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革命烈士與後人「重聚」丨「紅色血脈——尋找革命烈士後人」公益計劃啓動

紅網時刻7月29日四川巴中訊(記者 周逸峰)7月29日,在國內最大的紅軍烈士陵園——川陝革命根據地紅軍烈士陵園,一場“紅色血脈——尋找革命烈士後人”公益計劃在此啟動。這裡長眠著25048名紅軍烈士,其中無名烈士17225位,犧牲在通江有姓名的外省籍貫紅軍烈士218人。

青山埋忠骨,碧血照汗青。為幫助革命烈士與後人“重聚”,弘揚紅色精神、傳承革命傳統。7月29日,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廣播電視部、 中國軍視網與今日頭條聯合啟動了“紅色血脈——尋找革命烈士後人”公益計劃,旨在依託今日頭條的“頭條尋人”平臺,為與後人失散的革命烈士尋找他們的後人。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廣播電視部副總編輯許家明,四川省委宣傳部相關領導,巴中市網信辦主任、新聞中心主任向未來等出席了計劃啟動儀式。

帮助革命烈士与后人“重聚”丨“红色血脉——寻找革命烈士后人”公益计划启动

“紅色血脈——尋找革命烈士後人”公益計劃。

帮助革命烈士与后人“重聚”丨“红色血脉——寻找革命烈士后人”公益计划启动

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廣播電視部副總編輯許家明(左二),川陝革命根據地紅軍烈士紀念館館長薛元勳(右二),字節跳動黨委書記、今日頭條總編輯張輔評(左一),“頭條尋人”發起人、今日頭條副總編輯徐一龍(右一)出席啟動儀式。

今日頭條將在“紅色血脈——尋找革命烈士後人”計劃推進過程中,根據所獲革命烈士線索,挖掘一批體現紅色革命精神的革命歷史故事,並通過傳播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蹟以及革命歷史故事,開展全國範圍內的革命傳統教育。

同時,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廣播電視部、中國軍視網和今日頭條還基於該計劃,聯合新安晚報、紅網、新京報、湖北長江雲新媒體、亞心網、陝西廣播電視臺、河南商報、揚子晚報、錢江晚報、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成都商報、閩西日報、龍虎網、山東教育臺、六安市廣播電視臺及六安新週報共17家國內主流媒體,發起成立“尋找烈士後人媒體志願服務團”,這些服務團首批成員將共同服務於計劃的革命烈士資料梳理、尋親信息發佈、信息比對核實等環節。

帮助革命烈士与后人“重聚”丨“红色血脉——寻找革命烈士后人”公益计划启动

尋找烈士後人媒體志願服務團。

“新平臺意味著新責任,今日頭條將依託自身積累的大數據分析和精準推送技術,踐行企業社會責任,通過技術和用戶優勢,在英烈後人和革命烈士陵園之間建立起便捷的信息橋樑。”字節跳動黨委書記、今日頭條總編輯張輔評表示,今日頭條將以此為契機,與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廣播電視部、中國軍視網、各地主流媒體以及全國革命烈士陵園一道,在全社會範圍內,推廣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讓紅色革命精神代代相傳。

帮助革命烈士与后人“重聚”丨“红色血脉——寻找革命烈士后人”公益计划启动

字節跳動黨委書記、今日頭條總編輯張輔評。

作為“紅色血脈——尋找革命烈士後人”計劃的首批合作陵園之一, 川陝革命根據地紅軍烈士陵園是全國規模最大的紅軍烈士陵園。據川陝革命根據地紅軍烈士紀念館館長薛元勳介紹,陵園姓名記載的外省籍貫紅軍烈士共218人,但其中有後人祭掃的不足10位。由於革命烈士犧牲年代久遠,犧牲地往往遠離家鄉,加之地方基層行政區劃在歷史上又多次出現重大調整,烈士後人無法獲悉自己先輩安葬何處的情況,在全國都非常普遍。

“作為紀念館和陵園的工作人員,我主觀意願上非常希望這些曾經為國家、為革命做出過巨大貢獻的先輩,有後人前來祭掃,但以前,我們真的不知道應該怎麼做。直到最近跟今日頭條的“頭條尋人”平臺合作後,我才意識到,原來我們還是有方法做一些實事,來打破時空限制、消弭信息流通障礙的”。薛元勳透露,川陝革命根據地紅軍烈士陵園在與‘頭條尋人’平臺合作不到一個月後,已經為安葬在陵園的21位革命烈士成功找到了後人。

據“頭條尋人”平臺發起人、今日頭條副總編輯徐一龍介紹,通過“頭條尋人”平臺尋找烈士後人的提議,最初來自革命老區福建龍巖。“如果這個提議早一年提出,我們可能並沒有把握把這件事做好。”徐一龍說,2016年初啟動的“頭條尋人”項目,最初是幫助緊急走失者回家,其原理是利用地理位置彈窗的方式,將走失者信息推送到走失地點用戶。但隨著項目的深入,“頭條尋人”也展示出尋找長期失聯者的能力。2017年底,“頭條尋人”平臺啟動“兩岸尋親”項目,幫助了49名臺灣老兵或後代,找到了大陸的親人。

帮助革命烈士与后人“重聚”丨“红色血脉——寻找革命烈士后人”公益计划启动

“頭條尋人”平臺發起人、今日頭條副總編輯徐一龍。

“既然能幫助臺灣老兵找到分離半個世紀的家人,我們也相信可以幫助烈士找到他們的後人。”徐一龍說。今年6月25日,“頭條尋人”平臺開始了尋找烈士後人計劃的試運行,發佈了第一條尋找革命烈士後人的消息。僅僅2天之後,就出現了首個成功案例,找到了江蘇常熟籍烈士任林生的後人;4天之後,又找到了江蘇啟東籍黃加其烈士的後人;7月3日,找到了浙江南湖籍烈士蔣杏富的後人。截至7月27日,一個月時間內,“頭條尋人”共整理發佈158位烈士的消息,成功尋訪到了28位革命烈士後人,“頭條尋人”平臺的機制,被證明同樣適用於幫助烈士尋找後人。

據統計,截至2018年7月27日,“頭條尋人”平臺共彈窗43907例尋人啟事,找到6560人,其中包括2353位老人和627位未成年人。“‘頭條尋人'確實與傳統尋人不同,依靠地理位置彈窗和推薦技術,基於移動互聯網高效率地尋人,是一種基於技術的機制。但運營越深入,我們就發現,僅僅基於科技的力量,並不能取得現在的成果。”徐一龍認為,收到尋人彈窗後,幫助找人的好心人、在尋找烈士後人中主動接力尋找的媒體,其實都是這一善舉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科技,更好地激發了更多人的責任感。”

目前,“紅色血脈——尋找革命烈士後人”計劃正在全國推進,計劃聯合發起方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廣播電視部、中國軍視網和今日頭條表示,希望與更多的烈士陵園和各地媒體深入合作,幫助更多烈士找到後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