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愈這篇文章,幾乎得罪了整個官僚集團,但卻成爲人人喜愛的名篇

唐德宗貞元十八年(802),韓愈35歲,開始任國子監四門博士,這是一個“從七品”的學官,職位不高,但是他在文壇上早已有了名望,他所倡導的“古文運動”也已經開展,他是這個運動公認的領袖。但是,當時的情況是:自魏晉以來,形成的以士族為代表的門閥制度餘毒依然沒有根除,到唐代出現了以官爵的高下為區分門第標準的現象。當時士大夫階層中,普遍存在著魏晉時期士族階層的從師“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的心理。作為一個學官,韓愈不顧流俗,犯笑侮,廣召後學,並寫下著名的《師說》一文,提倡從師學習。這是魏晉以後所沒有的現象,自然引起人們的奇怪,以至紛紛議論和責難。而《師說》一文的流傳,卻鼓舞和吸引了很多的青年後學,但卻招致了更多的頑固的“士大夫之族”的反對。因此,韓愈不斷地遭到當權者的排擠。貞元十九年(803),韓愈被當權的官僚集團趕出了長安,貶到陽山。他這次被貶,原因可能很複雜,但照柳宗元所說,這篇《師說》至少是重要的原因之一。然而韓愈在倡導從事學習、獎勵後學這一點上,態度始終不變。由此可以看出《師說》的寫作背景和作者的鬥爭精神。

韓愈這篇文章,幾乎得罪了整個官僚集團,但卻成為人人喜愛的名篇

老師

《師說》一文,論點鮮明,結構嚴謹,正反對比,事實充分,說理透徹,氣勢磅礴,有極強的說服力和感染力。文章先從歷史事實“古之學者必有師”、老師能“傳道受業解惑”、學者定會遇到疑難“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三個方面證明了從師學習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對於老師的年長年少,作者認為“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明確了擇師的標準。接著就從三個方面進行對比,抨擊“恥學於師”的人,先用古今對比,指出從師與不從師的兩種結果;次用人們對自己與對兒子的要求不同來對比,指出“士大夫之族”行為的自相矛盾;最後用“士大夫之族”與“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對比,揭露士大夫之族的錯誤想法,指出這是“師道不復”的真正原因。從後果、行為、心理等方面逐層深入分析,指出了他們在“從師”問題上的不同態度,點明瞭從師學習的重要。作者從“道之所存,師之所存”的擇師標準出發,推論出“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的論斷。為了證明這一論斷,作者選擇了孔子的言行來作證。在當時人們的心中,孔子是聖人,聖人尚且如此,那一般人就更不必說了。而且作者雖只用了寥寥數語,而孔子的言行卻寫得具體,因而很有說服力。這樣,文章以其鮮明的中心、清晰的層次,充分的說理體現了邏輯思維的嚴密。

韓愈這篇文章,幾乎得罪了整個官僚集團,但卻成為人人喜愛的名篇

老師

這是入選《古文觀止》的一篇文章,也被選入了中學語文課本。我們每個人都很熟悉。需要強調的是在本文中作者提出了兩個重要論斷。其一是“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在這裡韓愈明確提出了老師的責任、老師的作用,這也成為一千多年來為人師者所遵從的圭臬。其實,這句話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很難。特別是“傳道”這一點,要想“傳道”,必須自身“有道”,用今天的話說,就是不僅要有豐富的學識,還要有高尚的節操。對於不具備這一點的,其實是不配為人師的。其二是“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這在當時也是一個新穎的觀點,突破了常人的慣勢思維,直到今天仍有積極的意義。尺有所長,寸有所短,人無完人。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乃是正常現象。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每一行業的狀元都可以成為另一行業狀元的老師。這些看似簡單的道理,在現實生活中卻不是容易為人接受的。但是,它卻是顛撲不破的真理。

韓愈這篇文章,幾乎得罪了整個官僚集團,但卻成為人人喜愛的名篇

老師

師說

韓愈

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生乎吾後,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嗟乎!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古之聖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今之眾人,其下聖人也亦遠矣,而恥學於師。是故聖益聖,愚益愚。聖人之所以為聖,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於此乎?愛其子,擇師而教之;於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士大夫之族,曰師曰弟子云者,則群聚而笑之。問之,則曰:“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嗚呼!師道之不復可知矣。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

韓愈這篇文章,幾乎得罪了整個官僚集團,但卻成為人人喜愛的名篇

老師

聖人無常師。孔子師郯子、萇弘、師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則必有我師。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藝經傳皆通習之,不拘於時,學於餘。餘嘉其能行古道,作師說以貽之。

譯文:

古代求學的人一定有老師。老師,是(可以)依靠來傳授道理、教授學業、解答疑難問題的。人不是生下來就懂得道理的,誰能沒有疑惑?(有了)疑惑,如果不跟從老師(學習),那些成為疑難問題的,就最終不能理解了。生在我前面,他懂得道理本來就早於我,我(應該)跟從(他)把他當作老師;生在我後面,(如果)他懂得的道理也早於我,我(也應該)跟從(他)把他當作老師。我(是向他)學習道理啊,哪管他的生年比我早還是比我晚呢?因此,無論地位高低貴賤,無論年紀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師存在的地方。

韓愈這篇文章,幾乎得罪了整個官僚集團,但卻成為人人喜愛的名篇

老師

唉,(古代)從師(學習)的風尚不流傳已經很久了,想要人沒有疑惑難啊!古代的聖人,他們超出一般人很遠,尚且跟從老師而請教;現在的一般人,他們(的才智)低於聖人很遠,卻以向老師學習為恥。因此聖人就更加聖明,愚人就更加愚昧。聖人之所以能成為聖人,愚人之所以能成為愚人,大概都出於這吧?(人們)愛他們的孩子,就選擇老師來教他,(但是)對於他自己呢,卻以跟從老師(學習)為可恥,真是糊塗啊!那些孩子們的老師,是教他們讀書,(幫助他們)學習斷句的,不是我所說的能傳授那些道理,解答那些疑難問題的。(一方面)不通曉句讀,(另一方面)不能解決疑惑,有的(句讀)向老師學習,有的(疑惑)卻不向老師學習;小的方面倒要學習,大的方面反而放棄(不學),我沒看出那種人是明智的。巫醫樂師和各種工匠這些人,不以互相學習為恥。士大夫這類人,(聽到)稱“老師”稱“弟子”的,就成群聚在一起譏笑人家。問他們(為什麼譏笑),就說:“他和他年齡差不多,道德學問也差不多,(以)地位低(的人為師),就覺得羞恥,(以)官職高(的人為師),就近乎諂媚了。”唉!(古代那種)跟從老師學習的風尚不能恢復,(從這些話裡就)可以明白了。巫醫樂師和各種工匠這些人,君子們不屑一提,現在他們的見識竟反而趕不上(這些人),真是令人奇怪啊!

韓愈這篇文章,幾乎得罪了整個官僚集團,但卻成為人人喜愛的名篇

老師

聖人沒有固定的老師。孔子曾以郯子、萇弘、師襄、老聃為師。郯子這些人,他們的賢能都比不上孔子。孔子說:“幾個人一起走,(其中)一定有(可以當)我的老師(的人)。”因此學生不一定不如老師,老師不一定比學生賢能,聽到的道理有早有晚,學問技藝各有專長,如此罷了。

李家的孩子蟠,年齡十七,喜歡古文,六經的經文和傳文都普遍地學習了,不受時俗的拘束,向我學習。我讚許他能夠遵行古人(從師)的途徑,寫這篇《師說》來贈送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