薛白袍


这句话其实不完整,完整的应该是慈不掌兵,情不立事,义不掌财,善不为官,其实这句话从字面意思就能了解个大概,太仁慈了不能带兵,太过讲义气的人不能掌管金钱,否则都会出大问题的,接下来详细的来说一下这句话。

带兵之人绝对不能太过仁慈,不管是打仗还是平时训练,仁慈的人肯定是不行的,平时训练的时候心慈手软了,让手下的兵练的少了,上了战场无异于去送死,平时多流汗,战场少流血的道理相信大家都懂,在战场上更加的不能心慈手软,对敌人手软就是对自己的残忍。

打仗的时候死人很正常,历史上有句老话叫做一将功成万骨枯,如果带兵的人怕自己的士兵伤亡太大了,从而选择不积极作战,那肯定会有更多的人死亡,如果带兵的人对敌人也手软了,不用说伤亡肯定是更大的。

在这里举个例子吧,霍去病带兵非常的硬气,对士兵要求非常高,一些比较懦弱的兵,霍去病吃完肉宁可扔了,都不给这些软弱的士兵吃,所以霍去病的士兵一个比一个猛,他们知道软弱之人被人看不起,而且他的军纪非常好,士兵执行力强,战斗力也强。再看看李广,李广对兵非常的好,也很宽容,结局就是军纪散漫,人人都知道他不会责怪,结果就是李广战绩不怎么好。当然说这个不是说把兵不当人看,该仁慈的时候仁慈,该硬气的时候一定要硬气。

就假如说士兵犯了错误,本该直接砍了,可是如果将军心慈手软了,不杀他那以后可就不好带兵了,统帅要仁慈可是要适当,如果太过仁慈那会给他的部队带来灭顶之灾。

讲义气的人不能掌财,这个也很好解释,怕你仗义疏财。自己掌握着财政大权,太过讲义气了别人问你要钱你就给。这种人是不能管钱的,尤其是掌管很多钱的人一定要分清大是大非。

不知道大家发现这样一个现象没有,小的时候觉得古人说的老话没有道理,随着岁数越来越大就发现,老话是越看越有道理。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 喜欢历史的读者们不妨关注历史杂货铺,如果有不对的地方欢迎指出,请多包涵。


历史杂货铺


掌兵,执掌兵权,领兵打仗,将也。

而兵家之争,只有一个目的:赢得胜利。 用数量、力量、勇气、谋略等等一切手段去赢得胜利。要赢就必须争。

有句话说: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

所以将可以勇,可以谋,还可以奸,甚至可以怯,这些都基本不会亡,最多不战而逃。唯慈必败亡!因为慈之处事有个特性就是避争,所以慈与争是南辕北辙的两个极端。

义,仁义,它处事也有一个类慈特性:结果末置而仁义品行先。

财的得来讲的就是低进高出,奇货可居,尔虞我诈…甚至坑蒙拐骗。这又与仁之行径截然相反。


心旅行缘


完整版本:慈不掌兵,情不立事,义不理财,善不为官,忠不从政。这些都是俗语,一般是验证某一情景下的道理,而不是普世价值观。我们在生活中遇到这样的词句,要辩证的看待。



慈不掌兵:先看兵,兵乃凶器也。慈,慈悲,观音的大慈大悲,感同终生之悲苦,慈悲的胸怀解救终生。如果咱们用慈悲的心胸来处理兵务那可以麻烦了,比如:将士犯了错,你慈悲看待,都不容易,每天很苦,吃的苦,住的苦,上阵打仗命运无常。那你就下不去手,如何管束军队,政令不通,肯定会一团乱。而且血气方刚的兵士,还有可以以下犯上,作乱,斩杀大将军,所以称为凶器。比如双节棍,用的好,打敌人,用不好,只打自己。慈悲的心态处理军务,必然导致军队哗变,本来是保家卫国的利器,反而成了祸乱江山的叛徒。

难道我们不慈悲,就霸道吗?就狠心吗?当然也不对,这样就走到另外一个极端了。过于严苛霸道,属于压迫。就会像弹簧一样,压得太紧,反弹回来伤害越深。

慈不掌兵准确的意思,制定合理的法律上下皆守。以法治军,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大将军也要遵守。掌兵的人只是法令的执行者,不能更改法令。但是在执行的时候要慈悲之心对待,比如仗责兵士,行刑是执行,执行完还要关心爱护,慈悲的对待。因为你惩罚了一个人,打了胜仗,拯救了全国的百姓。此话应该是:法治管兵,慈爱教兵,仁德拥兵。



义不理财:义气,仗义,是金钱如粪土。理财:运用钱财作为工具,增值。义气和理财再底层认知上是背离的词。你为了义气,视金钱如粪土,随意舍出去,还谈什么增值啊,本钱都没了。但是和慈不掌兵一样,也不能抠门,六亲不认,亲人有难也不借钱,或者借钱了要利息。这样做人又没义和情了,生命的意义何在呢?

