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和平解放,应记上喇嘛的一份功劳,他们贡献了什么?


摩旅中国28:初进雪域之都(第2篇)

单人单骑 | 403天 | 31省市 | 7万公里


上世纪初,中央对西藏的影响随着清庭衰微而减弱;尤其辛亥革命暴发,清政府的新军被驱逐出藏后,内忧外患的民国政府除了不断在各种场合重申对西藏的主权外,对西藏社会已经没有多少实质影响。

与之相反,英国对西藏的影响却日益增强。如果不是因为二战暴发,中英结成同盟,说不定两国会在西藏兵戎相见。

在英国的影响下,西藏曾出现过擦绒、龙厦等一批开明政治人物。他们试图革新西藏政治,将西藏带上现代化的道路,但在以寺院集团为首的保守势力强烈反弹下,这些改革派无一不以悲剧收场。


西藏和平解放,应记上喇嘛的一份功劳,他们贡献了什么?


上世纪三十年代,西藏噶厦政府官员与英国人


几百年的政教合一制度,寺院集团在西藏早已是最大的既得利益者,他们与一切可能动摇这一制度基础的改革不共戴天。政教合一的统治集团最擅长的就是操纵价值观念的对立,闭目塞听,煽动民众情绪。他们视一切西方现代观念为洪水猛兽,宣称这些观念必然污染佛教纯洁性,危害佛国的幸福,使西藏失去独立性。

拒绝佛教以外的一切思想和制度,是保持佛国纯洁性和西藏独立性的法宝。在他们看来,中央势力退出西藏,十三世达赖从印度返回拉萨以来,西藏一直处于“实质独立”状态,就是最好的佐证。

人性的弱点总是倾向拒绝改变。人类对自己未知的领域总是充满恐惧,这种恐惧有时会逼迫我们去探索,而更多时候会使我们畏缩不前,成为隐蔽的惰性。

在专制社会,歌颂xx英明总是让人愉快;就是因为这种隐蔽惰性使人们相信,xx英明就能带来安全、幸福的生活。政教合一的西藏,藏民更是把达赖为首的活佛集团视为无所不能的神,是他们一切福祉的根本保障。寺院集团为首的保守势力那一套情绪渲染,在封闭的西藏社会,自然大快人心,改革派的悲惨下场就不足为奇了。

1951年在没有大规模流血冲突的情况下,西藏政府与中央政府签署条约,以文件形式确定“西藏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恐怕还得记上寺院保守势力的一份“功德”。

撇开国际因素不讲。中央力量退出西藏近40年,如果革新派成功,建立起现代化的政府和军队,和平解放西藏事业的难度恐怕就要增加若干了。

保守势力中,色拉寺即是其中重要一支。


西藏和平解放,应记上喇嘛的一份功劳,他们贡献了什么?


沿色拉路步行不远即到色拉寺。色拉寺位于拉萨盆地边沿,建在色拉乌孜山山脚斜坡上。

寺院大门有武警值班,车辆从大门进出,需要接受武警检查。行人只能从大门出寺;入寺则有专门的侧门通道,这当然不因为宗教传统,而是出于安检的需要。

安检口设在左侧偏房里,房间除了两道木门,没有窗户,显得有些阴森。这种光线幽暗的房间,并不利于开展安检工作,但色拉寺是全国重点保护文物,自然不可能根据现实的需要随意改造。

入寺的人九成以上都是转寺藏民。“转”是藏民标志性行为之一,小到直径几厘米的手持经筒,大到方圆几百公里的湖泊、雪山。

出安检口,藏民扶老携幼,沿着红白相间的寺院围墙虔诚行走。随着人流左拐几十米,道路开始垒阶向上。

转寺路上设有厕所,不过藏民更习惯在寺外荒草丛中解决。如果在这样的地方看到藏民在荒草丛中提裤整衣,不必奇怪;看看阶道傍成群的野狗,就明白藏民为什么大便不入厕了。


西藏和平解放,应记上喇嘛的一份功劳,他们贡献了什么?


一段较宽的路旁,一个衣衫褴褛的中年妇女席地而座,面前放了个破烂纸箱,旁边躺着一个两岁左右的小孩。小孩一身邋遢,蓬头垢面,鼻涕长流。不时有年长的藏民往纸箱里丢钱。

妇女看我一身游人打扮,伸手尤长。看她乞怜的眼神,难免心生怜悯,不过理性让我无法会纵容妇女的行为。

如果一个成年人站街乞讨,只要他的行为不妨碍、强制社会和他人,社会没必要花成本去调查他的真伪。可是像妇女这样携带没有自主能力的未成年乞讨,且把孩子打扮得如此不堪,放一傍企图博取众人同情,是绝对不应该的。

人只应该成为目的,任何时候都不应成为手段。

上完几十个台阶,道路开始波浪横行。脚下几十栋平顶石楼在山坳里层叠错落,簇拥着几栋金顶斜檐的经堂大殿。红白相间的墙体都镶了黑色边框,透着几分肃穆和厚重。身着绛红色僧袍的僧人夹杂着游客在楼宇间来往穿梭。


西藏和平解放,应记上喇嘛的一份功劳,他们贡献了什么?


>>>> 作者游记列表 >>>>>>

…………


关注我的帐号,查看完整文章列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