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套!中超U23奇葩新政明日落地,中国足协再走13年前老路

乱套!中超U23奇葩新政明日落地,中国足协再走13年前老路

本月初,中国足协为备战亚运会,发布了《中国足球协会关于在2018年亚运会备战和参赛期间调整中超、中甲联赛,足协杯赛“U-23球员政策”的通知》。这项新政即将在明日起正式落地生效,由于亚运会足协已经抽调了来自中超和中甲联赛25名23岁以下的球员参加即将开始的集训备战和远赴印尼进行的亚运会足球赛,所以足协为了平衡各队利益,计划从今日起的中超、中甲和足协杯赛上对有球员被抽调参加亚运会的俱乐部实行U23球员出场的部分限制解除的优惠政策。

其实一句话总结就是,在首发必须有1名U23球员的政策不变的情况下,如果被抽调走一名U23球员就抵消掉联赛中一次U23球员必须上场的条件。而对于几家出人最多的俱乐部来说,等于是外援上满的情况下,U23球员只需要派出一人即可。目前亚运会集训名单中,山东鲁能、广州恒大、上海上港、北京国安和上海申花都有2人以上入选,所以每场比赛这五家俱乐部在相应比赛都可以至少减少2个U23球员出场的名额。

乱套!中超U23奇葩新政明日落地,中国足协再走13年前老路

这项政策刚刚公布就引发了足球圈内外的激烈讨论,很多老球迷突然想起2005年闫世铎主政下的中国足协,为了给2008年奥运会足球赛让路,当时也针对中国联赛推出了“只升不降,不升不降”的奇葩政策。如今已经与体育局脱钩的中国足协再次“走老路”,这其中背后的利益就是“功利足球”。把亚运会足球赛的成绩摆在前面并没有原则性的错误,但是如果再次拿职业联赛的一些条件做出让步,应该是一个下下策的决定。

虽然一定程度上可以对那些出人出力的俱乐部做到“稳定人心”的作用,但是对于中国足球长远发展百害而无一利。看似简单的调整,背后却蕴藏这深深的隐患。2008年奥运会足球赛我们即便是在主场依然一场未胜,功利足球反而导致中国联赛陷入水深火热的“假球年代”。

乱套!中超U23奇葩新政明日落地,中国足协再走13年前老路

如此杀鸡取卵的做法确实令人有些着急,这个决定是否显得业余确实值得商榷。而摆在中国职业联赛面前的,更是足协是否真正与体育局脱钩的问题。当一切回归到原点后,我们是否还记得当初的惨痛教训。退一步讲,即使U23国足在亚运会取得好成绩,但联赛规则轻易被打破,这一切也是不可取的错误做法。

亚运会U23国足集训名单:李海龙、刘洋、陈哲超、姚均晟、周煜辰(山东鲁能),唐诗、邓涵文、胡睿宝(广州恒大),陈彬彬、陈威、张华晨(上海上港),巴顿、韦世豪(北京国安),徐友刚、丛震(上海申花),刘奕鸣(天津权健),高准翼(河北华夏),黄政宇(广州富力),何超(长春亚泰),张源(贵州恒丰),黄紫昌(江苏苏宁易购),龙成(河南建业),曹永竞(北京人和),冯伯元(辽宁宏运),李铮(梅州客家),南松(富川FC),张玉宁(海牙)

  • FIFASTORY[82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