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症治愈系

(文字来源于原创网络播客节目《亦谈亦唱》,版权归属济南新卓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及作者本人。如有引用,请联系作者。)

很多人可能都有这样的状态,那就是经常有不想工作的念头,明知手头有很多事情要做,可就是不想动手。觉得很累甚至很压抑,一想起工作就头疼,既找不到开始的动力,也不知道从哪里做起,甚至一心想逃离目前的环境。我觉得这叫拖延症。

拖延症治愈系

关于拖延症,理论上的解释大致是这样的:以推迟的方式逃避执行任务或做决定的一种特质或行为倾向,是一种自我阻碍和功能紊乱行为。功能紊乱?听起来还挺吓人的。其实简单的说,拖延症就是对事情懒得去做。

如果要描述一下这个行为的特点,那差不多是这样的:有拖延症的人,通常时刻都深知任务或工作的时间性,他们明确的知道应该做什么,但是不知道以什么方式开始,不确定能做到什么程度。他们似乎每天都在做事,但一直没有触及事情本身的核心,对工作没有进行实质性的推进。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自我麻痹似的拖延会逐渐变成焦躁不安或放任自流,经常出现强烈的自责感和负罪感,不断的自我否定、自我贬低,严重的还同时伴随出现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等心理疾病。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我有个朋友,要写一篇论文,他知道论文的题目是什么,心里也大概有一个方向,大体上知道自己是什么观点,但是他不确信这个观点是否靠得住,也不知道有多少资料和素材可以支撑这个观点,于是他每天都在整理搜集一些资料,并且自我安慰似的认为自己其实一直在为此准备。但是实际情况是,他搜集了很多资料,但是却总是在事情的外围工作,他脑子里有一个大概的轮廓,但就是不知道怎么呈现出来。如果这时候你约他出来喝酒吃饭,他一定会说,不行啊,这论文等着交呢。可是他自己的时间还真的未必都用在写论文上,你喝酒的时候,可能他正在手机或互联网上打发着无聊的时间呢。通常到了交工的头一天,他才真正玩命熬夜,动手开始,但是交出来的文章,质量也就不敢保证了。

更可怕的是,很多拖延的人甚至很享受那种突击应付完成工作之后一下子的放松感,甚至有的人凭着有点小聪明,尽管拖延,但完成的结果有时也不太差劲。这时候甚至会在心里产生自我表扬的情绪,觉得自己好像很有“效率”。但是这种感觉如果长期保持下来,则会再次强化你的拖延症。

拖延症治愈系

那么拖延症具有什么样的心理基础呢?有的分析是这样解释拖延症的原因的:从浅层来说,拖延症的心理来源主要是认为问题太难、太耗时间、自身没有相关知识技能以及害怕别人知道自己做不好,而从深层次来说,则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

一是完美主义。所有事情都要达到一个很高的境界,要一次做好,所以不愿意匆匆忙忙开始,要万事俱备才行。

二是抵制与敌意。比如对领导或老师有意见,所以不乐意不情愿做他安排的工作或布置的作业。

三是个性容易颓废。不能忍受持续长期的做一件事情。

四是缺乏自信,自我贬低。

对于拖延症产生的原因,我是这样认为的:

第一,拖延症的人,通常都有内心的苛责感,他们害怕受到外界的责备,担心自己受到别人的批评和责怪。这种感觉通常都来自一个人幼年时期的经历,比如小时候受到过老师或父母的严厉责备,心理出现畏惧感,这种经历使得成年之后往往惧怕责备、不愿意承担责任,缺乏行事的勇气和魄力。

第二,有拖延症的人通常都比较不自信,或者是对自己的能力不自信,或者是对即将要作的事情不自信。这很容易使人产生逃避心理,并进而产生自责感,所以这种人通常都有酗酒或抽烟的生活习惯。这是一个人自我调节的表现。

第三,对拖延症不能做一概而论的判断,拖延症也和具体面对什么事情有关系。如果一个人本身不具有良好的做事习惯,那么当对一件事缺乏足够的兴趣和激情的时候,这种散漫拖沓的习惯就会相当严重的左右一个人的行为,但是如果这件事正是我们感兴趣或者充满激情的,那么很多人就会表现出积极、热情、投入程度很高的行为。只不过,有一个问题我们必须想明白,那就是,生活中能给我们带来巨大兴趣和动力的事情并不会太多,而且一个人也很难完全决定做的事情是否一定是自己喜欢和乐意的。有时候我们必须要完成自己不喜欢或不擅长的工作,这是生活的常态,我们既不必紧张,也不必害怕,因为,即使做了不喜欢或不擅长的事情,我们也未必就做的很差,因为再差的结果也比什么都不做要好。

拖延症治愈系

刚才我们说到了拖延症的表现和根源,那么如何克服拖延症呢?或者说,如何改变一种拖延、散漫的生活习惯呢?我想给大家几条建议:

第一,对做的事情尽量充满热情,因为兴趣是克服恐惧最好的帮手。

第二,别太在意别人的评价。有些人未必是专家,却常常因为比我们多活了几年就指手画脚,对那些人的评论,我们点点头保持沉默就可以了,在内心里,你必须首先相信自己,才谈得上相信别人。

第三,逐渐养成好习惯。这种好习惯包括计划性、条理性、统筹性、以及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但是有时候累了,想暂时逃避一下、休息一下,没有关系,再或者,你可以把拖拉的习惯变成另外一种习惯,比如用发呆的时间看书、思考、闲聊,或者做一点自己有兴趣的事,然后试着做一点没兴趣的事,就可以做一点感兴趣的事,从而形成不同工作、不同事情之间的互相激励,这都是可以的。

最后一条,别逃避。就这么简单。

拖延症治愈系

刚才我说的那个朋友,写论文迟迟不肯动笔,拖到最后才勉强完成,好,我现在继续说他的事。这个朋友的老师知道了他的问题,就给了他一个建议,让他不要管好坏,以自己可以写出的最差的论文为目标写一篇出来作为试验。这个朋友照做了,然后惊讶地发现自己写出来的所为“最差”的文章竟然挺让自己满意的,甚至稍做修改就可以过关了。这就大大降低了他因为害怕遭受苛责而产生的心理负担,而同时也增加了自信心。

所以,我们首先别小看了自己,其次,更别把问题和困难想象的太强大。踏下心来专注的努力,你会发现要完成工作其实并没有那么难。

拖延症治愈系

其实,拖延症普遍存在,现代生活,节奏快,压力大,人的承受能力不同,自我激励程度也不同,所以,难免会恐惧或逃避一些事情。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尽管我们把这种拖延散漫的习惯称之为拖延症,但我并不真正认为这是一种病。而且恰恰相反,我觉得一个人凡事都充满斗志、行动力极强、好胜心旺盛,也不见得是什么好事,甚至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样的人可能比拖延症病的更厉害。

年轻的时候,我主张自己率性而为,常常只选择自己喜欢或者能够胜任的工作去做,但是,年龄大起来一些之后,我们慢慢发现,生活可不是自己家里养的小狗小猫,它不会温顺的听从主人的安排,很多时候,生活给我们设置了一些难度高一点的关卡,那是为了检验一下我们是否具备了独立生存的能力。就像靠4条命就能把魂斗罗通关一样,要是我们真做到了,不也是很好玩的一件事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