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注册制延迟的真相

注册制被推迟两年。

村长的观点是:欧美市场有调整征兆,给注册制改革带来不确定性。

村长啥时候也学会预测市场了?这句观点的前半句是个实在的利空啊,预测欧美市场要调整,那咱们这一波大盘下跌可不就是跟美股崩盘有着一定的联动。

注册制推迟,乔令理解的原因不仅仅是外围的风险导致,弄清楚注册制之前,我们先要搞清楚现有的制度,我们市场最早期的时候实行的是审批制,审批制是嘛意思呢?就是行政审批,政府每年给各省分配一定的上市额度,那么各地政府就去找合适的企业上市,这一看就知道这里面很容易产生腐败,猫腻很大,所以后来就过渡到现在的核准制。

解释下核准制,核准制就是证监会公布一个上市的标准,发行人申请发行股票的时候要依法将公开的各种资料向证监会申报,证监会的职责就是对申报的文件进行审查,发行公司的质量交给证券和中介机构来判断,所以一家公司能来到A股上市是多么的不容易,公司要赚钱,还要打点各路神仙。

核准制下,其实也有漏洞,能上的公司一般都是那些赚钱的,漂亮的,那不漂亮不赚钱的公司也想上市怎么办?那就只能造假,像之前的万福生科事件就是这样的,同时核准制还有个逻辑性的问题,投资者投资的是企业的未来而不是投资者的过去,企业过去美不美管我毛事,未来赚钱就 行了啊,所以这种制度下类似于曾经的亚马逊,京东这种,就很难上市,如果这两家之前没有上市的话,那在融不到钱的情况下,一定不会成为今天这么伟大的公司,这说明依靠审核的方式不能准确判断出那些企业是真的有价值,注册制是把决定权交给市场。

注册制下,公司不需要证监会来审核,只需要满足交易所对上市公司上市的要求,到证监会注册备案即可,也就是说中间少了一道审核把关,上市的企业质量参差不齐,投资者需要自行甄别企业的价值了。

如果你没看懂的话,我做个最简单的比喻:

审批制是父母包办

核准制是媒婆相亲

注册制是自由恋爱

如果现在就实施的话,那有几个问题是没有解决的,

第一,没有严刑峻法,财务造假,信息披露不完全,不准确怎么办?

我们都知道美国实行的就是注册制,针对于财务造假信息披露这一块就有严刑峻法,历史上这一块是有案例的,安然事件大家应该都听过吧,没听过的去百度,安然财务造假,后来破产了,帮他运作的安达信也倒闭了,事件关联方的一些银行后来都赔款了。(事件太长,不多说)

其实咱们市场里也有一些造假的,有谁拿到了赔款?

第二,没有完整的退市机制。

现在是严格的审核制度下都屡屡出现造假的丑闻,没有完善的退市制度,以后还不是垃圾遍地。

所以乔令总结的原因是制度还没完善。

当然还有一些利益方面的问题,乔令不能直说,只能靠大家脑补。

......

........

本周还有件大事是AB被接管,我看到很多的观点都在说这是个大利空,乔令持有不同的观点,AB近两年在市场里频繁的投资蓝筹股,险资举牌的那一波他才是最大的主角,和姚老板是一样的,都是拿客户的钱投资,买万科的时候AB也参与了,AB持股比例比较高的有,民生银行,万科,金融街,招商银行,同仁堂,大商股份。

BJH宣布接管之后,还发了公告说不会减持。

这份持股名单里有一些持股比例较高的股票,正是因为AB出事的不确定性一直不敢拉升,现在我们可以换个角度考虑问题,AB未来接手方肯定牛逼,无论是从财力还是其他方面 ....敏感话题自己脑补一下。

本周还有件大事,腾讯京东联手投资步步高,合计持股11%,记不记得我在2月4日的更新里讲过零售这个板块值得研究,这两家互联网巨头今年频繁出手线下零售。

再说回市场,操作上还是要考虑大环境的,两天之前乔令的观点是认为这里有反弹,但是只是反弹,对于后市的观点依然还是认为会有震荡筑底的过程,所以这段时间仓位依然要悠着点。

浅谈注册制延迟的真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