妥当的做法,是尽量保存自己的实力,奋发进取,让自己强大起来,反过来在为家人为社会负责人。才是大义,才是大善。小善之人容易失去自己,让自己越来越弱小,更没有义气了。此话应该是:理性理财,义气聚人,情义感人,财会更多。

总结:真实的意思是告诉我们不要感情用事,理性对待事物发展。让自己弱点成为我们事业阻碍,让自己的弱点成为我们失败的借口。


我是李合伟:伯乐创投俱乐部创始人,创投商学院首席讲师,著作《觉悟行果创业论》。帮助过300多位创业者创业成功。期待与您分享交流~~~


合伟说


慈不掌兵、义不掌财 这句话在《增广贤文》一书中是这样说的: 慈不掌兵,慈者,仁爱之士,若为仁爱,则无威严,然兵无令不行,将无威则乱,故掌兵者必威大于慈,若能恩威并济乃是最佳人等。 义不守财,世上忠义之士多好友,然好友则必然重友而轻财,所谓仗义疏财,所以义者不能守财,也守不住因为他们不在乎财。

对于慈不掌兵,义不掌兵财这句话我是这样理解的。


一,慈不掌兵

过于仁慈的人,是不适合当兵,也当不了什么统帅,正所谓(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一样,当兵必然要打仗面临各种战争,有战争就会有伤亡,上战场需要的是勇气,对待敌人决不能手软,不能把慈善之心带到战场上去,战争中统帅必须要有钢铁般的意志和决心,绝不能因心慈手软而坏了大局。伟人说过“枪杆子里出政权”这是硬道理。曹松有句诗说的好:“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一个蒋帅的成功是靠牺牲成千上万人的生命换来的 ,如果一个人过于仁慈,就不适合代兵打仗,我们泱泱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讲究的是中庸之道,战争时期需要杀伐决断,和平时期就要以仁治国。



历史上不乏有很多代兵凶狠之人 ,慈不掌兵的典范,就以大唐名将薛仁贵为例 ,那么薛仁贵狠到什么程度呢?薛仁贵最狠的一次,就是活埋了降服的十三万铁勒军

薛仁贵,唐朝名将,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能让敌人在未开战之时就下马跪拜的将军! 故发生在事龙朔元年(公元661年),当时铁勒酋长比粟毒伙同其他部落起兵进犯大唐边境,唐高宗任命郑仁泰为铁勒道行军大总管,薛仁贵为铁勒道行军副大总管,出兵讨伐思结、拔也固、仆骨、同罗四部。 当时铁勒九姓拥兵十几万,凭借天山之地利,企图与大唐雄师一决胜负。 他们派出数十位骁勇骑士出马挑战,眨眼间,就被薛仁贵三箭射死三人,胆寒之下,铁勒人下马投降,放弃了抵抗。薛仁贵(三箭定天山 )震慑了敌人,降服了铁勒军。


后来为了消除后患 ,薛仁贵竟然斩草除根,命令部下将已经投降的十三万铁勒军就地坑杀活埋。制造了中国历史上骇人听闻的杀降暴行。
薛仁贵虽然被称为华夏民族英雄一代战神,但是他的“慈不掌兵,必须要狠”的杀降暴行,最终还是受到了民众的谴责。

二,义不掌财

世上忠义之士多好友,然好友则必然重友而轻财,所谓仗义疏财,所以义者不能守财,也守不住因为他们不在乎财。江湖之人讲究江湖道义,哥们情义论的是哥们感情。所以历来现实中有不少人因为利益失去了友情,为了金钱丧失了灵魂,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这话虽然说的不无代理。



大家看看这个财字结构,财字是靠两个人支撑组合起来的,和气生财就是这个道理,在注意一下这个食字,人以食为天,良心放下边。所以说不义之财不可取。

友不论多,得一人,可胜百人。友不论久,得一日,可喻千古。友不择时,得一缘,可益一世。

钱财乃身外之物,够花就行,够用就好。仁义道德才是做人的根本 ,古人把钱财比喻成粪土,仁义道德价值千金。




对于义不掌财,我们只能客观这样去理解,历史上的典故也很多,视金钱如粪土的哥们情义大有人在,最经典的四大名著里面就有(三国演义)中的刘关张桃园三结义 ,(水浒传)中的一百单八将梁山聚义等等,都是以义字当先的英雄好汉。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啦,

本人知识浅薄,大家有什么不同见解,欢迎关注留言,提出您的宝贵意见。


任驰赢天下


“慈不掌兵,义不理财”这句话的故事背景辜且不提,见其字究其意即可。

一、掌兵核心在于“严”而非“慈”




历来“军令如山”,“秋毫无犯”是统领军之核心,也是铁甲“军魂”,而“慈”则仅作为辅佐贯彻领军核心与竖立军魂的措施而已。前者为主,后者为辅,不可颠倒。

“军令如山”是指统领指令的权威性,必须做到“令行禁止”,方可无坚不摧,所向披靡。绝不能对个别人或事施其怜悯之“仁慈”而废其令。否则“令成戏言”,权威尽丧,必无斗志。

二、理财核心在于“信”而非“义”

理财乃经商,商人自然以利润最大化为目的。“无商不奸”只是圈内非主流的潜规则或无良商人的敛财“门道”,不但不为历朝历代所推崇,也遭正义商家和天下黎民百姓所不齿。


何谓“义”不理财”呢?义者气也,叫“义气”,现今叫“哥们儿义气”,属非正常、无规范生意交集。财、物往来无凭无据,弟兄有难两肋插刀,耗费不计出入比例。

所以,经商理财核心历来提倡是按规则,守信用,非“义气”。所谓规矩就是“空口无凭,立字为据”,即签合同。无规矩不成方圆,所以,经商理财必须懂规矩,守信用。而非“四海之内皆兄弟”,“弟兄有难两肋插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