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家憑本事借的錢爲什麼要還給你?

記得當初有個人跟我說:借點錢給我,回頭給你。現在的我才明白,有些人,一轉身就是一輩子。

我真的很討厭借錢這個話題,因為能讓小編這種摳B借錢的一定只有朋友,而朋友借錢不還又足以讓你懷疑人生。

我有幾個相處了挺久還不錯的朋友,因為之前找我借的錢一直不還,各種理由推脫,導致現在都聯繫不到人了,消息不回,打電話也不接,但是有時候還能看到遊戲在線……

至於嘛!?是不是這樣就不用還了?是不是覺得“我不還你你又能把我怎麼滴”?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呢?

說實話,作為朋友到了這個地步已經不是錢的問題了,一是心寒為什麼作為相處了很久關係挺不錯的朋友會因為錢而做出這種讓人心寒的事,想想真的挺難過的;二是覺得可怕,當這個人腦子萌生出‘我還不起我也不想還了’這樣的想法的時候那就太可怕了。

你們也有過這種經歷嗎?

人家憑本事借的錢為什麼要還給你?

為什麼有人喜歡欠錢不還?

國外有個叫理查德·塞勒教授(Richard Thaler)的人提出了“稟賦效應”理論,獲得了諾貝爾經濟學獎,稟賦效應是這麼說的:

當個人一旦擁有某項物品,那麼他對該物品價值的評價要比未擁有之前大大增加。

這一現象可以用金融行為學的‘損失厭惡’來解釋:

人們面對同樣數量的收益和損失時,認為損失更加令他們難以忍受。

也就是說:丟了100塊錢的痛苦要遠大於你撿到100塊錢的快樂。一旦你對一件東西產生了擁有感,你就不能理性地對待它了。

比如我的一萬元被朋友借去了,他擁有的時間一長,就理所當然地覺得這是他資產的一部分,就好像可以不用還了一樣,這時候一旦讓他把錢吐出來,他會很難受,就像是你搶他的錢一樣。

這也是為什麼每次催人還錢的時候搞得好像我們自己做錯什麼一樣?欠了錢的反而是爸爸。

人家憑本事借的錢為什麼要還給你?

教大家一個好辦法,有人來借錢你就說:“OK啊,給你介紹一個我朋友,做貸款的”

說真的,按月收利息或者讓對方分期付款是非常合理的,因為只有這樣才能不斷地提醒有些人:這個錢不是你的。這樣被欠債的幾率才會降低。

其實很多女生談戀愛也能用“稟賦效應”來解釋,相處之後發現不斷地吵架,性格也不合適,但是因為“稟賦效應”,大多數人會選擇將就著,會認為,“其實他身上還有很多優點”、“其實他對我挺好的”、“已經付出這麼多 ,實在割捨不下”,所以很多人都湊活著過 。

就是因為你一旦有了男朋友,你對他的評價就會高於單身時候對他的評價。其次,由於“稟賦效應”人們要避免失去所擁有的東西,容易產生“安於現狀情結”。

人家憑本事借的錢為什麼要還給你?

“稟賦效應”還可以解釋很多經濟活動中的現象:政府拆遷中,拆遷居民往往會覺得政府提供的補償太少,而與政府發生補償價格上的爭執,這就是稟賦效應的體現,居民失去自己的房屋,會要求比購買同樣的房屋願意支付的價格更多的賠償才會覺得滿意。

如果說丟了一百塊的痛苦,就大於撿到一百塊的開心,那什麼時候會一樣呢?

只有你撿到兩百五的時候!同量的損失帶來的負效用為同量收益的正效用的2.5倍。

理查德•塞勒教授在說明“稟賦效應”時,做過一個實驗:他讓學生分成3組

第1組的任務是賣掉一個咖啡杯

第2組的任務是向賣家買咖啡杯

第3組的可自由選擇,擁有一個杯子或得到同價值的一筆錢

然後讓三組人分別給咖啡杯標價,結果是第二組買家估價的中位數是2.87美元,和第三組可自由選擇的學生估價3.12美元,非常接近。

而賣家估價的中位數為7.12美元,高出一倍。再一次證明了“擁有什麼,就高估什麼”的“稟賦效應”。

理查德•塞勒等經濟學家的很多實驗中,都出現過這樣的的比例,於是得出“稟賦效應”的“損失厭惡係數”——2.5倍獲得的快樂才能抵消相同損失的痛苦。

用這個係數解釋前面的例子、就是說當女生遇到一個比現在男朋友好兩倍多的男人時,她估計才會考慮換男朋友(所以請大家珍惜自己的女朋友啊)。

或者我在貼個聲明“今日還錢跳樓價打四折,機不再失失不再來啊!”興許就有人願意給我還錢了。

人家憑本事借的錢為什麼要還給你?

重點來了!

基於此之上有人提了一個很有趣的問題:當我從自己的錢包裡拿出600元錢,買一雙標價600元的鞋時,為什麼我對這自己擁有的這600沒有產生“稟賦效應”呢,為什麼賣家沒有對他的鞋產生“稟賦效應”呢?

這個問題其實很難多人都問過,也就是:為什麼窮人更窮,富人更富有了?

理查德•塞勒是這麼解釋的:因為你知道,錢是用來花出去的,商家也清楚,商品是用來賣掉的,所以不會產生“稟賦效應”。

反過來說:當你對錢產生擁有感時,你就不能理性地面對“花錢”這件事。

所以窮人的錢往往是用來維持生計的,因為窮人常常對錢有“擁有感”,他們花100元錢的痛苦大於得到100元商品的快樂,喜歡的東西沒貨了,竟然如釋重負地鬆一口氣。

而富人相反,他們的錢是用來“生錢”的,不停地進進出出,不會有“稟賦效應”的心理負擔。錢這個東西,一旦停止流動,就會迅速貶值。

所以這個世界往往窮人更窮,富人更富。

人家憑本事借的錢為什麼要還給你?

錢不是靠省出來的,很多時候你以為你在省錢,其實你浪費的是你的精力和機會。

當你對錢謹慎小心,多花一分錢,都覺得自己損失特別大的時候,其實是在用時間、精力、機會等這些看不見摸不著的資源去換錢。

而聰明的人不會這麼做,相反他們會拿著錢去換取這些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比如對自己的提升,這樣的投資才能給自己提升更多賺錢的能力,形成永動(強行永動)。

話說回來,我不是針對窮人,而是針對所有對借來的錢持有“稟賦效應”人!這些人永遠只能是窮人!越借越窮!越窮越借!越借越沒朋友!

是的這種人真的不值得做朋友,交友不慎請儘快安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